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铁瓜
有时候我觉得挺同情非洲人的,因为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非洲人脑袋不灵光,做事懒散,没有上进心,都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尤其是很多非洲领导人还会做出一些特别奇葩甚至是特别残忍的事情,让人更加觉得非洲就是一群扶不起的阿斗!
![]()
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非洲其实就是西方人为筛选控制之下的结果,在非洲但凡头脑灵光,努力奋斗,有着极强上进心的人都会遭到西方国家的打压或者控制,如果他们不服从西方国家的意志,那么他们就很有可能被西方国家用各种各样的手段除掉,比如说我们下面要说的这位布基纳法索的前总统托马斯·桑卡拉。
1987年10月15日,下午4点15分,西非国家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一间普通的会议室里,总统托马斯·桑卡拉正在与他的部长们商讨国事。他没有配备豪华车队,身边也没有前呼后拥的保镖,正如他四年来一贯的风格。
突然,办公楼外传来了的骚动,紧接着是零星的枪声,随后枪声变得密集而狂暴。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有人试图堵住门,有人惊慌地寻找掩体。桑卡拉却站了起来,他听出了枪声的来源,也瞬间明白了一切。他对身边试图保护他的同事们平静地说:“留在这里吧,他们要的是我。”
他独自推开那扇门,走向院子,走向那些曾经和他并肩作战、如今却将枪口对准他的士兵。几秒钟后,一阵密集的扫射声,吞噬了他37岁的生命。他想保护的13名同伴也惨遭波及,只有一人靠装死侥幸生还,才让世界得以知晓这间会议室里最后的真相。
![]()
而下令这场血腥刺杀的人,是他曾经最信任的兄弟、一手提拔的副手、时任国务部长的布莱斯·孔波雷。而这场背叛的根源,并非私人恩怨,只因为桑卡拉这位“史上最穷总统”,在短短四年里,为这个西非穷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却不肯低头给西方国家当狗!
1949年,桑卡拉出生在法国殖民地上沃尔特。他的父亲是一名为殖民政府工作的宪兵,这个身份让年幼的桑卡拉得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但也让他看尽了父辈在白人统治者面前的卑躬屈膝。当时的殖民统治像一层密不透风的网,压得非洲人喘不过气,却在桑卡拉心里烧起了反抗的火。
这种矛盾塑造了他早期的性格。1960年,上沃尔特即将独立前夕,11岁的桑卡拉做了一件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事。他带领同学们降下了学校的法国国旗,升起了代表新国家的上沃尔特国旗。这一举动引发了与白人学生的大规模冲突。当白人教师要求桑卡拉的父亲严厉惩罚他时,那位曾经对白人唯命是从的父亲,这次却坚定地站在了几子一边。
而桑卡拉读书时也是出了名的学霸,数学和法语成绩在班里永远第一。神父觉得这孩子是块传教的好材料,三番五次劝他进神学院,他却头也不回地跑去考国立中学。这个选择,让上沃尔特少了个可能平庸的神父,却为让非洲诞生了一位最伟大的总统!
