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肺癌来临无预兆?医生:身体出现4个迹象,或是肺有问题,别忽视

0
分享至



清晨,62岁的王阿姨照常在小区里晨练。今天,她突然觉得呼吸有些费劲,胸口闷胀,一阵阵疲惫感袭来。身边的邻居劝她多休息,可她只是以为自己年纪大了、最近睡得不好。

但到后来,连爬楼梯都觉得喘,偶尔还夹杂着干咳。她还记得,自己以前身体一向硬朗,从没想过这些“小毛病”背后,竟隐藏着健康危机。



一次偶然的体检,让医生眉头紧皱:“王阿姨,您的肺部影像有异常,要进一步检查。”

很多人认为,肺癌到来的时候毫无征兆。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不少案例提醒我们,肺部疾病往往通过一些小信号提前警示,只是多数人将其忽视。

当这些“信号灯”亮起时,身体其实已经在悄悄求救。那么,哪些早期迹象可能预示着肺部健康亮红灯?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肺癌总是“无声无息”地袭来,一发现就是晚期。但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23年发布的早期肺癌临床数据,近68%的肺癌患者在起初几个月里就经历过咳嗽、胸闷等症状,但因症状轻微易混淆,错失最佳诊疗时机。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指出,肺组织癌变前,身体会通过不同信号进行提示,只要我们足够敏感就有机会早发现。

肺癌早期的四大常见“信号灯”:

长期咳嗽且无明显诱因:如果近期总是以干咳、刺激性咳嗽为主,持续2周以上,尤其是夜间、清晨症状加重,伴随药物不易缓解,要警觉肺部是否受损。

据《中国疾病监测周报》统计,早期肺癌患者中有高达49%反复出现干咳。

呼吸变重或突然气短:日常活动突然觉得气喘、呼吸费力,哪怕以前上下楼都很轻松,现在却动不动胸闷气促,即使无其他基础肺部疾病,也应引起注意。

北京协和医院数据显示,呼吸困难是肺部病变的第二大预警,约40%的患者自述有此现象。



持续胸痛或隐隐不适:胸部总有某种说不清楚的钝痛、压迫感,时好时坏,和运动、深呼吸无明显联系,有时像针扎一样阵阵发作。

这类症状往往被当“疲劳”“着凉”,但多项流行病学分析证实,慢性胸痛是肺癌早期易被误判的表现之一。

反复低热、咳痰或带血丝:如果近期出现低热不退、乏力盗汗或者咳嗽时痰中带血丝,需高度警惕。不少早期患者的首发症状就是“感冒老不见好”,但一查肺部X线片才发现病变。

这些迹象为什么预示肺癌风险?医学上认为,肺组织一旦发生恶性转变,会通过炎症、细胞异常分泌等方式导致气道刺激、通气结构改变,于是便出现持续咳嗽、气短等典型表现。



别小看这些“小症状”,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发布的随访数据,确诊初期抱着“等等看”心态的患者,转为肺癌晚期的概率高达32.2%。

而那些主动监测、及时干预的人,治愈率能提升16.4%。具体来说,身体可能会发生这些变化:

病灶扩大,症状加重:早期肺结节、异型细胞一旦扩散,短时间内就会引起持续高热、顽固性咳嗽,严重时甚至呼吸衰竭。

免疫力下降,易感染:肺部长期慢性刺激时,局部免疫功能减弱,患者容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感冒久拖不愈。



营养消耗加快,身体消瘦:研究显示,进展期肺癌患者体重平均下降8.2%,常因气短、乏力导致活动减少、胃口下降。

心理压力大,情绪起伏:长期反复的模糊症状会引发焦虑、失眠,心理负担加重又会进一步损害免疫功能,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早发现、早干预才是守住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结合权威共识,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主动体检,重视低剂量螺旋CT筛查。尤其是50岁以上有吸烟史或家族肺癌史人群,建议每年1次肺部专科检查,大幅提升早期发现率。



注重生活环境与室内通风。减少油烟暴露、不在密闭环境中长期吸烟,居住地定期开窗通风,降低空气污染风险。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的蔬果,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坚持每周至少150分钟有氧活动。

学会自我监测,警惕任何不明原因身体信号。如果出现以上几种表现,不拖延,第一时间咨询呼吸专科医生,切勿自行诊断或盲目用药。

调整心态,对待健康问题不自责、不逃避。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家人朋友多鼓励,保持积极配合治疗。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强到丧失理智,福建舰服役后美俄接连嘲讽,性能不行且战略失误?

