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
当晚不到九点,内阁大臣认证仪式就结束了,她的内阁正式成立。
这事儿让不少人关注,毕竟她是日本第一位女首相,更因为安倍之后,日本换首相的速度快得像走马灯,这次换上来的她,到底能稳多久还是个谜。
高市上台前,石破茂刚因为自民党安倍派的“回扣门”下台。
按理说,她该吸取教训,可刚组建班子就出了争议。
她把之前的竞争对手都拉进了党政领导班子,说要搞“举党一致”。
本来这操作看着是想稳局面,结果她任命了和黑金政治有染的原安倍派政客当干事长代理,还安排了七个副大臣和政务官。
![]()
这些人刚因为“回扣门”坑走了石破茂,转头就被高市重用,在野党和日本媒体直接就炸了。
如此看来,高市这“举党一致”的幌子下,藏着不少不稳定的坑。
更麻烦的是政党合作的变动,公明党跟自民党合作了26年,这次直接分道扬镳。
要知道,过去26年里,公明党经常给自民党的右翼政策踩刹车,现在这刹车没了。
日本维新会倒是投了支持票,但没加入内阁,他们有自己的算盘,不会真跟高市一条心。
高市想靠这种拼凑的合作稳政权,怕是没那么容易。
高市被人叫“女版安倍”,不是没道理。
她的内外政策都在学安倍,甚至有人觉得她会走得更偏。
最明显的是右翼势力的抬头,日本最大的右翼团体“日本会议”,在她的内阁里有4个人,自民党要职里还有9个。
这些人主张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还要大幅增加军费,平时还爱参拜靖国神社,对中国的态度也很强硬,不少人还是政界的“台湾帮”。
必须明确的是,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也是一项不容置疑的基本原则。
高市身边这些“台湾帮”的存在,本身就给中日关系埋了雷。
本来想觉得她能平衡好内外关系,但看她这班子构成,右倾化的步子确实在加速。
高市内阁的民调支持率一度突破70%,不少人是冲着她“第一位女首相”的身份,期待她能改善民生。
可翻看日本政坛的历史就知道,这支持率靠不住。
鸠山由纪夫、菅义伟上台时支持率都比她高,结果都成了短命内阁,最长的也没撑过一年。
高市这70%的支持率,更像是民众对前政权的失望,不是真的认可她的政策。
经济问题更是高市绕不开的坎。
她想延续安倍经济学,可现在的情况跟安倍时期完全不同。
安倍那时候搞量化宽松、让日元贬值,是为了治通缩。
![]()
现在日本物价已经在涨了,再用老办法只会引发输入型通胀,老百姓买东西只会更贵。
更矛盾的是,她还计划提前两年把防卫费提到GDP的2%,这笔钱从哪儿来?只能靠增发国债,民生投入肯定会被挤压,最后很可能变成经济缩水、军费膨胀的怪圈。
高市的外交策略很明确,把日美同盟当核心。
她想利用中美之间的矛盾,把日美关系再推一步。
她还打算借特朗普访日的机会,靠安倍和特朗普的私交建立信任。
这招风险不小,特朗普要是真重返白宫,说不定会逼着日本承担更多驻日美军的费用,到时候高市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她的外交首秀选在了东盟峰会,想把东南亚当成“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的关键环节。
还想拉着美日韩、日美菲这些组合搞多边安全合作,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想形成对华牵制。
可东南亚国家也不傻,越南、菲律宾可能愿意凑凑热闹,但印尼、马来西亚就怕被卷进中美对抗,不会真跟日本一条心。
高市嘴上说“中国是重要邻国,要构筑建设性关系”,但她的实际行动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她之前就公开参拜过靖国神社,对台湾问题也说过不当言论,这些都让中日关系变得僵冷。
要是特朗普访日时,两人再在台湾或者钓鱼岛问题上说些出格的话,中日关系只会雪上加霜。
毫无疑问,高市内阁的底子并不稳。
重用黑金政客引发信任危机,右翼势力抬头带来政策风险,经济上的矛盾更是无解。
70%的支持率看着好看,可经不起实际政策的检验。
她这“女版安倍”的路子,不光可能让自己成为又一个短命首相,更会让日本的右倾化势头加剧,给东亚地区的稳定带来麻烦。
日本政坛的乱局,怕是还要继续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