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的重点城市GDP已于近日出齐,从前30强的情况来看,排名靠前的城市位次基本稳固,腰部城市的排位有较大变化,新、旧动能转换成为城市竞争的焦点。泉州成为排名上升最快的黑马,合肥和烟台分别在前20强、前30强里增速领跑,佛山和广州的失速恐让其难以完成年初制定的发展目标。
![]()
连升3位的黑马泉州,传统制造业转型玩出新花样
前三季度最亮眼的城市是泉州,GDP为9812.31亿元,同比增速5.5%,排名跃升3位,跻身全国前20强。今年以来,泉州的9大千亿级产业,有8个实现正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稳步攀升。
泉州在其传统强项的纺织服装业、鞋业领域,大力加强数字化改造,将生产线的效率提升转化为了产值的大幅增长。同时,石油化工作为支柱产业,保持稳定发展,撑起了泉州的经济基本盘。
![]()
合肥和烟台的增速领先,佛山隐隐掉队
前30强城市的GDP增速分化较大,这其实也是各个城市,在新质生产力布局建设方面的成果展现。
烟台以6.4%的增速位居30强城市第一,其前三季度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化学原料制造业增速达44.5%,计算机通信电子产业也有11.8%的增长。这背后是裕龙石化、万华新材料等三大千亿级园区的快速发展。根据规划,2026年末这些园区的总产值将突破5000亿元,目前的高增长可被视为发展潜力的提前释放。
合肥以5.9%的增速略胜成都一筹,成为20强城市里的增速第一。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2%,创下44个月以来的新高。计算机通信电子、汽车制造两大产业,贡献了合肥70%以上的工业增长。
![]()
佛山以1.6%的GDP增速在30强里垫底,前三季度,佛山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仅增长了1.2%,金属制品、汽车制造两大行业还在下滑。佛山过度依赖传统制造的短板,彻底暴露。
重庆甩开广州近1200亿,第四城之争已无悬念?
前三季度的头部城市排名里,上海、北京、深圳的前三地位保持稳定,上海以40721.17亿元的总量遥遥领先。
最受关注的“第四城”之争,这个季度有了明确的走向。
重庆前三季度GDP领先广州1183.71亿元,优势还在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产量和增加值的双重高增长,让重庆的工业基本盘越来越稳。
反观广州,4.1%的增速在十强里垫底,占比不小的传统汽油车产能还在大幅下降,直接拖累了第二产业增加值仅增长2.7%。
重庆的实际增速比广州高1.2个百分点,虽然名义增速看似接近,但经五经普数据调整后,广州的真实增长乏力问题更为突出一些。照这个势头,广州想重返第四城的难度将越来越大,重庆的第四城位置基本稳了。
万亿GDP城市冲刺,温、徐、连的集体发力
前三季度30强榜单的另一大看点,是温州、徐州、大连三座准万亿城市的冲刺。按照前三季度的发展势头,年底这三座城市将集体跨过万亿门槛,让万亿GDP城市从27座扩容到30座。
温州前三季度的GDP达7414.4亿元,增速6.1%,计算机通信电子、汽车两大产业都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战新产业增速高出规上工业2个百分点。作为浙江第三座万亿城市,温州的晋级将补齐浙南经济的短板。
徐州以7298.12亿元紧随其后,6%的增速让这座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颇有底气。一旦晋级,江苏将坐拥6座万亿城市,也填补了苏北地区没有万亿GDP城市的空白。
大连有着7248.2亿元的GDP,同比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8%,石化、船舶、汽车三大产业发挥支撑作用。大连成为东北地区首个万亿城市,将给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注入一剂强心针。
前30强榜单上,有20个城市跑赢了全国5.2%的平均增速,头部城市依然是中国经济的“顶梁柱”,但支撑各个城市增长的动力,却有所不同。
泉州、烟台、合肥踩准了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突破的节奏,佛山、广州的暂时失速,根源在于旧动能拖累、新动能未起。
如今第四季度步入中段,剩下的悬念在于,佛山能不能增速回升?广州能不能缩小与重庆的差距?下一个黑马城市会是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