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永久中立这面大旗下,小国瑞士不仅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独善其身,还得到了大量好处。瑞士之所以能成为如今经济高度发达、政治环境稳定的国家,永久中立似乎功不可没。但真实情况是,永久中立并非国家富强的秘诀,这个招牌实则是掩盖瑞士为虎作伥本性的一副面具。事实上,历史上的瑞士民风极其彪悍,这块小小的土地上,本土势力与外来势力彼此争斗不止。
1291年8月,乌里、施维茨和温特瓦尔登三个州结成永久同盟,史称老三州同盟。他们1315年在莫尔加藤战役中战胜了强大的哈布斯堡公爵利奥波德,一时风光无限。此后两百余年间,三州同盟逐步扩大,最终形成松散的旧瑞士联邦。团结在一起后,这股阿尔卑斯山下的势力开始疯狂对外扩张。15世纪后半段的勃艮第战争和斯瓦比亚战争,是旧瑞士联邦对外扩张的高潮。经过这两场战争,其版图一度扩张到北意大利的米兰。巨大的胜利让瑞士人忘乎所以,殊不知他们对米兰的占领已触碰到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的底线。
![]()
1515年的马里尼亚诺战役中,法国炮兵和重骑兵凭借巨大的人数优势击败瑞士军队。铩羽而归的瑞士人这才发现,这些年来的胜利全凭一股激情,作为内陆小国他们并无真正的争霸资本。自此以后,旧瑞士联邦开始退守本土;而在战争中见识到瑞士善战的法国,也不愿再与这个“浑身长刺”的小国敌对。马里尼亚诺战役一年后,两国签订永久合约,1521年又签署同盟条约。在老对头哈布斯堡王朝那边,瑞士人也签订了停战联盟。瑞士的中立,实则是意识到自身实力上限后的退让,但不论初衷如何,中立这面大旗总算立了起来。
瑞士的首次中立状态一直维持到拿破仑崛起前。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瑞士国内出现了一股主张依附法国的势力,其能量足以与中立派分庭抗礼。1798年,拿破仑占领瑞士;1803年,他通过《调解法令》与调停宪法重塑瑞士政治秩序,使瑞士心甘情愿成为法国的附庸。瑞士为表忠心,向法国派遣4个团的兵力,跟随拿破仑南征北战。有了老大哥带路,瑞士那几年不再保持中立,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812年拿破仑在俄国战场惨败。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各国清算法国时,瑞士一面摆出受害者姿态,一面高喊中立,成功打动了会议桌上的列强,各国均签署宣言承认瑞士的中立地位,至此,瑞士的永久中立才真正获得国际认可。
凭借中立招牌及曾经疯狂扩张留下的威望,瑞士在近代数百年间发展得顺风顺水。17世纪欧洲三十年战争期间,欧洲各国在战场上打得精疲力尽,德语区各邦国的人口损失均超过四分之一,唯独瑞士依托中立原则,自由自在地发展本国经济。正是这一时期,瑞士人引以为傲的钟表制造业和奶制品行业获得飞速发展。当时的德国作家格里美尔斯豪森在小说《痴儿西木传》中,便借主人公之口形容瑞士:“与其他德语地区相比,这个国家对我来说很陌生,就好像在巴西或中国的感觉一样,我把这里视作天堂。”
![]()
