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俄罗斯军队推进时,外界普遍觉得这是场机械化闪电战。北约专家们老早就有套理论,说先进装备碾压一切,技术差距大就能轻松赢。俄罗斯初期确实这么干,用伊斯坎德尔导弹轰乌克兰的防空系统,每枚导弹花300多万美元。
可没多久就发现,导弹消耗太快,补给跟不上,战果也有限。乌克兰那边兵力弱,装备差,但他们聪明,转向用改装的民用无人机。像大疆的四旋翼机,本来是拍视频的,改改就能挂炸弹,成本才几百块钱。
结果呢?这些东西在前线到处飞,侦察敌情、引导炮火,甚至直接撞击目标。俄罗斯也跟进,生产柳叶刀和沙赫德自杀式无人机,伊朗帮忙提供技术,单价就2万美元左右,比导弹便宜多了。
![]()
美媒最早注意到这点的是《大西洋月刊》,2023年他们发文说,乌克兰用无人机袭击克里姆林宫,这事儿暴露了战争的真面目。不是高端对抗,而是消耗战。
文章作者是个退役海军飞行员,他指出,传统战争逻辑是质量胜数量,像海湾战争美军用隐身机和精确炸弹42天搞定伊拉克。可俄乌不一样,战场上到处是堑壕,昂贵武器打几下就没了,低端无人机却能批量生产,损失了也不心疼。
拦截一架无人机,可能要用价值上百万的防空导弹,性价比完全不对等。俄罗斯的S-400系统本来防高空导弹,结果对低飞的小无人机束手无策。2023年7月,乌克兰三架改装无人机穿过防空网,直奔莫斯科市区,炸了非住宅建筑,闹得人心惶惶。
![]()
为什么廉价无人机这么火?主要因为经济因素。战争拖长了,谁的资源耐耗谁赢。乌克兰从西方拿援助,但高端武器烧钱快,像海马斯火箭弹一发15万美元。
相比之下,伊朗沙赫德-136用摩托车发动机,绰号“会飞的摩托”,生产门槛低,俄罗斯本土工厂月产上千架。乌克兰也自产海狸无人机,成本10万美元,能飞到俄罗斯境内打击油库和机场。
![]()
技术上,这些无人机用木头或碳纤维做,雷达反射小,飞低速,传统雷达难抓。加上中国产的光纤控制,抗电子干扰强,在电磁战环境下还能稳飞。
美媒《外交事务》说,在统计的463个无人机作战视频中,59%是大疆产品,乌克兰军队爱用,因为便宜可靠。美国企业高管吐槽,自家无人机故障多、贵,还丢信号,怪政府对华禁令,限制了供应链。
![]()
战场数据证明了这点。到2024年,乌克兰生产超过220万架无人机,俄罗斯目标是140万架。2025年,乌克兰计划采购450万架FPV无人机,每架才500美元。俄罗斯每月产6000多架沙赫德。这些数字不是吹的,是工厂流水线实打实干出来的。
廉价无人机不光攻击,还侦察和引导。乌克兰阿喀琉斯营用它们摧毁俄军装甲,方式简单:飞过去投弹或撞击。俄罗斯反制,组建特种部队,用低空雷达和AI预警,但效果一般。
因为无人机蜂群战术,一次放几十架,数量压倒防御,就算拦截一半,剩下的也能命中。美媒《商业内幕》报道,乌克兰用几百美元的穿越机,攻击俄军目标,效率高到吓人。
![]()
未来战争逻辑变了。过去迷信高端威慑,现在看成本效能轴心。俄乌证明,低门槛无人机让弱方对抗强国可能。北约反思,高端武器神话破灭。俄罗斯混合战适应无人机,乌克兰靠它减少士兵损失,因为兵力短缺是最大问题。
但无人机不是万能,骚扰多,改变不了大局,可能招致报复。2024年11月,俄乌互放大规模无人机群,乌克兰81架袭击俄罗斯,俄罗斯还击。2025年6月,国际外科周报告说,双方搞AI无人机竞赛,提升自主能力,减少操作员依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