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真正做过管理者才明白:管理不是非黑即白,方向大致正确就行!

0
分享至

作者丨沈理
分类丨职场方法论
沈理职谈原创作品



曾经我刚带团队时候,手下有个骨干成员,业绩突出,但是工作态度傲慢,经常打破团队的规则,迟到、早退等都比较随意,这让我非常头疼。如果裁掉吧,短期内部门业务受损,业绩完不成,甚至还有一些客户关系会出现问题。如果不成裁掉吧,他的存在又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氛围,不利于管理,领导的权威性保持不住。

有人告诉我,当领导要杀伐果断,对于这种人,长痛不如短痛,杀鸡儆猴才能震慑其他人,建议我裁掉这个人,大不了业绩慢慢来,总比团队散了要好。
其实我很纠结,于是请教我的老领导该如何去做。我的老领导告诉我:“谁说管理必须非黑即白?裁掉或者留下?管理,从来不是在是与非之间做选择,而是在利弊之间找平衡。”
他告诉我:你先和这个员工进行了一次深度的面谈,肯定他的贡献,也指出他协作中的问题。直面告诉他如果恃才傲物不利于团队,肯定要采取手段的,让他真正的看到问题。可以在团队中设置“打破规则奖”,对于优秀员工,给予一定次数的包容等等,尊重对方,也获得对方尊重。
最终,这件事找到了“折中点”,骨干也规矩了,团队也融洽了!

时隔多年我才明白:不是每个决定都非黑即白,学会与不确定性共处,管理者要学会灰度决策。既不是简单的“裁人”,也不是无奈的“留人”,而是一个在动态中寻求平衡与转化的过程。它没有追求一蹴而就的“绝对正确”,而是在“方向大致正确”(即激活员工、保护团队、降低风险)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灵活的手段术动作,引导局面走向了一个对各方都相对更好的结果。



第一、作为管理做,为什么总会陷入非黑即白的误区

说起管理,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清晰的流程、明确的规则和果断的决策。在我还未踏上管理岗位时,也曾如此想象——管理不就是做出对错分明的判断,然后坚决执行吗?直到我第一次担任团队负责人,面对那位能力出色但时常迟到的员工,才真正体会到管理的复杂性。

这位员工虽然总是上午十点后才慢悠悠地走进办公室,却能在两小时内完成别人一整天的工作。按照规章制度,我应该严肃处理这种违纪行为;但从团队绩效考虑,他却是部门最出色的贡献者。那一刻我意识到,教科书上的管理原则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

许多新任管理者最容易陷入这种误区,就是试图用绝对的对错标准来衡量一切。我曾经也如此,认为管理就是严格执行规章,确保每个人都在要求的规则下工作。直到付出了惨痛代价,才明白这种思维的局限性。

记得我曾接手过一个士气低落的团队。最初,我决心严格执行公司所有规定,认为只要建立清晰的规则和奖惩机制,就能扭转局面。结果呢?团队氛围更加僵化,创造力骤减,两位最有才华的员工甚至提出了辞职。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管理从来不是在是与非之间做选择,而是在利弊之间找平衡

以我的经验看,过于强调黑白分明的管理方式,实际上暴露了管理者经验的不足。现实职场中,绝大多数情况都处于灰色地带。比如,一个严格遵守所有流程却毫无创新的团队,与一个偶尔越界但屡创佳绩的团队,哪个更优秀?答案是:取决于环境和组织当前的需要。

我们先问自己一个问题:那么 为什么“非黑即白”会失效?

因为我们总被教育要“解决问题”,却很少有人教我们如何与问题共存:员工迟到该罚还是该谈谈心?客户无理投诉该退让还是强硬?团队目标该激进还是保守?

