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性能高出1000倍!中国北斗被某国电磁干扰,他成功破解助北斗建成

0
分享至

前言

11月6日,中俄官宣北斗与格洛纳斯深度兼容合作,中国导航技术再获全球认可。

但鲜有人知,北斗曾因某国高强度电磁干扰濒临停滞,国际频率资源启用期限仅剩最后窗口期,“中国的导航权,必须握在自己手里”,王飞雪带着这份信念临危受命。

这场干扰为何隐蔽到难以破解?他为何放弃国际主流技术思路另辟蹊径?



编辑:CY

生死时速:北斗在WRC的最后72小时

现在我们出门导航就用的北斗,很少有人知道它刚出生就差点被掐断生路,2000年那届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简直是北斗的"生死宣判场",我国规划的卫星频率,和欧洲伽利略系统撞了个正着。

频率这东西太关键了,就像卫星的专属通信通道,没有它,卫星上天了也没法传信号,前期砸的钱全得打水漂,更狠的是会上居然有人提议直接删掉北斗的频率占用记录,这明摆着是想把我们挤出导航渠道。



当时美国GPS已经全球服务,俄罗斯格洛纳斯也快建成,北斗连颗正经组网卫星都没发射,妥妥的"后来者",底气看着实在不足。

但中国代表团没慌,早就备好了几大箱数据材料,天天泡在会场里跟各国代表解释,他们说我们的信号参数特殊,跟伽利略能错开用,绝对不干扰,这场谈判硬刚了十几天。



关键时刻俄罗斯站出来跟我们联手反对,才把频率抢了下来,现在回头想,这哪是谈判啊?这根本就是用技术硬实力保住北斗的"出生证",要是当时松口气,今天物流调度、远洋航行还得看别人脸色。

频率保住了,2007年4月北斗二号首颗试验卫星终于上天,所有人刚想松口气,测试数据就泼了盆冰水。



卫星接收地面指令的成功率还不到50%,这意味着卫星就是个"聋子",没法执行任务,后续几十颗卫星的发射计划全得停。

查来查去,真相让人冒火,是其他国家搞的恶意电磁干扰,就是不想让北斗成气候,当时业内都觉得没救了,电磁干扰是航天界的硬骨头,短时间根本啃不动,项目随时可能被叫停。



王飞雪的“火眼金睛”计划

这时候,国防科技大学的王飞雪团队被推到了前台,没人敢打包票能成,但王飞雪直接立下军令状,他说3个月内解决,完不成接受处分,他们面前有两条路,要么重做卫星系统,花钱如流水。

要么造"电磁盾牌",难度大但一劳永逸,团队选择了后者,把实验室当成了家,折叠床、洗漱用品全搬了进去,饿了就啃面包,困了趴在桌上眯会儿,博士生肖小妹当时还在写毕业论文。



她也跟着扎了进去,有次数据传输出错,抗干扰能力骤降,团队熬了三个通宵排查,最后改了干扰源参数和信号格式才解决,2007年的除夕夜,别人阖家团圆,他们的实验室灯火通明。

每个人桌上都堆着半人高的演算纸,这种场景,才是中国科技最动人的风景,结果比预想的还惊艳,不仅提前21天交付,卫星指令接收成功率直接飙到100%。

抗干扰性能居然提升了1000倍,这1000倍可不是数字游戏,是给北斗装上了"金刚不坏之身",从此再不怕别人使坏,北斗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当场夸他们,关键时刻敢于亮剑,打了场漂亮的攻坚战。



破解干扰后,王飞雪团队没歇着,他们知道航天研发没有终点,今天领先不代表明天安全,后来又啃下了卫星编码改造的硬骨头,直接把系统功耗降了一半,卫星寿命和稳定性都提了上去。

这可不是小事,卫星上的每一分重量、每一度电都金贵,功耗降一半,意味着卫星能多带设备,它还能多传数据,在太空里"工作"更久,更厉害的是,他们把北斗的短报文设备从大机柜那么大的"大块头"。



改成了能塞进手机的"小不点",现在渔民在远洋能发求救信号,灾区断网了能传信息,这一切,全靠这技术突破,从1994年北斗一号启动时的3人小组,到现在300人的团队,他们参与了全部北斗系统的建设。

