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奈利酮finerenone(一种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nsMRA) 与恩格列净empagliflozin(一种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 的联合治疗, 是当前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治疗中的重要进展。
![]()
联合治疗方案的核心优势,
主要基于关键的CONFIDENCE试验
比较维度 联合治疗 (Finerenone + Empagliflozin) 单药治疗 (Finerenone 或 Empagliflozin)
疗效 (UACR降低) 治疗180天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显著降低52%-62%,效果优于单药。 UACR降低约29%-32%。
作用机制 同时作用于盐皮质激素受体(MR) 和SGLT2,覆盖血流动力学、代谢、纤维化/炎症多重通路,实现协同增效。 作用机制相对单一,分别针对MR通路(finerenone)或SGLT2(empagliflozin)。
安全性 高钾血症发生率在数值上低于或类似于finerenone单药,提示联合治疗不增加风险,甚至可能因SGLT2i的存在而更优。 高钾血症是finerenone主要关注点;empagliflozin安全性良好。
临床获益 为高危患者提供了早期强化治疗的新策略,有望更大程度地延缓肾病进展。 遵循传统阶梯式治疗,是有效的基础治疗,但联合治疗的获益更显著。
![]()
临床意义与前景展望
综合来看,
finerenone与empagliflozin的联合治疗,其价值和意义
![]()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挑战传统治疗模式: 这种联合方案推动了临床实践 从传统的“阶梯式治疗”向更积极主动的 “支柱风险治疗模式”转变。
新模式强调
在疾病早期就 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 多通路协同, 以最大化保护肾功能。 · 为高危患者提供新策略:
CONFIDENCE试验证实,无论患者的KDIGO风险分层如何(从低危到极高危),
联合治疗都能一致地带来显著益处。 这对于那些肾病进展风险极高的患者来说, 意味着一个强有力的早期干预选择。 · 未来展望:
目前强有力的证据主要集中于
替代终点(UACR)。
科学界仍在期待更长期的随访数据,以最终确认这种联合方案
对“硬终点”(如终末期肾病、心血管死亡)的改善作用。
此外,如何将这一策略更好地整合到日常临床实践中,并提高患者的长期依从性,也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
Finerenone · 中文通用名:非奈利酮
· “非奈”是其英文名 “Fine-” 的音译。
· “利酮”是这一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药物的标志性词尾(类似于螺内酯的“内酯”,但更现代化),提示了其药物类别。
· 作用机制:它是一种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它通过阻断盐皮质激素的过度激活,来发挥抗炎、抗纤维化的作用,从而保护心脏和肾脏。
常见商品名:可申达® (这是其在中国上市的商品名)。
Empagliflozin
· 中文通用名:恩格列净
· “恩格”是其英文名 “Empa-” 的音译。
· “列净”是所有SGLT2抑制剂类药物的标准词尾(例如,达格列净、卡格列净),看到“列净”就可以知道它属于这类降糖药。
· 作用机制:它是一种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其主要通过抑制肾脏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让多余的糖分随尿液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糖,同时具有护肾、护心和减轻体重等多重益处。
· 常见商品名:欧唐静® (这是其在中国上市的商品名)。
· 非奈利酮:名字带“酮”,作用靶点是盐皮质激素受体,侧重于抗炎抗纤维化。
· 恩格列净:名字带“净”,作用靶点是SGLT2,侧重于“清扫/排空”尿液中的糖分。
这两种药物分别从不同途径发挥作用,
它们的联合使用正是 现代心肾疾病治疗中“多靶点 、协同增效”理念的典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