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5年9月16号晚上8点多,52岁的渔民老张正和搭档一起收最后一网鱼。
三十年的捕鱼生涯里,老张几乎去过韩江潮州段的每一处水域,从巴掌大的溪石斑到几十斤重的青鱼,韩江里的水生物他几乎都见过。
所以收网的时候老张觉得这今天的渔网可真是沉,还还以为上了大货。
![]()
但是后来当渔网慢慢收紧,老张明显感觉到了不对劲。
网底真是沉得不得了,所以拽起来可真是费劲儿,平时捞到几十斤鱼的时候也没这么艰难。
于是老张就叫了船员一起拉,最后总算是把这网子捞上来了。
![]()
然而,当渔网刚露出水面的那一刻,老张吓了一跳,这网里根本不是什么大鱼,而是一个椭圆形的“硬壳怪”!
它的背甲呈青黑色,布满细密的环状纹路,摸起来粗糙坚硬;
脑袋比成年人的巴掌还大,脖颈粗壮,四条短粗的爪子扑腾起来力道十足。
![]()
老张打渔都有30年的时间了,还从没捞上来过这玩意儿,但老张却总觉得很眼熟。
他突然想起来自己好像在什么平台上看到过这玩意,于是一下子想起来,这玩意儿不会是啥保护动物吧!
于是两人小心翼翼地把渔网拉开一道口子,生怕硬拽导致“怪家伙” 受伤。
![]()
老张试探着伸出手,慢慢靠近它的背甲,感受到那坚硬的质感和轻微的震动,手都有点点发抖。
于是大家把它抱上了船,然后放到一个装满水的桶里面,然后老张赶紧打了个电话给海综支队的民警。
接到报警电话后,潮州市海综支队的执法队员们十分钟不到就驱车赶到了现场。
![]()
夜色中,执法队员们打开手电筒一照,发现这“怪家伙”的体型和脸盆似的一样大。
执法队员们也不敢乱处置,于是当场联系了专家,专家们带着一堆仪器赶到的时候都晚上10点多了。
经过鉴定之后他们发现这只动物是国家1级保护动物韩江鼋!
![]()
这个结论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兴奋不已,经仔细测量,这只韩江鼋体重达到了11.8市斤,往地上一放,真跟个小脸盆差不多大小。
它的背甲光滑无损伤,四肢活动灵活,爪子锋利有力,呼吸均匀,精神头十足。
这只韩江鼋属于成年个体,从体型和状态来看,年龄应该在20-30岁之间,正值壮年期。
![]()
《西游记》里面驮着唐僧师徒过河的老乌龟就是把它当成原型创作的。
那么韩江鼋究竟是什么样的生物呢?
«——【·娇贵的韩江鼋·】——»
韩江鼋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1.75亿年,见证了恐龙的兴衰,堪称生物进化史上的奇迹。
![]()
但这种“活化石”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极为严苛,堪称“生态系统健康指示器”。
李教授介绍,韩江鼋偏好水质清澈、水流平缓、水位稳定的自然水体,水体中不能有过多的污染物,溶解氧含量必须充足,pH 值要保持在 7.0-8.5之间。
![]()
它们对水质的敏感度远超普通水生动物,一旦水质出现污染,比如生活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泄漏、农业面源污染等,就会出现死亡。
除了水质,韩江鼋对栖息环境的地形也有特定要求。
![]()
它们需要有一定面积的洁净沙质滩涂作为产卵场,这些滩涂必须远离人类活动干扰,沙质细腻、无淤泥堆积,水位变化不能过大。
如果沙质滩涂遭到破坏,比如无序挖砂、围堤造地、滩涂开发等,韩江鼋就无法顺利繁殖,种群数量自然会下降。
![]()
当然,韩江鼋的活动区域还需要有充足的水生植物和隐蔽场所,比如深水潭、岩石缝隙等,方便它们白天躲藏、夜间觅食。
作为夜行性动物,韩江鼋白天通常潜伏在水深1-3米的区域,仅在需要呼吸时才会浮出水面,每次呼吸时间很短,之后便迅速潜入水中。
![]()
到了夜间,它们会游到浅滩、河口或水草丰茂的区域觅食,利用敏锐的嗅觉和触觉寻找食物。
韩江鼋的食性比较单一,主要以螺、蚌、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对食物的新鲜度要求很高。
![]()
它们的捕食方式很特别,会潜伏在水底泥沙中,等待猎物靠近后,突然伸出头来咬住,然后慢慢吞咽。
由于行动相对迟缓,韩江鼋的防御能力主要依赖于坚硬的背甲和强大的咬合力。
![]()
当遇到危险时,它们会迅速将头、颈和四肢缩入壳内,凭借坚硬的背甲抵御天敌攻击。
此外,韩江鼋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性成熟时间较晚,雌性通常需要10年以上才能达到繁殖年龄,而且繁殖成功率不高,这也导致它们的种群恢复能力较弱。
那么,为什么韩江鼋数量会如此稀少呢?
![]()
![]()
«——【·为何数量少?·】——»
首先,栖息地破坏是导致韩江鼋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韩江流域的涉水工程建设日益增多,围堤造地、河道整治、水库修建等工程,破坏了韩江鼋原本稳定的栖息环境。
尤其是无序挖砂行为,导致韩江部分河段的沙质滩涂遭到严重破坏,使得韩江鼋的产卵场大量消失。
![]()
同时,沿岸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流失,导致韩江部分水域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了韩江鼋的生存和繁殖。
据统计,目前韩江流域的生活污水收集率仅约50%,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其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韩江流域的非法捕捞现象屡禁不止。
![]()
部分渔民使用电鱼、毒鱼、炸鱼等非法手段捕鱼,不仅导致大量鱼类资源减少,也使得韩江鼋的食物来源匮乏。
更有甚者,一些人误以为韩江鼋的肉质鲜美、具有滋补功效,专门捕捞韩江鼋食用或贩卖,直接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
此外,合法的捕鱼作业中,渔网的误捕也对韩江鼋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很多韩江鼋被渔网缠住后,要么受伤致死,要么因无法觅食而死亡。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和保护措施的加强,韩江鼋的生存状况正在逐步改善。
![]()
韩江鼋的惊喜现身,不仅给老张带来了一段难忘的经历,更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生态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只要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就一定能让更多的珍稀物种回归自然,让我们的地球家园更加生机勃勃。
参考:
日照网《潮州渔民网住 “脸盆大” 怪家伙!竟是 1.75 亿年的 “通天河神兽”,比熊猫还珍稀》2025-9-2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