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冶铁工千年靠人力累到吐,杜诗引水流,效率直接翻十倍?

0
分享至

文|老达子

  • 本文共2598字,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前言

《论语》里有句老话说得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两千年前的汉代人来说,最关乎生存的器,从来不是文人案头的纸笔,而是冶铁炉旁呼呼作响的风箱。

铁是犁铧翻土的骨头,是镰刀割麦的牙齿,是刀剑守土的胆子,可那会儿鼓风冶铁全靠人拉畜拽:烧一炉铁要十几个人扯着皮囊来回拽,或者用牛马拉动木轮,力气花了不少,铁水却犹抱琵琶半遮面,效率低得让郡守们愁得直拍大腿。

直到东汉建武年间,一个叫杜诗的官员走进了南阳的冶铁坊。他没念诗,没写赋,而是蹲在河边看水流冲转水车,忽然眼睛一亮:既然水能拉磨、能灌田,为啥不能替人鼓风?



就这么着,他把水流装进了冶铁的引擎里,让河水代替人手推动风箱。当湍急的河水撞进冶铁炉的风箱时,一场悄悄改变汉代产业格局的水力冶铁革命,就这么掀开了帘幕。
今天老达子就来给大家介绍下这位懂技术的父母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怎么从一个郡丞,变成水力冶铁革命的推手的呢?

杜诗不是诗人

很多人听到杜诗,第一反应是唐代写烽火连三月的诗人(杜甫),但东汉的这位杜诗,没写过一句流传后世的诗,却用一项发明改写了中国冶铁史。

他不是躲在书斋里的发明家,而是蹲在冶铁坊里摸爬滚打的父母官。他的贡献不止是造出了水排,更是把技术变成了让百姓吃饱饭、让郡县强起来的生产力。

翻开《后汉书・杜诗传》,第一行字就写得直白: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

用今天的话讲,杜诗是个从基层摸爬滚打上来的干部:

河南卫辉出身的杜诗,打小就带着股务实劲儿,在郡里做功曹(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时,就因为办事公平、能解决实际问题,成了当地百姓口中的靠谱人。

等到东汉建武七年(公元31年),40岁出头的杜诗被调到南阳做太守。这一去,不仅改写了南阳的民生图景,更让中国冶铁史多了位水力先驱。

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风装置水排

南阳不是普通郡,早在西汉,它就是天下名都,《汉书・地理志》明确记载南阳郡,有铁官,城边的冶铁坊烟火常年不熄,炉子里的铁水却藏着大痛点:

那会儿冶铁全靠人力拽风箱(叫人排)或畜力拉木轮(叫马排牛排)。烧一炉铁,得十几号人攥着橐籥(tuóyuè,古代风箱)来回扯,胳膊酸得抬不起来。用马排更费,一匹马折腾一整天,出的铁还不够打五把犁。

老百姓既要种地,又要被征去冶铁,累得直叹气。太守杜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是来治郡的,不是来管郡的,得让百姓少出力,多办事。

杜诗没坐在太守府里拍脑袋。他天天往冶铁坊跑,蹲在炉边看工人拽风箱,手指蹭着炉壁的炭灰算成本;又跟着农夫去河边看水车灌田,盯着水流冲转的木轮发呆。有天他突然拍了下大腿:“这河水能拉磨磨面,能灌田浇地,咋就不能替人拽风箱?”

《后汉书》里说他“善于计略,省爱民役”,这计略可不是耍嘴皮子,是把水流和冶铁焊死在一块儿的技术头脑。他找来了南阳最懂木工的老木匠、最会打铁的老铁匠,照着水车的结构改。

在河边架起巨大的木轮,让湍急的河水冲转轮叶;木轮轴上绑着连杆,连杆一头连着风箱的皮囊。当河水撞转木轮,轮轴带动连杆,皮囊就自动鼓起来,把风吹进冶铁炉里。

就这么着,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风装置水排,在南阳的河边诞生了。



南阳百姓给他取外号:杜母

《后汉书》里用六个字概括水排的威力:用力少,见功多之前用人排,10个人干一天,出铁100斤;用马排,1匹马干一天,出铁150斤。

现在用水排?同样时间,出铁翻了倍,还不用征发百姓当冶铁苦力。

杜诗没把水排当成个人发明,更没刻块碑歌功颂德。他干的第一件事,是把水排的图纸贴在南阳各郡的冶铁坊门口,要学就学,要改就改,能让百姓少受累的东西,别藏着。

第二件事,是带着人修治陂池(兴修水利):把白河的水引到干旱的宛城(今南阳)周边,开垦出几千亩新田。水排多产的铁,全用来打犁铧、铸镰刀;新垦的田,全分给缺地的农夫。

