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白应苍被判死刑,吓坏了沈伯洋,美国不搭理,求助无门,害怕了!

0
分享至

在缅甸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开设赌场、故意杀人等多项犯罪活动的白应苍及其几名重要同伙,于11月4日被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为死刑之后,被大陆重庆公安立案侦查的“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可吓坏了,担心自己将来有可能落入和白应苍一样被枪毙的下场。



为了保全性命,沈伯洋多次向美国以及台湾当局寻求帮助,试图对大陆的司法措施进行干预和反制。

不过,他的求助几乎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回应。

顶多是民进党方面有人出来说了几句安慰的话,口头上表示关心,却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来保护他,使得沈伯洋孤立无援。



白家集团倒了

有些故事的开头,充满了嚣张与狂妄,结局却是一声叹息。

在缅北,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电诈头目白应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他大概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从缅甸的“土皇帝”变成中国的阶下囚。

当中国的悬赏通缉令下来时,白应苍还在拍视频炫耀名牌手表,嘴里嚷嚷着“这里是缅甸,不是中国”,那份自信几乎要溢出屏幕。

可现实很快就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当他和他的父亲白所成被从缅甸押解回国,站在广东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被告席上时,所有的狂妄都烟消云散了,只剩下垂头丧气的模样。

一审宣判,死刑。

这个结果不仅仅是针对他和他同伙所犯下的开设赌场、电信诈骗,甚至包括导致六名中国公民死亡的滔天罪行,更是大陆司法力量的一次跨越地理疆界的实体展示。

一把无形的“司法枷锁”,就此被锻造完成,而它的第一个目标,已经远远超出了缅北的范围,悄然套向了另一个人。



白应苍的案子,给很多人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你伤害了中国公民,是逃不了司法的,这已经不是停留在口头警告的层面。

大陆警方能够深入缅甸境内,将白家父子这样的地头蛇押解回国,本身就展示了一种惊人的行动力。

紧接着,在深圳的公开审判,更是将整个过程置于聚光灯下,用严苛的法律程序,宣告了国家意志的威严。



这种威慑力是具象化的,人们将白应苍被通缉时轻蔑炫富的视频,和他被捕后失魂落魄的照片放在一起对比,那种强烈的反差,比任何法律条文都更有说服力。

而他的结局,也正在悄无声息地震撼着千里之外的另一个人——沈伯洋。

据评论员邱毅描述,最初被大陆立案时,沈伯洋嘴上还很硬,甚至表现出一种“以之为荣”的姿态,似乎根本不在乎。

可当白应苍的死刑判决传来,那种隔岸观火的轻松心态瞬间崩塌。

他开始害怕了,四处打探求助,甚至公开向台“外事部门”询问,到底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被大陆引渡。



他去找台当局的陆委会,得到的回应轻描淡写:“你自己小心点”。

他转而向台立法机构负责人韩国瑜求助,结果更是直接被无视。

昔日的政治同盟,在可能危及自身的风险面前,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离得远远的。

这种寒蝉效应迅速蔓延,就连曾属民进党阵营的郭正亮,也对此拍手叫好,直言“报应来了”。



与此同时,国民党的郑丽文参加了一场纪念吴石等人的“白色恐怖”追思会,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强烈的促统信号。

在同一股压力下,台湾政治光谱两端的力量,正朝着截然相反的方向撕裂。

面对大陆未来可能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出的“红色通报”,台当局唯一能为沈伯洋做的,或许仅仅是提供一份“勿入国家清单”。

这种几乎是象征性的“保护”,恰恰暴露了其能力的苍白,也进一步动摇了支持者们的信任。



当然,这把“司法枷锁”并非能够无限延伸。它的边界在哪里,效力有多强,最终取决于复杂的地缘政治力场。

而在这场博弈中,美国的态度,无疑是关键变量。

沈伯洋的个人背景相当特殊,他曾赴美留学,是“美国在台协会”的座上宾,后来更是被赖清德提名为“不分区立委”的第一名。

甚至有说法指,他的背后有美国民主党大“金主”索罗斯的支持。



而所谓的“美方庇护”真的可靠吗?

沈伯洋显然也曾抱有幻想,求助过美国,但结果是无人搭理。

有观点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当前中美关系“前所未有地好”的大背景下,华盛顿根本不可能为了一个沈伯洋这样的“小卡拉米”,去牺牲更重要的战略利益。



有趣的是,在经历了求助无门的恐慌后,沈伯洋在得到“黑熊学院”学员举牌支持后,又恢复了自信,声称自己不怕,并反过来嘲笑大陆的法律行动。

这种戏剧性的心态转变,更显其内心的脆弱与挣扎。

对沈伯洋这样的顽固“台独”分子来说,两岸最终实现统一的那一天,也意味着他将面对迟早到来的法律审判。

眼下,大陆方面已经对他立案侦查,并很快将发布刑事通缉令。



一旦通缉令生效,他就如同脖子上被套上了一副无形的“枷锁”,每一步行动都受制,每一次呼吸都伴随压力,这副枷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紧箍,直到彻底限制他的自由,甚至让他感到“无法呼吸”。

