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纽约市长选举结果一出来,全美都炸开了锅,34岁的印度裔佐赫兰・马姆达尼成功胜出,这个结果让不少老牌政客都傻了眼。
![]()
更让人意外的是,总统特朗普亲自下场阻挠,甚至放话要切断纽约的联邦资金,可这些手段最后全成了无用功。
马姆达尼赢了之后没搞长篇大论的演讲,就往社交平台上发了段地铁报站,就一句“下一站,市政厅”,简单几句话却比任何宣言都有冲击力。
跨党派联盟狙击:一场透着魔幻的政治围猎
![]()
这次针对马姆达尼的阻挠行动,简直像场荒诞剧,特朗普作为总统,按说该力挺自家共和党候选人柯蒂斯・斯利瓦,可他偏不。
他公开劝选民别给斯利瓦投票,理由是投斯利瓦相当于间接帮马姆达尼,本来想这操作就够让人摸不着头脑了,后来发现他还有更离谱的安排。
他选中的“反马姆达尼”代言人,是前民主党州长安德鲁・科莫,科莫之前因为性骚扰丑闻辞职,政治名声早就烂透了。
![]()
特朗普还堂而皇之地说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觉得科莫好歹有执政经验,这个组合一出来,不少人都看懵了。
更有意思的是科莫背后的支持力量,除了特朗普的政治背书,前市长布隆伯格、媒体大亨巴里・迪勒,还有好些华尔街对冲基金巨头都给他砸了钱。
一群立场各异的人凑在一起,目标就一个,拦住一个34岁的年轻人,这个跨党派联盟看着阵容强大,实则漏洞百出。
![]()
他们看似目标一致,实则各有各的小算盘,这种靠利益临时拼凑的队伍,根本没法形成真正的合力。
马姆达尼应对这波围猎的办法,说起来简单却特别管用,他直接把科莫定义成特朗普的傀儡,不管是竞选集会还是社交平台上的发声,都反复强化这个说法。
本来对手想靠联盟造势,结果反倒被他借力打力,选民一看科莫背后站着特朗普和华尔街大佬,反而更倾向于支持马姆达尼。
![]()
如此看来,特朗普牵头的这场围猎,最后反倒帮马姆达尼攒了不少人气。
身份叙事反杀:打破常规的政治新玩法
马姆达尼的竞选纲领,和华尔街那些大佬的利益完全对着干,他主张给富人增税,还要提高最低时薪,甚至承诺要搞免费公共交通。
![]()
这些政策一抛出来,华尔街巨头们吓得不行,这也是他们拼了命支持科莫的原因。
特朗普攻击马姆达尼时,压根不提这些政策的对错,他整天在公开场合渲染恐慌,说马姆达尼要是当选,纽约就得遭遇经济和社会灾难。
很显然,他攻击的重点根本不是政策,而是马姆达尼的身份,毕竟马姆达尼既是印度裔,又是穆斯林,这在纽约市长的历史上从未有过。
![]()
特朗普这套玩法其实是老套路了,他总爱把复杂的经济问题,转化成身份对立的矛盾。
以前就总把工薪阶层失业归咎于移民,靠这种方式拉拢选民,可这次他的套路失灵了。
马姆达尼的特殊身份,不仅没成为短板,反而成了加分项。
![]()
纽约有不少少数族裔和年轻人,他们早就盼着政坛能有新鲜血液,能有人真正代表他们的诉求。
马姆达尼的出现,正好契合了这种需求,他的身份本身就是一种信号,代表着多元和变革。
投票给他的选民,很多都是想通过选票表达对旧政治秩序的不满,同期弗吉尼亚州和新泽西州的州长选举中,民主党也都赢了。
这一系列结果连起来看,就能发现地方选举早就不只是地方的事了,它们成了全国性政治对抗的前沿阵地。
![]()
马姆达尼这个1991年出生的年轻人,能冲破层层阻挠当选,绝不是偶然,他和特朗普一样,都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政客。
但两人不一样的是,马姆达尼靠的是契合民众需求的主张和身份共鸣,而特朗普更擅长制造对立。
马姆达尼的当选给美国政坛提了个醒,旧的政治联盟正在慢慢散架,新的力量正在崛起。
![]()
那张地铁报站的,与其说是胜选宣言,不如说是对美国政坛的一次提醒,纽约这次选举,怕是只是个开始。
未来美国政坛,说不定还会有更多打破常规的变化,那些老政客们要是还守着老一套玩法,怕是迟早要被时代淘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