![]()
1965年,上沃尔特政变,军人拉米扎纳掌权。为了培养自己人,他建了卡迪奥戈军事学院,从全国初中生里挑20个尖子生。桑卡拉凭着过硬的成绩,成了其中之一。在军校,他遇到了阿达玛·图雷——这位老师表面教地理历史,私下里却是个狂热的马克思主义者,偷偷给桑卡拉讲《资本论》,讲切·格瓦拉怎么在拉美搞革命,剖析法国怎么用“援助”当幌子,把非洲的资源一勺勺挖走。桑卡拉的世界观,就这么被彻底扭转了过来。
1972年,桑卡拉回到上沃尔特,成为一名军官。回国后不久,他被卷入了一场与邻国马里的边境冲突。由于殖民时期划界的随意性,这类纠纷在非洲屡见不鲜。桑卡拉在战斗中表现出色,成功伏击并俘虏了多名马里士兵,被国内媒体捧为“战争英雄”。
然而,站在硝烟散尽的战场上,桑卡拉感受到的不是荣誉,而是巨大的荒谬与耻辱。他看着同样贫穷的两个兄弟国家,为了一条殖民者随手划下的虚线而自相残杀而深感悲痛。这场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殖民的幽灵并未随着独立而消散,它依然潜伏在边界、制度和人们的思维中。
他渴望找到一个能真正践行理想的地方。1976年,他被任命为波城伞兵突击队的司令。在这里,他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废除了花架子般的法式操典,削减无意义的队列训练,转而让士兵们拿起锄头,参与农业劳动和基础建设。他对士兵们说:“一个不懂为什么而战的士兵,比敌人更危险。”他要培养的,不是听命于上级的战争机器,而是懂得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而奋斗的公民。
![]()
这种前所未有的治军方式,让他在士兵中赢得了极高的声望,也让他成了军方高层眼中的“异类”和“危险分子”。也正是在波城,他遇到了那个与他命运紧密交织的人——布莱斯·孔波雷。当时的孔波雷,思想似乎与桑卡拉高度重合,能力出众,充满激情。桑卡拉如同找到了知己,很快将他提拔为自己的副司令。没有人能预料到,这段兄弟情谊,最终会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收场。
1980年代初期,上沃尔特政局持续动荡,旧政权在腐败中摇摇欲坠。桑卡拉在军内和民间的声望,使他成了各方势力都想拉拢的对象。1981年,时任总统塞耶·泽博为了给政府装点门面,任命深得民心的桑卡拉为信息国务秘书。
然而,桑卡拉一上任,就让当局后悔不已。他拒绝乘坐政府给他配发的豪华轿车,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更让泽博政府头疼的是,桑卡拉掌控的媒体,非但不为政府唱赞歌,反而成了揭露官僚腐败、鼓励民众发声的平台。他成了一个所谓的麻烦制造者。
![]()
1982年4月12日,在一次非洲国家电影部长会议现场,面对各大电台的直播镜头,桑卡拉做出了一个震惊全国的举动。他当场宣布辞职,并对着麦克风怒吼:“别再压制人民发声!”这句话通过电波瞬间传遍全国,他也随即被当局逮捕。
但监狱的铁窗,关不住思想的传播。桑卡拉的名字,成为了反抗压迫的象征。他的被捕,反而激起了全国性的抗议浪潮。1982年11月,以孔波雷为首的年轻军官发动政变,桑卡拉被释放,并出任新政府的总理。
站在更高的位置上,桑卡拉的声音更加响亮。他出访古巴、利比亚,公开宣扬反帝反殖民思想。这彻底触动了法国和国内亲法势力的底线。他再次遭到软禁。
历史的转折点在1983年8月4日到来。在孔波雷的指挥下,一支来自波城的伞兵部队对首都发动了闪电突袭,几乎兵不血刃地夺取了政权。当晚,桑卡拉走上国家电台,以沉稳而坚定的声音向全国宣告:“人民革命的时代已经到来!”33岁的他,成为了非洲最年轻的总统,并将国名从此改为“布基纳法索”——“正直人之国”。
他搞反腐,先拿自己开刀,公开了自己的财产,就一辆自行车和一把吉他,把自己月薪从2000美元砍到450美元,将政府车队里三分之二的豪车——主要是梅赛德斯奔驰全部拍卖,换成了当时最廉价的雷诺5型小车,作为部长的公务用车。他甚至拒绝在自己办公室安装空调,理由是“人民大多用不起,所以我没资格享受”。
![]()
这些举动,在今天看来近乎“行为艺术”,但在当时腐败成风的上沃尔特,却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无数麻木的心灵。人们第一次看到,一个权力者,不是在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利,而是在主动削去特权,与最贫穷的百姓共甘苦。
接下来他下了死命令,彻底废除女性割礼和一夫多妻制,还公开撂下狠话:“欺负女人的男人,都是孬种!”并任命了大量女性担任政府要职,鼓励她们参军、工作。这在当时的非洲简直是捅了马蜂窝,部族长老、保守势力天天跟他对着干,可他就是硬扛着没松口。
之后他又把酋长们的土地拿出来分给农民,搞免费义务教育,给全国孩子免费打疫苗。没外援,他就带着老百姓种了一千万棵树,跟沙漠化死磕。带着士兵修公路、铺铁路、建水库,让上千个与世隔绝的村子第一次听到了外界的声音。
就这么折腾了四年,布基纳法索粮食产量涨了75%,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要饭吃,识字率从13%蹦到了73%,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接受到教育。桑卡拉骑着自行车在街上游行,老百姓追着车喊他“我们的自行车总统”,可是那时候谁能想到,这好日子却戛然而止了!