南阳百姓很快给了他一个外号:杜母,就像西汉时把治南阳的召信臣叫召父一样,父是养民,母是疼民。杜诗的疼,不是逢年过节送米送面,是用技术把百姓从累死人的活计里拽出来,是让南阳的炉火旺起来,田里的粮堆起来。

《后汉书》里的杜诗,没有文人的浪漫,只有官员的实在:他的裤脚沾着冶铁坊的炭灰,手掌磨着水车的木轮,脑子里装着百姓的叹气声。

杜诗的技术治郡

水排发明出来之后,确实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但是怎么能把水排的功力发挥到最大呢?杜诗又做了这么几件事:

第一步:批量生产水排,让每个作坊都用得起

杜诗组织水排研发小组:把南阳的冶铁工匠、木匠、铁匠召集起来,一起改进水排的设计。他定了条规矩:谁能造出更耐用的水轮,赏五十斛粮食;谁能把连杆做得更灵活,赏十匹布。

没几个月,南阳的冶铁作坊都装上了水排。《续汉书·百官志》里说,东汉有铁官制度(负责管理冶铁业),杜诗把铁官的权力往下放,让每个作坊都能自主生产水排,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技术推广政策。



第二步:制定铁器质量标准,让百姓用得放心

以前的铁器,质量没个准儿:有的含碳量太高,一用就断有的含硫太多,没几天就锈了。杜诗让铁官们定了条硬规矩:

每炉铁炼好后,要取一块样品,用锤子砸、用火烧,合格了才能卖。而且铁犁的厚度必须达到3厘米,铁刀的刃口必须磨到能削纸。谁敢卖不合格的铁器,直接吊销冶铁执照。

就这么着,南阳的铁器成了名牌。《后汉书·杜诗传》里写郡内比室殷足,南阳的百姓家家有铁犁,户户有铁刀,连路边的小商贩都能用得起铁秤砣。

第三步:以铁养农,把冶铁的钱反哺百姓

杜诗没把冶铁的利润装进自己口袋,他把铁官收的税,用来修水渠、建学校、赈济灾民。《后汉书》里说,他“省爱民役,造作木排,治陂池,广拓土田”。

用冶铁赚的钱,修了几十条水渠,把南阳的荒地变成了良田。建了几所乡学,让穷人家的孩子也能读书。遇到灾年,还开仓放粮,给百姓发种子。

百姓们怎么称呼他?杜母——就像称呼自己的母亲。《后汉书》里写南阳吏民重足一迹,谓之‘杜母’——意思是南阳的官民都服他,走路都轻手轻脚,怕打扰他办公。

老达子说

现在我们总说科技赋能以人民为中心,其实杜诗早就用行动把这些话活成了现实。

英国科技史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里说,杜诗的水排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风装置,比欧洲早了1200年。

但比早更重要的,是杜诗用这个发明温暖了一群人。他没给后世留下伟大的理论,却留下了伟大的行动:一个官员,只要眼里有百姓的痛点,手里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能用技术把苦日子变成好日子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洋姜不是姜,是天然胰岛果,在中国被沦为咸菜,都快吃绝种了

洋姜不是姜,是天然胰岛果,在中国被沦为咸菜,都快吃绝种了

泠泠说史
2025-11-11 15:43:31
国家发改委:鼓励政府采购单位将对民营企业合同预付款比例提高至合同金额30%以上

国家发改委:鼓励政府采购单位将对民营企业合同预付款比例提高至合同金额30%以上

红星新闻
2025-11-11 16:39:14
“内蒙古见义勇为反杀案”最新进展:内蒙古高院认可原审法院采信的“无资质”鉴定报告,驳回申诉!

“内蒙古见义勇为反杀案”最新进展:内蒙古高院认可原审法院采信的“无资质”鉴定报告,驳回申诉!

