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曾经的北欧天堂,如何一步步被难民和“圣母病”拖入深渊

0
分享至

一个国家能愚蠢到什么程度?这里曾经是世界上最富裕、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人均GDP超过5万美元,可是后来却变成难民的天堂,“圣母治国”是怎么毁掉一个发达国家的?
曾几何时,瑞典是全球羡慕的对象:高福利、高教育、高幸福指数,活脱脱一个现代社会的“终极形态”。
但就在短短十年,这个北欧天堂却滑入了另一个极端,枪击、帮派、福利危机、社会撕裂层出不穷。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一句话,“好心办坏事”。
瑞典的福利制度曾是“北欧奇迹”的代名词,什么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带薪育儿假,政府全包,连看病排队都能排出诗意。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社会的高税收、高就业、高信任度运作得当,而2015年那场欧洲难民潮,像一记闷棍,直接打碎了这个精密的系统。
瑞典当年敞开国门,一年收了16.3万难民,相当于全国人口的1.6%,看起来是“人道主义”,实际上像是拿公共财政玩感情投资。
政府不仅给难民永久居留权,还安排了堪比本地中产的住房补贴,甚至租下豪华游艇当临时住所,每晚租金高达9.3万美元。
每人每月还能领生活津贴,听起来大气,但问题是:钱从哪来?谁来养?
更糟的是,绝大多数难民连基本语言都不通,谈什么就业?他们交的税少,享受的服务却不少,等于把“高福利—高税收”的闭环给切断了。
长期来看,这不是同情心的问题,是财政纪律的问题,当政策制定者用“道德正确”替代“现实可行”,那就不仅是理想主义,而是政治上的幼稚。
你不能一边高喊包容,一边指望现有系统不崩盘,福利不是无限供应的情绪安慰剂,它本质上是资源分配的结果,不是情怀的奖杯。
在很多人印象里,瑞典是那种晚上不锁门、孩子独自上学都不担心的国家,但如今的现实,说得难听点,像换了个国家。
全国枪击案暴增到43起,到2023年依然维持在53起的高位,强奸案数量比十年前增长了24%,而且高发区集中在移民聚居的社区,这些地方已经不是“多元融合”的样板,而是犯罪集团的温床。
瑞典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因为政府在把人接进来之后,基本没做后续动作,语言培训不到位、就业支持缺失、社区整合几乎为零。
这些少年找不到方向,自然就成了帮派的目标客户,更离谱的是,帮派分子甚至直接在社交媒体上直播犯罪过程,拿暴力当表演,拿治安当笑话。
这哪里还是曾经的瑞典?这更像是一个治理体系失灵的实验室,政府不是不知道问题严重,而是很多年都习惯性回避。
怕被说“歧视”,怕被扣“种族偏见”的帽子,于是只能眼睁睁看着“乌托邦”变“哥谭市”,当一个国家为了政治正确连最基本的安全感都保不住,那就离失控不远了。
治安崩了,福利扛不住了,社会的情绪自然就开始向极端倾斜,最先尝到甜头的是瑞典民主党,这个当年被主流政党视为“边缘极右”的小党,如今已经成了议会第二大党。
他们不改口号、不改风格,一直在喊“要收紧移民政策”,结果反而赢得了越来越多选民的支持。
2018年,时任首相勒文因为移民政策被不信任投票落败,是瑞典历史上头一遭,这不是某个人的失败,而是一个治理理念的瓦解。
你不能一边高举“开放多元”的旗帜,一边忽略底层社会的承受力,多元社会不是靠标语维持的,是靠制度、规则和公平兑现的。
更严重的是,这种撕裂已经渗透到社会各层,极右组织“北欧抵抗运动”公开游行,打出的口号从来不是“包容”,而是“排斥”。
2022年大选后,瑞典民主党成为联合政府的关键力量,直接逼得传统政党也开始“右转”。
现在的新政策,比如提高入籍门槛、削减永久居留许可,都是过去不敢碰的“雷区”,但问题是,补课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该来的裂痕已经来了,社会共识已经碎了。
当中产阶层开始担心孩子去学校会遇到帮派冲突,当老年人排数月队才能看病,而难民却能优先享受福利,这种情绪就不是理智能解决的了。
长此以往,瑞典这个原本被称为“共识社会”的国家,也开始走向极端化的两极对话,中间派被边缘化,理性声音被吞没,政治生态变得越来越像“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瑞典的故事,其实不是一个国家的“意外翻车”,而是现代治理中一个典型的警示案例,不是人道主义出了问题,而是当人道主义脱离了制度容量和现实约束,就成了一种“道德盲从”。
什么是“圣母治国”?就是用情绪替代数据,用理想替代计划,用“我觉得对”替代“实际可行”。
瑞典今天艰难“回调”,开始收紧移民政策、强化法律执行,但已经丢掉的安全感和社会信任可不是三五年能恢复的,理想主义如果没有现实支撑,就像是在纸上盖楼,风一吹,全塌。
当一个国家忘了“善意也需要边界”,那它离灾难就不远了,瑞典的今天,提醒所有国家:再高尚的原则,也必须和现实深度对话,否则,“乌托邦”终将变成反面教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王清海教授:陈皮和它是绝配!常喝血脂降了,斑块没了,血管通了

王清海教授:陈皮和它是绝配!常喝血脂降了,斑块没了,血管通了

蜡笔小小子
2025-11-08 14:18:03
11月8日俄乌最新:重大胜利

11月8日俄乌最新:重大胜利

西楼饮月
2025-11-08 15:38:25
欧尔班重大胜利:特朗普授予制裁豁免!捷克新议长摘下乌克兰国旗

欧尔班重大胜利:特朗普授予制裁豁免!捷克新议长摘下乌克兰国旗

鹰眼Defence
2025-11-08 17:17:37
碧桂园彻底暴雷!裁掉8万人、负债8000亿,碧桂园还想着翻身!

