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林 本报记者 刘莉
“现在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能找家庭医生定期测血压、调用药,腰酸背痛还能做针灸推拿,就连慢病随访都不用跑远路,真是把健康服务送到了我们心坎上。”家住哈尔滨市香坊区通乡街道的张大爷一边在中医馆接受推拿治疗,一边由衷赞叹。作为一名高血压慢病患者,他再也不用为挂号排队发愁,家庭医生团队定期入户随访,社区中医馆的特色理疗立竿见影,医保报销比例高还方便快捷,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让辖区居民真切感受到基层医疗服务带来的安心与温暖。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超90%,常住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率超60%,建成数字化口腔健康宣教云平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完成中医综合服务区建设……记者从香坊区卫健部门获悉,“十四五”期间,香坊区牢固树立大健康理念,全力推进医疗服务、疾病防控、公共卫生、普惠托育、卫生监督等体系化建设进程,十五分钟就医圈初步形成,群众就医体验感持续提升。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香坊区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改革,组建中医专科联盟、儿科专科联盟等8个医疗联合体,构建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高效协同的分级诊疗体系,累计完成上下转诊1.8万余人次。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活动,17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预约挂号时间缩短至30分钟,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卫生健康软硬件设施持续完善。香坊区总投资2.57亿元对区妇计中心等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升级改造和医疗设备购置。数字“健共体”建设取得突破,38家基层医疗机构实现“智能外呼”。建成数字化口腔健康宣教云平台,香坊区口腔病防治所被国家牙病防治基金会授予2023—2026年健康口腔推广基地。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4家乡镇卫生院和46家甲级村卫生室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常住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率均超过国家标准,区妇计中心和通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被授予哈尔滨市儿童友好医院称号。
依托得天独厚的中医药资源优势,建立起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黑龙江省中医院为龙头,以区中医院为纽带,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中医医联体,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完成中医综合服务区建设,设置中医馆,为未病、预病和已病重点人群提供特色中医服务,通过国家级基层中医药服务先进区复审。
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围绕“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健康需求,开展提升生育率专项行动,发展普惠托育与托幼一体化服务。累计提供托育服务机构达到89家,可提供托位超过5000个,有效缓解周边居民“入托难”问题。贯彻落实育儿补贴、婴幼儿照护服务等生育支持政策和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全区构建起“覆盖城乡、普惠多元、医养融合、老年友好”的医养结合“香坊模式”,被黑龙江省卫健委授予黑龙江省医养结合创新发展区称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