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1月8日)
复旦大学艺术馆第二期展览正式启幕!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本次群展以“笔墨·课徒·对话·探索”为脉络
通过四个主题展厅
将中国画的千年传承与全球艺术对话巧妙融汇
构筑了一个贯通古今、连接中外的文化场域
该展览为学术研究型展览
得到谢希德-俞吾金哲学发展基金支持
由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潘公凯担任策展总顾问
![]()
![]()
![]()
![]()
四大展厅各有亮点
轻松逛出艺术感
赶紧码住这份观展指南!
笔墨里的中国美学
![]()
第一展厅“图画真解——中国画笔墨的演进”
以“丰碑:笔墨演进”为主题
精选历代图画文献和要典
借助当代影像多媒体技术
直接再现笔墨衍变史
穿越时光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
快来解锁藏在笔墨里的东方美学!
![]()
零距离解锁名家“课徒稿”
![]()
第二展厅“课徒授业——中国传统写意画的‘课徒’理念”
将展出朱颖人、吴永良、张立辰、姜宝林、卓鹤君
5位艺术家的中国传统书画作品
![]()
![]()
![]()
![]()
“课徒”即教导学生之意
“稿”则为原作或底稿
“课徒稿”一词源于中国传统书画教育
指教师通过亲手绘制课徒稿
直观展示正确的笔法、墨法与技法
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范本
学生通过反复临摹
逐步掌握传统书画的基本技能与审美理念
进而理解中国书画的文化精髓与艺术风格
![]()
2020年,五位艺术家
将此次展出的120余幅课徒稿作品
捐赠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用于支持艺术哲学领域的
教学、科研、展览及出版工作
花束里的哲学密码
![]()
第三展厅“露茜安·芳塔娜:花束附录”
首次展出露茜安创作的48幅“花束”主题绘画
露茜安出生于瑞士,是国际知名艺术家
曾在瑞士、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的美术馆
举办过数十次个展和群展
![]()
在她的笔下
花束并非具象写实的存在
而是轮廓
再在其中填充进其对于世界的判断
对于约定俗成的质疑
以及关于矛盾存在的哲思
让看似柔美的花束承载起
对暴力、战争、爱与慈悲等人类共同命题的思考
![]()
这种对于东方美学的无意识流淌
不仅和她多年来对中国文化
尤其是山水画、青花瓷纹饰的研究有关
也与其多次来访中国、敏锐的文化嗅觉
和多文化融合的人文主义情怀息息相关
艺术里的现代性命题
![]()
第四展厅“前线——周思聪的现代实践”
将展出二十世纪杰出女艺术家周思聪的作品
以“反身成诚的现实主义”
“《矿工图》再起稿”
“听懂风土和时间”三个单元
呈现北京画院珍藏的20件
周思聪真迹、相关文献、草稿和书信
![]()
遗孤——矿工图之六手稿,周思聪,
22.3×22.7cm,水墨稿, 1980年,北京画院藏
展览将展示她一生三度面对现代性的命题:
徐蒋体系的训练
形式语言的重审
重新处理传统水墨
并通过对近代文化思想史的梳理
探讨她深浸在中国绘画现代历程的高语境历史实践路径
![]()
展期:
第一、二展厅自2025年11月8日起长期陈列
第三、四展厅自2025年11月8日至2026年3月20日
地点:复旦大学艺术馆(老校门旁)
![]()
参观方式:
校内师生凭相关证件在入口处登记入馆
社会公众可通过“复旦源”小程序预约参观
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00-17:00
(16:30停止入馆,每周一及法定节假日闭馆)
“复旦源”小程序二维码
快约上好友
来复旦大学艺术馆
沉浸式感受艺术之美呀!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复旦大学艺术馆
组 稿
校融媒体中心
文 字
叶鹂
摄影/视频
李玲
符梦苑
责 编
叶鹂
上观号作者:复旦大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