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志,向为一县之“百科全书”,承载疆域沿革、人物政教、风土民情,是地方历史记忆的核心载体,既为后世考镜源流之凭,亦系一方文脉存续之基。中国已知最早的县志,可追溯至东汉时期的《南阳风俗传》,虽已散佚,却开地方史志编纂之先河。
![]()
一、莱芜志书修纂脉络
莱芜的修志传统源远流长,始自宋末金初,至民国二十四年,共修成志书八部,具体如下:
1. 伪齐时期:钟离修《莱芜县志》
2. 明嘉靖年间:陈甘雨修《莱芜县志》
3. 明万历年间:鲁邦教修《重修莱芜县志》
4. 明万历年间:胡士奇修《增修莱芜县志》
5. 清康熙年间:叶方恒修《新修莱芜县志》
6. 清光绪年间:何联甲修《莱芜县乡土志》
7. 清宣统年间:张梅亭修《莱芜县志》
8. 民国年间:亓因培修《续修莱芜县志》
上述八部志书中,存世的有五部,详细信息如下:
1. 明嘉靖《莱芜县志》:由知县陈甘雨主修,成书于明嘉靖二十四年,共八卷,是现存最早的莱芜县志。全书沿用“大序为前言、小序为细目之序”的传统,内容全面、文字洗练,明代文学家李开先赞其“无一字之虚言,为千载之实录”。
![]()
2. 清康熙《莱芜县志》:由知县叶方恒编修,共十卷,成书于康熙十二年,接续嘉靖志脉络,补充明末至清初史事。
![]()
3. 清光绪《莱芜县乡土志》:由知县何联甲编修,仅存一册,聚焦乡土风情与沿革。
![]()
4. 清宣统《莱芜县志》:由张梅亭主持编修,共二十二卷,搜罗广博、体例精备,被赞为“地志中殊为罕见杰构”。
![]()
5. 民国《续修莱芜县志》:由亓因培等人编纂,共三十八卷,1935年出版,整合清代以来史料,记载近代社会变迁。
![]()
二、嘉靖《莱芜县志》主修者陈甘雨
陈甘雨,字应时,号少渠,福建莆田人,明嘉靖二十三年中进士,嘉靖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任莱芜知县,后升任湖广德安知府。其于政务之余主修县志,为莱芜留存了珍贵文献,然该志对元代莱芜职官的记载,却与元代碑文信息多有抵牾——《和公德政碑》《东岳行宫重修记》两篇元代一手文献,恰是补正此疏漏的核心依据。
三、核心碑文原文载录
![]()
![]()
![]()
![]()
(一)《和公德政碑》
为治之道,在于得人。得其人,民受赐;不得其人,民受殃。诚确论也。莱芜,古嬴是已,齐鲁之遗风,习衣冠之旧典,苟非其人明于治体,惬于民心,鲜有能济者也。
覃怀和公,讳道,字祥卿,来听是邑,实延祐之二年也。公性严明,不事浮藻。下车之日,首以农事为意,使之深耕易耨,不夺其时,民皆鼓腹,而为之爱戴。其课桑,不给之家,常年止以文具而已。公劳之以勤,罚之以惰,使向之赤地变而为绿云,无不受赐之家也。劝其民之良善子弟,俾游学宫,以锱铢之徭,优免为学之士。于是庠舍不能容。其学焉者,举皆可观,今而登仕版者,蔼蔼布列。临莅之际,剖决如流,两造惧其明而未敢有虚诞者。始以讼田,几于百起,不半年而曹藁已空。公退之际,亲斋社稷、雷雨之坛,示民以报本之意也。昔饥馑,民多逃亡。公独愍焉,苦心抚慰,为之招诱复业如刘成者,七十余家。及遇赋役,从公点差,僚友不容私,胥吏不敢讦,事皆翕然而集,不扰而办。至于州司,经年不遣一卒,而吏胥不以为扰,是吏受其赐也。公视一应馆舍荒凉,遂于厅后别构一堂,曾民不知劳而落成于旬日。阖境老人以公廉平,而佥状于宪司。其宪司又为之法申于台省。其可谓得人于一方矣!