永久中立不仅是瑞士的护身符,更是一块金字招牌。瑞士本身就是多民族混居的中间地带,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更成为金融界的避风港,大批资本蜂拥而至,为瑞士银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从那以后,瑞士将中立理念延伸到金融领域,直至今日,瑞士银行掌握着全球四分之一的境外财富。瑞银集团2023年年报显示,仅该集团一家的总资产就达到17172.46亿美元,相当于瑞士当年GDP的两倍。凭借永久中立带来的金融业与制造业繁荣,瑞士2023年的人均GDP突破10万美元。而永久中立为瑞士带来的好处,还远不止这些。
如今的日内瓦号称瑞士的外交首都,但许多人甚至不知道瑞士真正的联邦政府所在地是伯尔尼,而非日内瓦,且日内瓦在19世纪前并不属于瑞士,将其并入瑞士的正是反法战争后的维也纳会议。当时欧洲列强被瑞士的永久中立打动,同时将自成一国的日内瓦划归瑞士领土。日内瓦之所以被称为外交首都,是因为这座城市遍布各大国际组织的总部及重要分支: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以及联合国欧洲总部等均设于此。在国际组织聚集度上,久负盛名的美国纽约与荷兰海牙都无法与日内瓦媲美。时至今日,日内瓦依旧是举办国际会议的首选地点,如2024年6月15日开幕的首届乌克兰问题和平峰会便在此举办,与会国家多达91个。这些国际机构与国际会议是瑞士最重要的软实力,让这个小国能发出远超其国家体量的声音。
在永久中立这面大旗下,瑞士赚得盆满钵满。但事实上,几百年来“永久中立”充其量只是瑞士人的一句口号,真到利益冲突时瑞士人丝毫不会介意在中立表象下,与那些心怀不轨的大国合作。一个国家要成为中立国,首先需获得国际社会认可;而要获得认可,就必须遵守国际社会对中立国的要求。1907年第二次海牙会议上,与会各国分别签署了《陆战中立国权利和义务公约》与《海战中立国权利和义务公约》,这两份公约要求中立国不得采取任何有利于交战一方的行为。签约时,瑞士代表均在条约上签字,三年后,瑞士正式以中立国身份加入这两份公约。1916年,各国再次确认瑞士的中立地位。暂且不论拿破仑时代瑞士的所作所为是否违背中立国立场,至少在20世纪以后,这类背离行为本不应再出现。
![]()
然而,二战时期的瑞士却果断抛弃了中立立场。二战爆发之初,纳粹德国从各国搜刮的财富,有很大一部分存在瑞士银行。为彻底控制瑞士,德国在1940年制定了针对瑞士的圣诞树计划;意大利墨索里尼也放话,要将瑞士的南蒂罗尔州并入意大利。但后来德国入侵法国时,却刻意绕开了瑞士,希特勒之所以未执行圣诞树计划,实则是因为瑞士从开战之初就违背公约,为德国提供便利以换取自身安全,而这仅仅是个开始。眼见纳粹风头正盛,瑞士随即向德国提供1.5亿瑞士法郎贷款,同时有意加强与德国、意大利的贸易往来,为这两个法西斯国家积累战争资源提供协助。
1943年,英国情报部门发现一个惊人现象,德国在市场上抛售的黄金数量,已超过该国开战初期的黄金总量。排除其他可能性后,这批黄金唯一的来源,便是纳粹政权大肆掠夺后存入瑞士的资产。当德国开始大规模迫害犹太人后,瑞士政府十分配合地宣布犹太人不应视为政治难民,许多想要逃往瑞士避难,或经由瑞士前往其他国家的犹太人,被堵在国境线之外;即便持有合法签证进入瑞士的犹太难民,也遭到驱逐,有时甚至会被直接移交德国军队。瑞士史学家埃德加·彭儒在《瑞士中立史》中指出:“1932年至1943年的夏冬两季,构成了瑞士难民庇护史上最黑暗的篇章。”二战期间,由于无法进入传统避难国,从瑞士被驱逐的犹太人数量难以计数。
![]()