白鹿新闻
2025-11-11 17:35:03
中俄相继出手,高市早苗求锤得锤,日本领土该重新定义了

中俄相继出手,高市早苗求锤得锤,日本领土该重新定义了

头条爆料007
2025-11-11 21:43:01
高市早苗闯了大祸,日方意识到大事不妙!中国有权在日本驻军

高市早苗闯了大祸,日方意识到大事不妙!中国有权在日本驻军

时时有聊
2025-11-11 07:19:55
祖雄兵越扒越有:男方有前科,曾琦医德很好,偷拍者身份炸裂

祖雄兵越扒越有:男方有前科,曾琦医德很好,偷拍者身份炸裂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0 22:51:59
官方:亚马尔退出国家队,西班牙足协对其自行接受治疗不满

官方:亚马尔退出国家队,西班牙足协对其自行接受治疗不满

懂球帝
2025-11-11 18:01:10
优酷的会员数跌破一亿,不是因为没剧,而是没人愿意为平庸买单了

优酷的会员数跌破一亿,不是因为没剧,而是没人愿意为平庸买单了

现代春秋
2025-11-10 15:40:04
欧委会要求欧盟成员排除中兴、华为设备,外交部:损人不利己

欧委会要求欧盟成员排除中兴、华为设备,外交部:损人不利己

澎湃新闻
2025-11-11 15:38:26
震惊!撞了仨人,她第一眼在乎居然是自己的摩托车

震惊!撞了仨人,她第一眼在乎居然是自己的摩托车

熊太行
2025-11-11 18:01:42
段永平:黄仁勋十年前讲的东西和今天一样,都恐惧英伟达垄断但替代不了

段永平:黄仁勋十年前讲的东西和今天一样,都恐惧英伟达垄断但替代不了

界面新闻
2025-11-12 00:00:04
太子集团强烈否认涉诈指控!

太子集团强烈否认涉诈指控!

荆楚寰宇文枢
2025-11-11 22:13:26
7.8吨猪脚从广西运往广东,竟在千里外的河南被查扣,货车司机回应

7.8吨猪脚从广西运往广东,竟在千里外的河南被查扣,货车司机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11 20:09:42
江苏常州官方通报“儿子暴打93岁母亲”:因琐事发生口角后动手殴打,涉事男子已被抓,案情正侦办

江苏常州官方通报“儿子暴打93岁母亲”:因琐事发生口角后动手殴打,涉事男子已被抓,案情正侦办

三湘都市报
2025-11-11 14:38:32
上海正在面临大规模人口迁移!

上海正在面临大规模人口迁移!

深度报
2025-11-11 21:39:10
A股:刚刚,央行重磅发布公告,股民注意,科技股恐将遭受大冲击

A股:刚刚,央行重磅发布公告,股民注意,科技股恐将遭受大冲击

云鹏叙事
2025-11-11 20:36:12
央视网揭"远洋捕捞"实质:地方政府没钱了,抓商人搞钱

央视网揭"远洋捕捞"实质:地方政府没钱了,抓商人搞钱

爆角追踪
2025-11-11 12:15:25
一年狂飙21万公里,电池仅衰减5%,小米SU7车主刷新了科学

一年狂飙21万公里,电池仅衰减5%,小米SU7车主刷新了科学

木蹊说
2025-11-11 16:06:19
车企CEO重磅发声:对全体中国汽车人的侮辱!

车企CEO重磅发声:对全体中国汽车人的侮辱!

电动知家
2025-11-10 11:10:23
印度网球选手前往中国参赛遭拒签,社媒求助中国驻印度大使馆

印度网球选手前往中国参赛遭拒签,社媒求助中国驻印度大使馆

懂球帝
2025-11-11 18:52:03
2025-11-12 05:19:00
老达子 incentive-icons
老达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68文章数 1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旅游
手机
亲子

教育要闻

老师们不奢望减轻什么负担,只希望能实行8小时工作制!

舒淇,东亚女孩的恨海情天

旅游要闻

“萌狮叫醒”服务是跑偏的文旅创新

手机要闻

小米10000mAh电池量产落地,REDMI中端机率先搭载,你期待吗?

亲子要闻

中国首例「5胞胎」现状曝光:个个年满20岁,父亲过劳去世,如今现状却让人唏嘘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