对沈伯洋而言,这种明知结局却必须在漫长等待中煎熬的状态,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心理折磨。

参考信源

人民日报

参考消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从天堂到地狱,索博在2-1领先后疯狂庆祝,被绝杀后伤心落泪

从天堂到地狱,索博在2-1领先后疯狂庆祝,被绝杀后伤心落泪

懂球帝
2025-11-17 16:24:49
单县县委原常委、县政府原党组副书记、副县长吕玉民被“双开”

单县县委原常委、县政府原党组副书记、副县长吕玉民被“双开”

鲁中晨报
2025-11-17 16:49:02
意大利哭晕!附加赛首轮或再遇2苦主 恐连3届翻车 20日晚8点抽签

意大利哭晕!附加赛首轮或再遇2苦主 恐连3届翻车 20日晚8点抽签

我爱英超
2025-11-17 07:16:28
年少不知邵氏好,长大全都看不了

年少不知邵氏好,长大全都看不了

尚曦读史
2025-11-15 07:07:08
李泽洋夺全运会男子百米冠军:请苏炳添等前辈放心,中国短跑的大旗由我们来扛

李泽洋夺全运会男子百米冠军:请苏炳添等前辈放心,中国短跑的大旗由我们来扛

红星新闻
2025-11-17 22:58:14
80后已经有1100万人提前下车了。

80后已经有1100万人提前下车了。

爱吃糖的猫cat
2025-11-16 18:27:38
为什么三体火了之后,几乎所有的星际航行剧都在中国遭受嘲讽?

为什么三体火了之后,几乎所有的星际航行剧都在中国遭受嘲讽?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8 00:20:04
刺激:德国6-0,荷兰4-0,克罗地亚3-2大逆转,捷克6-0,波兰3-2

刺激:德国6-0,荷兰4-0,克罗地亚3-2大逆转,捷克6-0,波兰3-2

侧身凌空斩
2025-11-18 05:54:51
武汉女足无缘开门红!马君失点+中柱,唐涵造乌龙,2年首战不胜

武汉女足无缘开门红!马君失点+中柱,唐涵造乌龙,2年首战不胜

奥拜尔
2025-11-17 21:01:13
家里托关系找的工作有多抽象?网友:真离谱,这是什么家人

家里托关系找的工作有多抽象?网友:真离谱,这是什么家人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4 00:10:03
雷军连发微博谈小米汽车

雷军连发微博谈小米汽车

DoNews
2025-11-16 19:26:21
绝不贱卖!集体挂高价!苏州业主抱团护盘!

绝不贱卖!集体挂高价!苏州业主抱团护盘!

林子说事
2025-11-18 03:02:11
深夜大涨!巴菲特,罕见买入!

深夜大涨!巴菲特,罕见买入!

证券时报
2025-11-17 23:27:03
广东一中学原校长,被查

广东一中学原校长,被查

鲁中晨报
2025-11-17 19:27:03
詹姆斯:我能在任何球队大展拳脚,绝不设限!

詹姆斯:我能在任何球队大展拳脚,绝不设限!

球哥评球
2025-11-18 07:00:44
王晶再曝港圈猛料!香港第二富豪离婚被扒,夫妻恩爱但资产不让碰

王晶再曝港圈猛料!香港第二富豪离婚被扒,夫妻恩爱但资产不让碰

胡一舸南游y
2025-11-17 18:15:51
首次!中国占据一半以上席位

首次!中国占据一半以上席位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16 20:20:42
记者:恩里克很欣赏小蜘蛛且球员也愿加盟,马竞要价1.2亿欧

记者:恩里克很欣赏小蜘蛛且球员也愿加盟,马竞要价1.2亿欧

懂球帝
2025-11-17 16:09:11
甲流来袭,医生提醒:少吃牛奶鸡蛋,多吃5样,免疫力拉满不中招

甲流来袭,医生提醒:少吃牛奶鸡蛋,多吃5样,免疫力拉满不中招

爱生活的陶哥
2025-11-17 10:52:41
终于,一场对网贷高利贷的严控要来了!

终于,一场对网贷高利贷的严控要来了!

深度报
2025-11-17 22:51:13
2025-11-18 07:32:49
来科点谱 incentive-icons
来科点谱
多一点快乐,少一点烦恼。
2587文章数 3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该聊聊琉球问题了 日本国内集体破大防

头条要闻

该聊聊琉球问题了 日本国内集体破大防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高市早苗的算计,将让日本割肉5000亿

科技要闻

京东外卖要“独立” 刘强东还宣战“点评”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亲子
手机
艺术
本地
公开课

亲子要闻

湖南“15岁”宝宝降生!冷冻胚胎技术让生命跨越15年

手机要闻

华为第一款Pro Max!华为Mate 80 Pro Max四色官图公布

艺术要闻

Colin Fraser:蛋彩画的苏格兰大师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