![]()
桑卡拉领导的这场理想主义革命,在缔造奇迹的同时,也触动了太多人的蛋糕。被他剥夺了土地和特权的部族酋长们恨他,被他断了财路的腐败官僚们恨他,被他挑战了男权地位的保守男性们恨他,而最致命的仇恨,来自他们曾经的殖民宗主国——法国,以及其背后的西方利益集团。桑卡拉强硬的反法立场、拒偿外债的主张、以及他那具有传染性的自力更生模式,让他成了西方新殖民策略的眼中钉。
不满的火药桶在暗中堆积,而点燃这把火的却是他最信任的兄弟布莱斯·孔波雷。随着时间推移,桑卡拉与孔波雷之间的裂痕日益加深。桑卡拉追求绝对的原则和理想,坚持自力更生,而孔波雷则越来越倾向于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主张与法国等西方势力缓和关系,以获取急需的经济援助和地缘政治支持。
邻国科特迪瓦的亲法总统乌弗埃-博瓦尼(他后来成了孔波雷的岳父)敏锐地抓住了这一裂痕。他通过对孔波雷的政治认可和经济援助承诺,一步步地将这位布基纳法索的二号人物,拉入了亲法的阵营。
![]()
当桑卡拉在乡间与农民一起挖水渠时,孔波雷却在权贵的酒宴中思考如何终结这场过于激进的革命。利益的网络已经织就,背叛的匕首已然擦亮。1987年10月15日,那声枪响,终结的不仅是一个37岁的生命,更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实验。
当时的孔波雷对外撒谎说桑卡拉是意外死亡,然后自己顺理成章当上了总统。他上台之后就把桑卡拉的政策全部推翻,又开始找法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援助,布基纳法索再次掉进了外债和腐败的泥坑,粮食又不够吃了,文盲又变多了,医院里连药都快没了,老百姓又回到了被剥削的日子。
就这样孔波雷独裁了27年,把布基纳法索折腾得不成样子。直到2014年,受桑卡拉精神感召的新一代布基纳法索青年,发动了大规模抗议,终于将独裁27年的孔波雷赶下了台。当新政府接管政权时,桑卡拉的肖像再次挂满了瓦加杜古的街头,那一刻,全城沸腾。许多年轻人,尽管从未经历过他的时代,却高呼着他的名字。27年前被暴力掩埋的理想,仿佛在一夜之间,重新在布基纳法索的天空中高高飘扬。
![]()
桑卡拉终于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一件事——你能杀死一个革命者,但杀不死革命的理想。
可以说桑卡拉的伟大是无可置疑的,但是西方培养出来的狗腿子却可以轻易毁掉他,这不得不说是整个非洲的悲哀,也是我们必须要警惕的!非洲好不容易才出了一个桑卡拉,但他们却有着一大群孔波雷!最让人恶心的是,现在西方好多电影和游戏里的反派、军阀、暴君之类的角色都喜欢按他的形象拍摄,但是不管西方怎么污蔑,他却已经用切身行动让“桑卡拉”从一个名字变成了一种信仰!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