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通讯员孙国根、记者刘轶琳11月9日报道: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一位退休志愿者突发受伤,无法站立。紧急时刻,流动巡诊于此的一名医生和一位护士第一时间亮明身份,主动上前施援。他们迅速为伤者作出伤情评估并作了耐心、专业的安抚。考虑到伤者可能会有其它情况,果断作出“转运至定点医院”的决定。
![]()
记者询问得知,原来他俩是本届进博会巡场医疗组成员、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进博会巡场医疗队队长、急诊科医生冷方杰和护士徐惠凤。他们告诉记者,本届进博会除了固定医疗点外,按照既定任务计划,实现了国家会展中心( “四叶草”场馆)全覆盖,每片叶子每天有22名医护人员,在五大区域含新闻中心及周边商业区域巡场“流动”。
与传统定点服务模式不同,巡场医疗队以“主动发现、即时响应”为核心职责,不间断开展场内巡逻,第一时间对接参展人员、工作人员及访客的医疗需求,对急症或潜在风险实施黄金窗口期干预。同时,医疗组还承担急危重症现场初步急救、病情稳定工作,并与场馆固定医疗站点紧密联动,随时准备应对批量伤员事件,有效提升参展人员的安全感与就医体验。
每个巡回医疗小组由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组成。每组都配备了急救医疗包,其中有便携式除颤仪(AED)、简易呼吸器、急救药品外,还有听诊器、血压计、血糖仪,菌纱布、止血带、弹性绷带、碘伏消毒液等急救用品。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这次派出4名骨干医护参加进博会巡回医疗保障,主动巡场守护 精准对接需求。盛会未启,守护先行,从10月20日起,该院派驻的 两支“1医1护”巡场医疗组入场了,开启主动巡查保障模式。两组人员分工明确,一组负责3号馆、4.1馆及4.2馆,另一组覆盖5.1馆、5.2馆、6.1馆、6.2馆。同时,医疗队还承担了急危重症现场初步急救、病情稳定工作,并与场馆固定医疗站点紧密联动,随时准备应对批量伤员事件,有效提升参展人员的安全感与就医体验。
为了完成医疗保障任务,需熟悉巡场路线、布展点位,清晨,他们就出发了,把每一个展馆门口、每一处应急标识都刻进脑海中,用“提前预判”筑牢服务响应“零延迟”的基础。为此,他们需要背上沉甸甸的AED和急救包在各场馆之间穿梭,日均3万步,用脚步丈量责任,用专业诠释担当,用敏锐的观察力排查潜在健康隐患,随时准备应对外伤、跌倒扭伤、突发不适等各类状况。在“四叶草”展览中,书写着医务人员的初心使命。
每天 “四叶草”披上暮色,夜幕降临,他们才离开场馆。记者在这里看到了医院的周密的部署、专业的服务和高效的响应,也见证了为全力筑牢进博会医疗保障屏障医者拥有的担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