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养老险,很多人觉得“交不交都行”,但要是没在老人60岁前补够缴费年限,晚年领的钱可能连买菜都不够——这不是危言耸听,是规则里藏的“时间差”。
![]()
先明确核心规则:城乡居民养老险要求“累计缴满15年,60岁后才能领养老金”。要是到60岁时没缴够,多数地区只能“一次性补缴”,但过了60岁就不让补了——这意味着,没补够的人,60岁后领的只是“基础养老金”(现在全国最低每月98元,各地略有上浮),连城镇职工养老金的零头都不到。
举个真实例子:
河南的张阿姨,55岁才开始交养老险,每年交200元,到60岁只交了5年。因为没缴满15年,只能领每月123元的基础养老金;而她邻居李阿姨,45岁开始交,每年交2000元,缴满15年,60岁后每月能领380元——两者差了2倍多,这还是按最低档算的。
更关键的是:补缴的“性价比”比晚交高太多。
比如现在给50岁的老人补缴,一次性补10年(按每年2000元算,共2万),加上后续5年缴费,60岁后每月能领近400元;要是等55岁再补,不仅要多掏利息,领钱时间还少了——养老险是“缴得早、缴得久,领得越多”,60岁是最后的“补缴窗口期”。
但补缴也有2个注意点:
1. 看当地政策:部分地区补缴只能按“最低档”(比如每年200元),不能选高档;
2. 别盲目选高挡:要是老人没多少积蓄,选“每年500-1000元”的档位更实用,避免缴费压力过大。
其实城乡居民养老险是“兜底保障”,别指望靠它发大财,但60岁前补够15年,至少能让老人每月多拿几百块,不用手心朝上要钱——这不是“要不要补”的问题,是“晚补不如早补”的现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