这些问题的答案从来不在“对”与“错”的两端,而在“此刻的平衡点”。

作为管理者,你不需要看清100米外的路标,但必须看清脚下10米的步伐,这才是精髓。

第二、管理的方向大致正确,有一定的智慧性

任正非曾说:“方向大致正确,组织充满活力。”这句话道破了灰度决策的精髓——管理者要学会在流动中把握方向。

亚马逊的“70%法则”也曾经说过这个底层逻辑:当信息足够支撑70%的判断时,就要果断行动,边执行边修正。这就像冲浪者不会等海浪完全成型再起跳,而是在浪头初现时借势而为。

我在郑州大学上EMBA课程的时候,曾学过一个管理逻辑——追求完美决策往往比接受适度决策带来更大代价。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等待所有信息齐备再做决策,无异于把机会拱手让人。

我的导师,他的管理哲学令我印象深刻:“我宁愿要一个方向大致正确、执行力十足的团队,也不要一个方向绝对精确却行动迟缓的组织。
起初我对这种观点持怀疑态度,但随着经验积累,我逐渐明白其中的智慧。

“方向大致正确”意味着什么呢?在我看来,这至少包含三个层面:

第一,它承认了市场和环境的不确定性。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做出决策,是管理者的常态。
第二,它强调了管理者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的重要性。
第三,他关注执行力和调整能力,认为这比最初的完美规划更有价值。

这种理念能够被认同,正是因为它契合了商业世界的本质——在模糊中寻找清晰,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



第三、作为管理者,如何培养自己“大致方向对了就行”的管理思维

作为管理者,我觉得要有以下几个思考维度
1、要学会接受和执行“不完美的正确结果”

十年前我刚入互联网行业的时候亲眼目睹一位前辈的处理方式:

客户要求48小时交付产品,团队评估需60小时,这时候告诉客户自己不行的方法行不通,因为客户也很急,会损害公司的口碑;如果尽力而为又不能达到客户预期,两个方向都不可行。于是这个前辈就让技术骨干通宵攻坚核心功能,但非关键模块用旧版的代码抵顶,交付后立刻组织复盘,快速补齐短板,避免出问题。
按时解决了问题,但走了一条“迂回”的路。这告诉我们:完成比完美重要,生存比体面重要。

2、管理做要制定好自己的“灰度”标准

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内和工作职责之内,要时刻问自己几个问题:哪些决策必须黑白分明?哪些可以留出弹性空间?哪些需要提前制定好复盘机制。
方法是:底线要分明,在信息不全时决策,本质上是在冒险。但聪明的管理者不是不冒险,而是清楚地知道自己和组织能承受多大的风险。在做出重要决策前,先问自己两个问题: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我们能否承受这个最坏结果?

如果最坏结果会危及组织生存,那么无论收益多诱人都要谨慎;如果最坏结果只是暂时的挫折,那么不妨大胆一些。

3、要学会动态的角度去看问题

对于不确定性很高的决策,我会先设计一个小规模的试验,用最小的成本去验证想法,然后根据反馈快速调整。

这种做法不仅降低了决策风险,更重要的是,它在组织中培养了一种试错文化,让团队成员不再害怕犯错,而是敢于提出新的想法。

第四、管理者在做决策中,一定要避免几个阻碍“灰度思维”的想法

在我的观察中,即使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也容易落入几个常见的决策误区,这也是我们培养“保证方向大致对的”这个思维的问题点。

过度依赖过去经验是其中之一。过去成功的经验,在变化的环境中可能不再适用。我见过太多管理者因为固守“我们一直这么做”而错失转型良机,所以先学会尝试新想法,才是第一步;

被沉没成本影响是另一个常见问题。已经在某个方向投入了大量资源,就成为继续投入的理由?我的经验告诉我:不管损失了多少,都不能作为继续朝错误方向前进的理由。

追求所有人满意更是决策大忌。在灰色地带决策,必然有人受益、有人受损。试图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通常是提出了一个毫无特色的折中方案,谁都不满意。

新手管理者渴望黑白分明的世界;合格管理者接受灰色的存在;优秀管理者懂得在灰色中辨别出丰富的层次,并据此做出精准判断。

后话:
夜深人静时,我常常思考管理的本质。经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我逐渐明白,真正成熟的管理者不会沉迷于简单明了的黑白二分法,而是能够在复杂、模糊甚至矛盾的环境中保持清醒,做出最适合当下情境的判断。
毕竟,真实的世界从不是非黑即白的,为什么管理要是呢?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官媒发文,63岁何超琼再破天花板,让许晋亨和整个豪门圈沉默了

