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025年11月7日,国际航运领域出现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丹麦马士基集团——被誉为“世界贸易风向标”的行业领军者,在公布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时交出了一份远超预期的答卷,不仅盈利表现亮眼,还提升了全年利润预测的下限值。然而,就在这一利好消息发布的当天,其股票价格却在早盘交易中逆势下滑超过6%,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一面是强劲的财报数据,另一面却是资本市场的冷淡反应,这种背离表象之下隐藏着怎样的深层动因?作为全球集装箱运输的龙头企业,马士基此次业绩回暖的背后,为何被广泛归因于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力与出口韧性?
![]()
长期以来,马士基的经营动态被视为衡量全球贸易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这家掌控庞大海运网络的企业,其集装箱吞吐量的变化往往能精准映射出世界经济的脉搏。
回溯至2023年末,该公司正深陷运营低谷。彼时披露的第三季度营收仅为上年同期的一半左右,净利润急剧缩水,迫使其启动大规模组织调整,宣布裁减逾万名员工,计划将总人数从11万压缩至不足10万,旨在每年节约约6亿美元开支。当时,投资者对马士基2024年的前景普遍持保守态度。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短短十余个月后,这家航运巨头便实现了显著复苏,凭借扎实的经营成果重新赢得市场关注,展现出头部企业在逆境中的强大适应能力。
![]()
根据马士基于11月7日正式发布的财报信息,今年7月至9月期间,公司初步录得税息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达26.8亿美元。
该数值超出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SEG)汇总的分析师平均预估值26亿美元,尽管相较去年同期的48亿美元有所下降,但这一差距主要受制于去年异常高位的基数影响,并非源于当前业务基本面的恶化。
在业绩指引方面,企业将2025全年营业利润预期上调至90亿至95亿美元区间,此前范围为80亿至95亿美元。此次调高下限不仅反映出管理层对未来市场走势的信心增强,也为整体疲软的全球航运业注入了积极信号。
![]()
支撑本轮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来自集装箱运输量的回升,而这一回升趋势又与全球商品需求的稳步恢复密不可分。
马士基首席执行官文森特·克莱尔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上调业绩预期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需求展现出惊人的稳定性,各区域消费活力保持均衡,特别是在季度末阶段,随着欧美年终购物季临近,美国方向的货运需求出现明显升温。
他同时强调,即便面对持续存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和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公司的运营体系依然维持高效运转,通过精细化管理与成本控制手段,各业务线的盈利能力均实现不同程度提升。
![]()
事实上,卓越的成本管控早已成为马士基抵御周期波动的关键武器。2023年底实施的大规模人员精简正是其降本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结构性改革措施终于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表中释放出显著成效。
除内部运营优化外,外部需求端的稳健复苏更离不开中国制造业的强大支撑。克莱尔明确指出,“去全球化”的说法言之过早。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全球经济体之间的联系仍在深化,贸易规模持续扩张,而推动这一进程的核心引擎正是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中心所展现出的非凡韧性,其对多个主要市场的出口增长始终保持良好态势。
![]()
他进一步说明,过去两年间,中国工业生产的稳定输出一直是维系全球供应链运转的关键力量。正因如此,马士基承运的各类商品订单需求屡次超出预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抗压能力,这一点也在公司实际运输数据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中国海关总署同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十个月,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37.3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其中出口额为22.12万亿元,增幅达6.2%,已连续九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
从出口结构看,机电类产品占比超过六成,总量达13.43万亿元,同比增长8.7%;集成电路出口额达1.16万亿元,增速高达24.7%;汽车出口金额为7983.9亿元,同比增长14.3%。
![]()
就贸易伙伴而言,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累计达19.28万亿元,同比增长5.9%;东盟继续稳居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双边贸易额达6.18万亿元,同比增长9.1%。
上述数据清晰表明,中国对外贸易不仅在总量上稳步攀升,结构也在加速升级。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等高附加值品类的快速增长,正在为全球贸易注入全新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马士基对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展望也趋于乐观,预计2025年全球集装箱运量增长率将达到约4%,高于此前预测的2%至4%区间上限,这一判断与中国外贸的强劲走势形成高度契合,预示明年全球贸易有望迎来温和复苏。
![]()
当前,全球航运产业正面临多重挑战: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国际贸易政策频繁变动、环保合规标准日益严格。例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近期提出将对部分停靠美港的船舶征收额外港口费用,此类举措可能重塑航线布局与物流成本结构。
然而,在如此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中国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出口动能,不仅为马士基等航运企业提供了稳定的货源保障,也成为维护全球贸易链条顺畅运行的重要支柱。
对于当日股价下跌逾6%的现象,业内分析认为,这更多体现为短期资金流动与市场情绪博弈的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基本面状况。从年度整体表现来看,马士基股价自年初以来累计上涨约5%,仍体现出较强的抗跌属性。
![]()
航运业研究专家指出,马士基当前的财务表现与未来预期为低迷的行业环境带来了难得的正面信号。尽管通胀压力与地缘风险尚未消退,但需求端的韧性与企业自身的成本调控能力,将成为航运公司穿越经济周期的核心竞争力。
实际上,马士基的转型案例并非孤例,它折射出全球贸易格局正在经历深刻重构。当“逆全球化”声浪偶有抬头之际,中国用不断攀升的出口数据和持续优化的贸易结构证明了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不可替代性。
今天的中国制造已不再单纯依赖规模优势,而在技术含量、品牌价值与创新能力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这种由“量”到“质”的跃迁正转化为支撑全球贸易稳定运行的新动能。对于国际航运企业而言,深度参与中国市场、共享中国出口红利,已成为应对行业波动的战略选择。
![]()
从马士基财报的反转到中国出口的强势延续,一条清晰的逻辑链条浮现眼前:全球化并未终结,而是进入新一轮结构调整与价值重塑阶段。
在此进程中,唯有那些能够敏锐捕捉市场变化、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并与中国经济深度融合的企业,才能在动荡的商业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世界经济而言,中国制造业的稳定性不仅是本国经济增长的基石,更是全球贸易畅通与经济复苏的关键支撑。这一点,在马士基最新季度财报中得到了最直观、最有力的印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