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陆铭的发言戳中了无数打工人的心窝子——他直言中国人工作时间太长,痛批"以时长论敬业"的畸形管理逻辑,还给出了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
这话真说到了大家心坎里!现在不少公司总觉得员工加班越久越敬业,甚至有企业把月加班160小时的员工拉上"表扬榜",却忘了《劳动法》早规定每月加班不能超36小时。就像有网友吐槽,明明法定工作日全年才1984小时,却感觉80%的时间都在工作,每天忙到没精力陪家人、搞消费。
陆铭委员的建议特别接地气:一方面优化假期,要么适当延长假期,要么搞灵活休假,让大家能自主安排休息;另一方面,加班必须给足加班费,不能让打工人的额外付出打水漂。其实这不是让大家不奋斗,而是反对"伪奋斗"——真正的敬业看的是工作效率,不是熬时间,就像有的企业取消无效加班后,员工效率反而提升了30%。
更关键的是,休息好才能消费旺。现在国家要提振消费,可打工人天天加班,既没时间逛街旅游,也没精力享受服务,消费怎么提得起来?陆铭委员就说,让员工多休息、拿足加班费,家人才能有时间花钱,这其实是在帮经济添动力。
对打工人来说,这事儿也提醒我们:加班不是义务,维权也不是矫情。遇到变相强制加班、克扣加班费的情况,要记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而企业也该明白,靠压榨员工时间换不来长久发展,尊重劳动者权益才是留住人的关键。
希望陆铭委员的建议能尽快落地,让"上班高效干活,下班安心生活"不再是奢望,让敬业回归本质,让打工人的付出都能得到公平回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