碧桂园彻底暴雷!裁掉8万人、负债8000亿,碧桂园还想着翻身!

历史伟人录
2025-11-08 16:12:29
高效的艺术:亚历山大以三节打卡定义统治力

高效的艺术:亚历山大以三节打卡定义统治力

环球体坛啄木鸟
2025-11-09 13:30:51
“全网最像夫妻”被网友喊话测DNA,妻子回应:做过婚检,婚后越长越像,没打算抓住流量迅速变现

“全网最像夫妻”被网友喊话测DNA,妻子回应:做过婚检,婚后越长越像,没打算抓住流量迅速变现

大风新闻
2025-11-08 17:17:03
陕西省委: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陕西省委: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极目新闻
2025-11-09 08:05:44
燃爆!台积电发巨额奖金!黄仁勋:我需要更多晶圆!魏哲家:3纳米扩产50%、盈利年年新高!员工:双11买爆!

燃爆!台积电发巨额奖金!黄仁勋:我需要更多晶圆!魏哲家:3纳米扩产50%、盈利年年新高!员工:双11买爆!

芯榜
2025-11-09 08:22:41
江西弃婴被加拿大夫妇收养,获奥运会冠军后称:我不会认亲生父母

江西弃婴被加拿大夫妇收养,获奥运会冠军后称:我不会认亲生父母

卷史
2025-11-08 14:48:31
为何说两岸统一迫在眉睫?再晚了台湾就“新加坡化”,等不及了!

为何说两岸统一迫在眉睫?再晚了台湾就“新加坡化”,等不及了!

顾史
2025-11-06 21:21:48
古二再放录音,《繁花》剧组正式回应,但评论区直接炸了

古二再放录音,《繁花》剧组正式回应,但评论区直接炸了

妙知
2025-11-08 22:56:25
晚年楚青坦言:粟裕大将病重时,透露过自己当年不救山东的苦衷!

晚年楚青坦言:粟裕大将病重时,透露过自己当年不救山东的苦衷!

健康快乐丁
2025-07-15 21:02:26
争议!莱巴金娜夺冠后拒绝与WTA总裁合影+后者一脸尴尬 恐遭报复

争议!莱巴金娜夺冠后拒绝与WTA总裁合影+后者一脸尴尬 恐遭报复

风过乡
2025-11-09 08:11:18
刘诗诗带儿子出门聚餐,6岁步步在地上撒泼打滚,性格活泼像魔丸

刘诗诗带儿子出门聚餐,6岁步步在地上撒泼打滚,性格活泼像魔丸

影视口碑榜
2025-11-07 16:58:48
马英九:我不希望台湾成为第2个香港!

马英九:我不希望台湾成为第2个香港!

老范谈史
2025-06-24 21:07:05
钱赚够了不装了?王传君的态度,给缺席闭幕式的白百合,上了一课

钱赚够了不装了?王传君的态度,给缺席闭幕式的白百合,上了一课

一只番茄鱼
2025-11-06 14:45:37
京东001号快递员退休1年多,勤恳工作16年,刘强东承诺的房给了吗

京东001号快递员退休1年多,勤恳工作16年,刘强东承诺的房给了吗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0-30 21:38:08
三部门联合发文:3至6岁儿童尽量避免接触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

三部门联合发文:3至6岁儿童尽量避免接触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

快科技
2025-11-08 14:30:13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主食越少越好 甚至完全不吃”观念需纠正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主食越少越好 甚至完全不吃”观念需纠正

红星新闻
2025-11-06 17:53:32
二战时,德国为什么送中国40万套装备?要走了垂涎已久的三样东西

二战时,德国为什么送中国40万套装备?要走了垂涎已久的三样东西

别人都叫我阿腈
2025-11-09 10:27:25
2025-11-09 14:03:00
南权先生 incentive-icons
南权先生
知史才能明今。
4354文章数 15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17人中又有1人退出 大赞泡面好吃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17人中又有1人退出 大赞泡面好吃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剧组又回应了?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上涨0.2% C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教育
亲子
公开课

旅游要闻

记者Vlog丨探秘大埃及博物馆小众宝藏打卡点

艺术要闻

广东马路中央“最牛钉子户”,给300万不搬,结局太意外了!

教育要闻

真正的因材施教!一高中实行单科分层走班制,家长:建议全国推广

亲子要闻

选智商,挑性格,硅谷精英开始定制婴儿?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