这是中亚水塔帕米尔高原,我国古称葱岭的地方。
这里的水资源,既是中亚地区的生命源泉,也是一股洪水猛兽,难以驯服。
![]()
帕米尔高原位于我国新疆西南部,青藏高原的西北部,面积大约10万平方公里。
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比青藏高原还要高500米,主要山峰海拔均超过6000米。
独特的高原地形导致帕米尔高原水资源极其丰富,这里是现代冰川的中心,山地冰川超过1000多条,覆盖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
正是因为这些冰川,中亚地区的一些荒漠河流才能有水源滋润,湖泊才能充满生机。
比如我国新疆西部的叶尔羌河,发源于帕米尔高原,由西向东绵延970公里,最终汇入塔里木河。
![]()
叶尔羌河流域平均径流量为65亿立方米,听起来似乎不是特别多,但叶尔羌河有一个十分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季节性极强。
每年秋冬季节,这条河会缺水干涸,每年夏季则会像洪水猛兽一般汹涌而来,给沿岸居民造成巨大灾难。
在叶尔羌河流域,三年两涝成为常态,每年汛期沿海600万人都要投入到防洪行动,600多万人过着看天吃饭的生活。
那么要如何解决这一困境呢?
1981年,勘测队进入了叶尔羌河上游进行实地勘测后,决定给帕米尔高原装一个水龙头,控制叶尔羌河开关,彻底将叶尔羌河驯服。
![]()
图中是帕米尔高原的茫茫群山,山势险峻,河谷众多。
这些河谷的河水不断汇聚,就形成了叶尔羌河的上游。
经过多方考察后,我国决定在蓝色圆圈部位建造一座超级水闸,名为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
这里距离莎车县约120公里,海拔1600米左右,建成后可灌溉600多万亩良田,并彻底解决下游的洪涝和干旱灾害。
然而想要建设这一超级工程,却面临着很多实际困难。
首先因为长期河水浸润,阿尔塔什水利大坝处河床覆盖层达到94米,在如此厚的软基上修建164米的高坝,在当时来说十分困难。
同时该地区处于昆仑山深处,也是地震频发区,必须按照9度设防,工程难度极高。
还有就是该工程有较大的资金压力,因为当时估算,建设该工程的投资需超过100亿元,几乎相当于新疆一年的GDP。
考虑到这种种困难,人们只能暂时放弃这一想法,就这样又苦苦等待了25年。
![]()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的转机出现在2006年,这一年工程项目重新启动,5年后工程奠基仪式举行,标志着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建。
从2011年10月10日奠基,到2019年11月19日建成,这八年中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遭遇了太多的危机和挑战。
比如交通阻塞的问题,因为工地处于山地之中,运输十分困难,人们走的辛苦,运输成本都要翻倍。
比如洪峰期的冲击,在2016年工程就遭遇两次冰川堰塞湖溃坝型洪水,当时叶尔羌河上游洪水量达到历史极值,不断冲击着还在建设中的工程。
好在我国设计的工程十分稳健,且做足了预防措施,终于有惊无险的度过危机。
这一切的努力和付出,终于在2019年得到了回报,工程完工的那天,也标志着桀骜不驯的叶尔羌河从此被驯服。
![]()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后,硬生生的造出一个有22.49亿立方米的水库,相当于80多个杭州西湖。
同时利用大坝发电,年发电量可达22.6亿千瓦时,可供下游两百多万居民全年用电。
当然,这些都是附带的红利,真正让老百姓们欢欣鼓舞的,还是彻底解决了生存的问题。
有了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冬季不用担心水源枯竭无水可用,夏季不用担心洪涝灾害人才两空。
此前两三年就要遇到一次洪灾,有了工程之后,直接提高到20年一遇,甚至50年一遇。
驯服后的叶尔羌河,真正有了母亲河的慈祥,让下游600多万亩农田有了用水保障。
目前,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正在打造风光水电一体化工程。
通过利用水能资源、风能资源和光能资源,让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绿色能源宝库,成为千万千瓦级水光储一体化能源基地。
![]()
值得一提的是,在拥有了稳定水源后,叶尔羌河流域的水产养殖也迎来大发展。
不仅水库中鱼类数量和种类显著增加,下游河道中也搞起了澳洲淡水龙虾、螃蟹等水产养殖。
这些龙虾和螃蟹,通过生鲜空运,到新疆、宁夏、甘肃、青海各地,让西北人也吃上最新鲜的“水鲜”。
毫无疑问,这座帕米尔高原的水龙头,彻底改变了600多万人的命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