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的阆中,街头巷尾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凉面热着卖,馒头盖章卖,醋当饮料卖,牛肉熏黑卖”。这看似奇怪的四大怪,却是阆中饮食文化最生动的写照。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作为曾经的巴国蜀国重镇,阆中这座被誉为“风水古城”的城市,将千年历史都融入了日常饮食之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阆中,解密这“四怪”背后的故事与智慧。
一怪:醋当饮料卖
走进阆中古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醋香。不少当地人手拿瓶装醋饮料,畅饮如甘泉。这让许多外地游客惊讶不已——醋怎么能当饮料喝呢?
在阆中,这再平常不过。保宁醋,中国四大名醋之一,自明末清初创制以来,就以“酸味柔和、醇香回甜”而闻名。它不像其他醋那样尖锐酸涩,入口温和,回味悠长。
![]()
保宁醋的独特,在于它是一款药曲醋。它用六十多味中药材制曲,包括健脾开胃的薄荷、五味子等。酿造用的则是阆中著名的“松花古井”之水,味甘富钙,含多种微量元素。
如今的保宁醋公司开发出保健醋、饮料醋等新产品。当你夏天漫步阆中街头,来上一瓶冰镇醋饮料,生津止渴,暑气顿消,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
保宁醋 陈醋6度 匠心手工特制醋440ml 炒菜调味饺子蘸料零添加防腐
¥18.5
京东
二怪:牛肉熏黑卖
阆中牛肉的最大特色,就是外表黝黑似炭,但内里却色泽红润。这就是著名的张飞牛肉。
这个名字来源于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张飞。张飞曾任巴西太守,驻守阆中达七年之久。他面黑心红,性情刚烈,而这牛肉正是表黑心红,于是当地人便称之为“张飞牛肉”。
![]()
制作张飞牛肉,要选用上等酥牛肉,加盐和香料浸腌,经过揉搓、封缸、压制半月后,最后用“百草霜”(俗称“锅烟灰”)涂黑,再烈火煮熟晾干。
这样制作出的牛肉干而不硬,润而不腻,红酥鲜亮,回味绵长。
在阆中,张飞牛肉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对历史名将的纪念。每一片黑白分明的牛肉,都在诉说着那位三国猛将的传奇故事。
![]()
张飞 风干手撕牛肉干五香味200g 旅游休闲零食小吃 纯正内蒙风味
¥49.9
京东
三怪:蒸馍盖章卖
在阆中,你会发现所有的白糖蒸馍上都盖着一枚红色的印章。这可不是随便的点缀,而是有着百年历史的“防伪标志”。
保宁白糖蒸馍源自清代乾隆年间,由回族人哈公奎创制。它看似普通馒头,内里却大有乾坤。这种蒸馍采用控温自然发酵,不加碱与任何添加剂,完全依靠老面发酵和精细工艺。
制作保宁蒸馍要经过三次发酵,全程需要十多个小时。和面除了使用新面外还要使用老面,而且全部手工制作,因为机器和面会影响口感。
![]()
正因为这种独特的制作工艺,保宁蒸馍色白如银,绵软酥散,曲香纯正。它既没有中式馒头的碱涩味,也没有西式面包的微酸味。
1912年,保宁蒸馍荣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银奖。为防假冒,厂家便在出厂时盖上了红章。这一传统延续至今,成为阆中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
![]()
阆中白糖蒸馍桂花馒头四川阆中特产小吃早餐食品传统糕点面食甜食
¥9.9
拼多多
四怪:凉面热着卖
阆中的牛肉凉面,可说是最让外地人困惑的小吃——明明是“凉面”,却要热着卖?
其实,这“凉面热着卖”指的是阆中特有的牛肉臊子面。它选用新鲜细面,下锅煮沸后捞起晾冷,用香油拌匀,使之金黄发亮,爽而不粘。
![]()
而所谓的“热着卖”,是指在冷却的面条上,淋上一勺热腾腾的牛肉臊子。这臊子颇为讲究,将鲜牛肉切成小块,加入豆瓣、酱、山奈、八角和花椒等香料煨制,再加豆粉浆搅煮至糊状。最后用特制红糖水套色,方才完成。
吃的时候,碗底先垫少许豆芽、韭菜,然后放入凉面,加上调料,最后淋上那勺滚烫的牛肉臊子。整碗面热而不烫,温而不凉,麻辣鲜香,食后余味悠长。
这种冷热交融的吃法,既有凉面的筋道,又有热汤的温暖,四季皆宜,实在是一大创新。
来到阆中,不妨放慢脚步,用味蕾去感受这座古城的千年故事。尝一口醇香的保宁醋,品一片美味的张飞牛肉,体验那盖章的蒸馍和热着卖的凉面。
你会发现,这“四怪”不只是美食,更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等待着每一位有心人去细细品读。
在阆中,每一口都是文化,每一味都是传承。这座被嘉陵江环绕的风水古城,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世人展示着它那悠久而鲜活的城市记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