北斗的逆袭之路

当年3个博士生问讲解员"快捕精跟技术怎么突破"没人能答,现在他们成了别人请教的对象,有人说北斗弯道超车是运气,可哪有什么运气,都是把别人休息的时间用来攻关。



他们把一个个"不可能"熬成"可能",这种不服输的劲,才是最该被记住的"导航密码",现在北斗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导航、物流、农业植保样样离不开,连远洋货轮都靠它定位。

可很少有人知道,这背后是科研人员几十年的坚守,美国靠制度内耗让国家停摆,而中国靠一群敢啃硬骨头的人,在别人的封锁里杀出一条血路,真正的强大从不是顺风顺水。

而是像北斗这样,每遇难关都有人站出来,用青春和热血把"死路"走成活路,这种不服输的劲,才是最该被记住的"导航密码",它比任何技术都更宝贵。



因为技术可以被超越,但这种精神,会一代代传承下去,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北斗的抗干扰能力成为北斗的核心优势,让中国在太空电磁博弈中站稳脚跟。

也让“中国的导航权握在自己手里”的信念,有了坚实支撑,北斗后续发射的卫星均搭载了这套全数字抗干扰系统。

结合独创的星间链路技术,形成了组网层面的协同抗干扰能力,星间链路技术让北斗卫星之间可以实现数据互通。



当某一颗卫星遭遇干扰时,周边卫星能通过星间链路为其提供信号支援,形成“一星受扰、多星支援”的防御体系。

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实测中,北斗的信号接收稳定性表现突出,成为其区别于其他导航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国际社会对北斗的认可随之而来,中俄导航系统深度兼容合作的达成,正是基于北斗的技术实力与可靠性。



两国不仅实现了导航信号的互操作,更在抗干扰技术领域开展联合研发,共同应对全球频谱博弈中的潜在风险。

比技术更宝贵的“导航密码”

除了俄罗斯,越来越多国家选择接入北斗服务,在巴基斯坦,北斗被用于边境监控系统,凭借抗干扰优势保障了复杂环境下的定位精度,在泰国,北斗导航赋能农业精准种植,帮助农户提升作物产量。



在中东地区,北斗的抗干扰能力满足了当地特殊环境下的导航需求,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技术突破还推动了行业标准的变革,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海事组织等权威机构在制定多系统兼容协议时。

北斗的抗干扰技术指标成为重要参考,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的调研显示,北斗的信号稳定性与环境适应性,已得到全球市场广泛认可,全球超过半数的中高端导航终端都已支持北斗信号接收。

不少国际导航设备厂商主动与中国企业合作,将北斗抗干扰技术融入其产品设计,进一步扩大了北斗技术的全球影响力。



北斗的技术突破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全数字抗干扰技术的成熟,推动了国内数字信号处理器,高精度传感器等核心元器件的国产化进程,一批专注于导航抗干扰技术的企业应运而生。

形成了从核心芯片、终端设备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在国际频谱资源争夺中,北斗凭借抗干扰技术优势。



成功巩固了已申报的频率资源,更在后续的频谱申报中占据主动,国际电信联盟的相关会议上,中国提出的频谱使用方案因技术可行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得到了多数国家的支持。

北斗的成功实践,也为后发国家突破技术封锁提供了全新思路,它证明了不盲目跟随国际主流技术路线,通过自主创新同样可以实现换道超车,王飞雪团队的探索,不仅解决了北斗的燃眉之急。



更构建了一套自主可控的导航抗干扰技术体系,为中国航天技术的自主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这种以信念为支撑、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路径,正在成为中国科技领域突破封锁、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范式。

结语

北斗的逆袭,核心是思维模式的胜利,是用智慧超越了蛮力,用创新打破了宿命,这种“换道超车”的北斗模式,正成为中国在更多高科技领域实现突破的通用范式。



你身边还有哪些这样把“死路”走成“活路”的故事?评论区聊聊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史诗级!1.2亿镑顶级“节拍器”空降曼联!追逐41球射手+顶级中卫

史诗级!1.2亿镑顶级“节拍器”空降曼联!追逐41球射手+顶级中卫

头狼追球
2025-11-11 17:24:46
笑不活了!曾医生成了带货狂人,“战袍”卖爆了

笑不活了!曾医生成了带货狂人,“战袍”卖爆了

大道微言
2025-11-11 16:18:04
接下来,上海卖房要加速了

接下来,上海卖房要加速了

魔都财观
2025-11-12 07:42:58
男性衰老的标志:1臭、2大、2小,如果你没有,说明还年轻!