强到丧失理智,福建舰服役后美俄接连嘲讽,性能不行且战略失误?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1-11 07:49:06
白酒立大功!医生研究发现:糖尿病喝白酒时,或有6种好处!

白酒立大功!医生研究发现:糖尿病喝白酒时,或有6种好处!

游者走天下
2025-11-07 14:29:11
平行世界四维空间真存在吗?网友:我去过阴间,在上五年级的时候

平行世界四维空间真存在吗?网友:我去过阴间,在上五年级的时候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5-06 00:07:14
日本高官发出威胁,中日未来若开战,核武或许是唯一选择!

日本高官发出威胁,中日未来若开战,核武或许是唯一选择!

通文知史
2025-11-09 20:45:02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

北京商报
2025-11-10 17:34:05
乌军士兵在哈尔科夫州大规模投降

乌军士兵在哈尔科夫州大规模投降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11-10 15:11:02
南京男子花198万买房,7年后才发现地下室,原房东一直没搬走...

南京男子花198万买房,7年后才发现地下室,原房东一直没搬走...

诗词中国
2025-11-10 18:32:41
乌军在波克罗夫斯克发起反攻,进展迅速

乌军在波克罗夫斯克发起反攻,进展迅速

名人苟或
2025-11-10 19:45:07
中国船舶邀请26年前捐140元造航母的“小朋友”参观,附赠福建舰入列纪念手表

中国船舶邀请26年前捐140元造航母的“小朋友”参观,附赠福建舰入列纪念手表

澎湃新闻
2025-11-10 19:13:05
才买2年就被车企“抛弃”?这群车主开始破解车机了。

才买2年就被车企“抛弃”?这群车主开始破解车机了。

差评XPIN
2025-11-11 00:09:14
李湘回湖南娘家!父母住大别墅,客厅堆满鲜花,她却不敢露全脸

李湘回湖南娘家!父母住大别墅,客厅堆满鲜花,她却不敢露全脸

娱圈小愚
2025-11-10 09:10:46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难得君
2025-10-29 19:26:55
假如日本出兵介入台海,中国大陆可以攻打日本本土吗?

假如日本出兵介入台海,中国大陆可以攻打日本本土吗?

知鉴明史
2025-10-26 08:30:03
卫健委通报医院回应,当事人报警,涉事副院长与女医生将被问责

卫健委通报医院回应,当事人报警,涉事副院长与女医生将被问责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08 05:57:56
369元!小米“价格屠夫”又出手,这次到底值不值?

369元!小米“价格屠夫”又出手,这次到底值不值?

雷科技
2025-11-10 14:42:47
腰粗屁股大女生看过来,粉色吊带配紫色瑜伽裤,这样穿自信又时髦

腰粗屁股大女生看过来,粉色吊带配紫色瑜伽裤,这样穿自信又时髦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10 15:03:35
祖院长早期下基层照片被挖出!儒雅帅气,网友:桃花眼好"闪亮"

祖院长早期下基层照片被挖出!儒雅帅气,网友:桃花眼好"闪亮"

夜深爱杂谈
2025-11-10 20:47:09
女子发现男友脖子“草莓印”及暧昧聊天后悔婚,一审判女方返还17万元彩礼

女子发现男友脖子“草莓印”及暧昧聊天后悔婚,一审判女方返还17万元彩礼

红星新闻
2025-11-10 21:18:13
电讯报分析维尔茨表现不佳:队友拖了他的后腿是原因之一

电讯报分析维尔茨表现不佳:队友拖了他的后腿是原因之一

懂球帝
2025-11-11 09:22:07
几乎所有人都背着债,政府负债,企业负债,钱到底跑哪儿去了呢?

几乎所有人都背着债,政府负债,企业负债,钱到底跑哪儿去了呢?

流苏晚晴
2025-07-21 18:37:59
2025-11-11 10:59:00
小聪明说科普
小聪明说科普
我是小聪明,带你走进不一样的科普世界
1327文章数 14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上台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上台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财经要闻

巴菲特谢幕信:感叹活到95岁是幸运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下一代丰田GR卡罗拉或搭全新2.0T四缸发动机

态度原创

时尚
艺术
房产
本地
公开课

今年冬天最经典的4双鞋,年年穿都好看!

艺术要闻

田英章日常书信曝光,字迹开阔惊艳人心!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