三年之间,民剩安焉。兹秩满而有行矣。会思州刘承事以礼代闲,嬴之老幼如失怙恃。后赴阳阴任,士庶遮道,涕泣满前。送之已远,彷徨而不忍言别;去之已久,眷恋而不能忘怀。治下马忠、陈荣甫等,请予为文而勒诸石,以志舆情于万一。佥曰:君今去而不复见也,睹斯文犹见也。昔所谓见甘棠而思召伯者,于是乎在焉!抑以见朝廷委任得人,而为莱民之福云。
大元延祐五年
从仕郎前莱芜知县李利用撰。
(二)《东岳行宫重修记》
![]()
![]()
![]()
![]()
元大德五年夏,从仕郎、泰安州莱芜县尹管本县诸军奥鲁、劝农事李利用撰。
按《虞书·舜典》曰:“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礼也。天子之职,莫大于礼,名山大川,礼之所当祭者也。泰山乃东方之巨镇,实天下之独尊,司烝民之大生,发万汇之初气,上至国都,以及郡邑,无不立庙而为之。王者岁时致祭,其神功圣效,孰能缕陈?自五帝降,三代以来,历秦越宋,或加封焉,载在祀典,灿如日星。及我皇元,加封东岳“大生天齐仁圣帝”之号,使天下之人,斋明盛服,以承其祭。
今夫莱芜,古之嬴邑,实奉高之麓,瞻仰之近,又非他邑可比。城之西南,行宫在焉,询其耆旧,皆未能述其始,殆亦古矣。殿之南有残刻存,纪重修之岁月,实明昌六年也。刻之左有碑峙焉,为延祐元之重修也。
厥后四年,适县尹和公监莅之际。一日,观殿宇之维新,悯神像之悉弊,职当其责,遂命社长赵义等四人资疏,于好善之家,遂缘上施,以资其绘事。又以公务之暇,亲董其役。无几,会县尹刘承事代其任,故弗果其志。寻遇饥馑荐臻,适丁多故,其事中辍,民咸以为歉。利用至治元年冬承令是邑,有乡朱仲良县尹首以兹详于余,余然其说,是以谆谆于富足之民,而乐为之劝,人皆奉金上施,惟恐其后,不数月而功告成。因记。
四、元代莱芜知县任职时序考辨
以两篇碑文的时间、职务信息为核心,可梳理出元代莱芜知县的准确任职先后:
(一)碑文关键信息提取
1. 《和公德政碑》
- 和道:延祐二年任莱芜知县,三年秩满,延祐五年离任;
- 继任者:和道离任后,刘承事接任;
- 李利用:延祐五年时已是“前莱芜知县”(即此前已任知县并离任)。
2. 《东岳行宫重修记》
- 和道:延祐五年仍任县尹,主持重修未竟而离任;
- 刘承事:接替和道后,因饥荒中断重修;
- 李利用:至治元年新任莱芜知县;
- 朱仲良:李利用到任时已是“前县尹”(已离任)。
(二)根据二篇文章关于此时期,官员任职时序分析(由早至晚)
1. 李利用(首次任职)
- 任职时间:早于延祐五年
- 依据:《和公德政碑》载延祐五年时,李利用为“前莱芜知县”,说明其此前已任知县并离任。
2. 和道
- 任职时间:延祐二年—延祐五年
- 依据:《和公德政碑》明确“延祐之二年”到任,“三年秩满”后离任;《东岳行宫重修记》亦印证“延祐五年和公监莅”,且碑文载和道为覃怀人,与志书籍贯一致。
3. 刘承事
- 任职时间:延祐五年—至治元年之前
- 依据:两碑均明确其为和道的直接继任者,李利用至治元年到任时,刘承事已离任。
4. 朱仲良
- 任职时间:刘承事之后,至治元年之前
- 依据:李利用至治元年到任时,朱仲良是“前县尹”,说明其任职在刘承事之后、李利用之前。
5. 李利用(第二次任职)
- 任职时间:至治元年起