男性衰老的标志:1臭、2大、2小,如果你没有,说明还年轻!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0-31 14:56:32
刘若英懵了!爷爷凭《沉默的荣耀》爆火,这波祖上荣光藏多少硬气

刘若英懵了!爷爷凭《沉默的荣耀》爆火,这波祖上荣光藏多少硬气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03 11:42:09
稀土的现实与想象

稀土的现实与想象

阿罗汉不约
2025-11-09 14:29:08
警惕:4000点成股市天花板,韭菜太多镰刀不够用

警惕:4000点成股市天花板,韭菜太多镰刀不够用

微评社
2025-11-11 13:18:43
山东泰山最新动态曝光:瓦科留队,洛佩斯走人,新中场指挥官浮现

山东泰山最新动态曝光:瓦科留队,洛佩斯走人,新中场指挥官浮现

零度眼看球
2025-11-12 07:30:35
资本大撤退,英雄联盟迎来了最危险的时刻?

资本大撤退,英雄联盟迎来了最危险的时刻?

圈内师老师
2025-11-10 18:07:03
北京退休老教授在家养病整整10年,民警破门后,直接愣在原地

北京退休老教授在家养病整整10年,民警破门后,直接愣在原地

罪案洞察者
2025-05-09 09:52:30
阿莫林痛批爱将:我都不认识你了

阿莫林痛批爱将:我都不认识你了

体坛周报
2025-11-11 17:46:15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经典段子
2025-10-11 22:34:42
养猫人最讨厌听到的话是啥?网友:我家三只猫,狸花猫最聪明

养猫人最讨厌听到的话是啥?网友:我家三只猫,狸花猫最聪明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0 21:33:48
重庆行政区划调整后,陈德川履新!拟任新职的罗文,出任霍山县委书记!

重庆行政区划调整后,陈德川履新!拟任新职的罗文,出任霍山县委书记!

一口娱乐
2025-11-12 07:23:33
TVB演员海俊杰再谈妻子病情,感谢古天乐和曾志伟帮忙

TVB演员海俊杰再谈妻子病情,感谢古天乐和曾志伟帮忙

红星新闻
2025-11-11 13:47:46
荷兰38天后"体面认输",只要中国满足一样条件,就归还安世半导体

荷兰38天后"体面认输",只要中国满足一样条件,就归还安世半导体

古事寻踪记
2025-11-12 07:11:45
算了,不写陈志了,他就是一个“脸大头圆光有钱”的马仔

算了,不写陈志了,他就是一个“脸大头圆光有钱”的马仔

热点菌本君
2025-11-03 15:04:39
穿白制服的空姐

穿白制服的空姐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22 07:37:49
“被筛选了7轮,就换来这种工作”,男生哭笑不得,身上还一股味

“被筛选了7轮,就换来这种工作”,男生哭笑不得,身上还一股味

熙熙说教
2025-11-03 16:15:45
17分钟视频毁了曾医生?

17分钟视频毁了曾医生?

蜻蜓世音
2025-11-10 14:39:45
2025-11-12 10:27:00
近史博览 incentive-icons
近史博览
博古通今知兴替, 前车之鉴后事师。 若明历史兴衰理, 以古为镜可慎思。
4625文章数 7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印巴首都接连发生惨烈爆炸 莫迪动向不同寻常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印巴首都接连发生惨烈爆炸 莫迪动向不同寻常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澜沧古茶暴雷:经销商库存压顶 收入暴降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艺术
家居
数码

旅游要闻

2025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筑开幕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艺术要闻

毛主席珍贵签名照曝光,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数码要闻

Zen 7 首度现身 AMD 官方路线图:定位“下一代”AI 增强架构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