直到二战结束半个世纪后,瑞士资助纳粹的黑幕仍未被完全揭开。20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瑞士银行在二战期间不仅协助纳粹洗钱、藏匿黄金,还侵吞了大批犹太人存入的资金。事件发酵后,世界犹太人大会提出的索赔金额高达200亿美元,但瑞士银行侵吞的财产总额究竟有多少,始终没有定论。在美国等国的施压下,瑞士政府与瑞士国家银行不得不承认过错,于1997年出资3亿美元成立赔偿基金;1998年,瑞士联合银行与瑞士信贷银行又出面承担了12.5亿美元的赔款。但多个犹太人团体认为,这些赔偿在瑞士侵吞的财产中只是冰山一角,他们已找到410万个疑似与二战期间被迫害犹太人相关的账户,可直至21世纪,瑞士仍以保密为由拒绝公开这些账户的详细信息。
若还有人认为瑞士是中立国家,不妨听听1995年瑞士外交部长弗拉维奥·科蒂代表政府谢罪时的发言:“我们不能、也绝不否认,瑞士在二战期间与难以用语言形容的野蛮行为存在牵连。”在对瑞士中立地位质疑最强烈的90年代,这个国家曾被世界各大媒体称为“纳粹帮凶”。但事实上,瑞士并非只做过纳粹帮凶,谁赢就帮谁才是瑞士伪装在中立表象下的真实面目。
![]()
俄乌冲突初期,瑞士政府不假思索地追随西方,对俄罗斯口诛笔伐,同时通过冻结俄罗斯公民财产、加入对俄制裁、对俄罗斯关闭领空等举措,向西方表忠心。仅瑞士信贷银行一家,就冻结了价值176亿瑞士法郎的俄罗斯资产。尽管瑞士联邦主席兼外长卡西斯等官员一再表示,这些举措并不意味着瑞士已放弃传统中立立场,但永久中立地位并非一国政府自说自话就能成立,除了瑞士自身已无人相信它是一个永久中立国家。
然而,瑞士此次投机并未收获以往那样的好处。对俄制裁的自砸招牌行为,不仅让瑞士政府信誉破产,也重创了依托永久中立招牌发展起来的瑞士银行业。自瑞士背离中立立场后,大批储户撤离,瑞士经济形势急转直下。
瑞士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一财年,该行亏损额就达1320亿瑞士法郎,约合1425亿美元,相当于瑞士GDP的18%。而瑞士银行业的百年老店,瑞士信贷银行,此前数年已丑闻缠身。此次危机中,该行不仅冲在对俄制裁的前列,还被曝出泄露客户资料的丑闻。多重打击下,该行2022年账面亏损就达76亿美元;2023年3月,更是出现日均上百亿美元的资金流失。
为平息瑞信危机,瑞银集团宣布以30亿瑞士法郎的价格收购瑞信。为消除收购阻力,瑞士议会还专门修改法律,使得此次收购无需经过股东同意,这一操作再次引发轩然大波:俄罗斯的怒火尚未平息,西方又开始炮轰瑞士银行业违背职业操守。在2022年银行业亏损之后,瑞士2023年的局势仍在持续恶化。无奈之下,瑞士于2023年3月宣布取消对俄制裁,回归中立政策;不久后,又宣布拒绝接收乌克兰伤兵。
![]()
但没过多久,美国司法部便对瑞士施压,宣布调查瑞士两大银行与俄罗斯的关联。重压之下,瑞士于3月29日宣布恢复对俄制裁及对乌援助;一天后,又推翻前一日的决定,宣布恢复中立立场。4月,俄罗斯客户又收到瑞士方面的威胁:若他们继续在俄罗斯纳税,瑞士将继续冻结其资产。短短一个月内,瑞士的灵活中立暴露无遗,所谓永久中立不过是其为墙头草行径找的借口而已。
俄乌冲突如同一面照妖镜。瑞士在此次冲突中对中立政策的灵活运用,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自冲突爆发后,瑞士已开始大幅增加军费,并从北约国家采购各类先进武器。为援助乌克兰,瑞士军队提前退役了25辆豹2A4坦克,随后这批坦克被德国回购。尽管瑞士在协议中声明这批坦克不得用于俄乌冲突,但有了这批坦克作为补充,德国便能拿出更多坦克援助乌克兰,这与瑞士直接援助乌克兰并无本质区别。2023年7月,瑞士与奥地利还一同加入欧洲天空之盾联合防空体系,如此看来您还觉得瑞士是中立的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