- 依据:《东岳行宫重修记》直接标注“利用至治元年冬承令是邑”,此为其第二次任莱芜知县。
(三)最终时序结论
李利用(首次任职)→ 和道 → 刘承事 → 朱仲良 → 李利用(第二次任职)
五、嘉靖《莱芜县志》的职官记载疏漏
(一)志书原文记载
明嘉靖《莱芜县志》“元代知县”条目明确记载四位官员,具体信息如下:
![]()
![]()
1. 申楫:致和元年任莱芜知县
2. 和道:覃怀人,延祐三年知本县
3. 李仁:延祐五年任莱芜知县
4. 赵尚敬:字伯恭,奉高人,任莱芜知县(未载具体任职年份)
(二)核心问题:失载与冲突
1. 重大失载:遗漏关键主官
对比碑文梳理的完整时序,志书仅记载4人,却遗漏3位核心主官:
- 李利用(两次任职,有碑文直接落款与任职记录佐证,是衔接元代莱芜职官脉络的重要人物);
- 刘承事(和道直接继任者,任职期间承接未竟工程,任职脉络清晰可考);
- 朱仲良(衔接刘承事与李利用的关键环节,首倡续修行宫,事迹明确)。
上述三人是元代莱芜职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志书完全未提及,导致元代莱芜知县任职脉络残缺断裂。
2. 记载冲突:任职信息严重谬误
- 和道的任职年份讹误:志书载“延祐三年知本县”,但《和公德政碑》明确其“延祐之二年”到任,二者相差一年,且碑文详细记载其“三年秩满”的任职时长,志书未明确离任时间,仅模糊记载起始年,与碑文精准记录形成反差。
- 李仁的时序冲突:志书载“延祐五年任莱芜知县”,但碑文明确延祐五年和道离任后由刘承事直接接任,并无李仁在该年份任职的任何痕迹,其记载与职官承接的历史逻辑完全相悖,属于无据可依的时序错乱。
- 申楫、赵尚敬的记载粗疏简略:志书载申楫“致和元年任”,但碑文梳理的时序中,至治元年起李利用已二次任职,致和元年与该时序无任何衔接点,且未记载其籍贯、政绩等关键信息;赵尚敬仅载籍贯与字,缺失具体任职年份、履职事迹等核心内容,二人记载均显草率粗疏,未能完整呈现任职全貌。
六、明代修志治学之疏
嘉靖《莱芜县志》的诸多谬误,根源在于明代治学远逊于汉、唐、宋的严谨之风。汉儒治经重训诂考据,字字必求其源;唐修史书重史料互证,一事必核其详;宋儒治史恪守“无征不信”,凡记载皆有凭据。而明代编纂者却流于浮躁轻率——明明已收录《和公德政碑》等元代一手碑文,却对其中明确的任职时间、人物承接关系视而不见,既不核对和道任职年份的真伪,也不梳理刘承事、朱仲良、李利用的任职脉络,仅堆砌已知人名便草草成篇,最终导致“失载者过半,讹误者甚多”。
这种“收录而不研究,著书而不核实”的治学态度,使得志书丧失了“存史、资治、教化”的核心价值。相较于宋代修志时“遍历乡野访碑碣、博览群书核史实”的审慎,及清代张梅亭修志时“访碑碣、核史实”的严谨,明代部分学者做学问流于表面、疏于考据,既辜负了前代留下的珍贵文献遗存,也为后世地方史研究制造了诸多困惑与障碍。如此治学,不仅无法传承历史真相,更玷污了“著书立说”的严肃性,实为后世治学之深刻警戒。
作者简介:
长勺野老
又名虎山遗客 煜阳子
![]()
济南市莱芜区地域文化推广协会副会长,济南市莱芜区地方文化研究会青年副会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