官媒发文,63岁何超琼再破天花板,让许晋亨和整个豪门圈沉默了

小鬼头体育
2025-11-10 04:33:10
王栎鑫为女儿庆生,正式告诉儿女离婚

王栎鑫为女儿庆生,正式告诉儿女离婚

锋哥与八卦哥
2025-11-11 13:13:00
发现一个很辛酸的现象:低层次的家庭,个个是犟种

发现一个很辛酸的现象:低层次的家庭,个个是犟种

婉秋聊育儿
2025-09-30 21:59:48
45分大胜!江苏锁定第1,罗欣棫爆发砍26分12板,新疆5人打满全场

45分大胜!江苏锁定第1,罗欣棫爆发砍26分12板,新疆5人打满全场

萌兰聊个球
2025-11-11 15:33:36
什么时间血液最黏稠?两个时间多喝水,或有助稀释血液,疏通血管

什么时间血液最黏稠?两个时间多喝水,或有助稀释血液,疏通血管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5-11-10 23:50:03
湖南一小学生范语嫣去世!仅11岁,天赋异禀成绩好,曝原因太可惜

湖南一小学生范语嫣去世!仅11岁,天赋异禀成绩好,曝原因太可惜

小鬼头体育
2025-11-10 13:41:48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刘哥谈体育
2025-11-02 14:32:38
4.99万!刘强东新车价格大反转,轰动全网

4.99万!刘强东新车价格大反转,轰动全网

新浪财经
2025-11-11 09:08:48
A股: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明天,11月12日,很有可能这样走

A股: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明天,11月12日,很有可能这样走

云鹏叙事
2025-11-11 16:13:51
他信儿子罕见露面!脸部浮肿老了一圈,和佩通坦姐妹一同探望父亲

他信儿子罕见露面!脸部浮肿老了一圈,和佩通坦姐妹一同探望父亲

照见古今
2025-11-11 18:10:12
有趣!小组赛装死,淘汰赛爆发,砍全队最高19分,粤蜜:他不装了

有趣!小组赛装死,淘汰赛爆发,砍全队最高19分,粤蜜:他不装了

南海浪花
2025-11-11 06:31:53
袁天罡首次面圣,见到李世民时心头一惊!悄悄对李淳风说出一段预言

袁天罡首次面圣,见到李世民时心头一惊!悄悄对李淳风说出一段预言

古怪奇谈录
2025-10-31 09:56:30
詹姆斯被下放,即将复出!东契奇38分兜底,哈里森成了背锅侠?

詹姆斯被下放,即将复出!东契奇38分兜底,哈里森成了背锅侠?

Haviven聊球
2025-11-11 21:23:41
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解读:让历史做评价

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解读:让历史做评价

小筑
2025-11-09 10:03:20
孩子心里,亲人的“排序”是这样的,不管你是妈妈还是奶奶

孩子心里,亲人的“排序”是这样的,不管你是妈妈还是奶奶

十点读书
2025-11-10 19:34:38
多地政府主要领导调整!

多地政府主要领导调整!

上观新闻
2025-11-11 12:48:03
文班亚马你超神了,这项79年没人做到的纪录,今天被你实现了

文班亚马你超神了,这项79年没人做到的纪录,今天被你实现了

大西体育
2025-11-11 12:07:01
没人生娃了?上海一产科医生称:从一晚上8个剖腹产到现在1个没有

没人生娃了?上海一产科医生称:从一晚上8个剖腹产到现在1个没有

另子维爱读史
2025-11-11 21:11:26
洪都拉斯总司令替父回中国寻根,谁料找到老家时,遇见87岁亲哥哥

洪都拉斯总司令替父回中国寻根,谁料找到老家时,遇见87岁亲哥哥

历史龙元阁
2025-11-02 15:20:04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2025-11-11 22:23:00
沈理职谈
沈理职谈
职场金牌导师,只讲实战那些事
33文章数 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方代表拒绝出席第四轮国别人权审议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美方代表拒绝出席第四轮国别人权审议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教育要闻

“真女人就来10001对掏”,考研生晒报名截图,网友:掏过头咋办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数码要闻

塞进RTX 5090的迷你机,配置搭载酷睿Ultra 9 CPU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