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世半导体其实就是Nexperia,早年是荷兰飞利浦的半导体部门拆出来的,2006年成了恩智浦的一部分,2017年独立成安世,总部在荷兰奈梅亨,主打分立器件和逻辑器件,这些东西在汽车芯片里用得特别多,年营收上百亿人民币,全球车企都离不开它。
2019年,中国闻泰科技花大价钱收购了它,把安世变成全资子公司,这本来是笔跨国生意,大家各取所需,安世荷兰负责研发和晶圆生产,中国东莞工厂搞封装测试,产业链分工明明白白。
![]()
可谁想到,2024年底,美国就把闻泰科技拉进出口管制实体清单,限制它拿美国技术。2025年9月29日,美国又升级规则,说凡是持股50%以上的附属公司都受限,安世直接中招。
第二天9月30日,荷兰政府就动起来了,援引什么货物可用性法,启动紧急程序,暂停闻泰那边高管的职务,还冻结了安世的资产,任命独立管理员来管事儿。荷兰政府说这是担心生产转移到中国,影响国家安全啥的,但说白了,就是跟风美国,卡中国脖子。
![]()
10月4日,中国商务部没闲着,赶紧发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中国和它的分包商出口某些产品,这算是对外部压力的回应。10月7日,荷兰法庭确认了暂停职务的决定,把股份投票权交给管理员。10月13日,安世荷兰总部发声明,说没法监督中国工厂的生产了,对知识产权和产品质量有顾虑。结果,10月26日,荷兰总部直接停供晶圆给东莞工厂,这下子供应链断了,东莞那边封装测试就没原料了。
![]()
安世中国11月1日发公告,说荷兰总部欠了东莞工厂10亿元货款,还单方面停供,这不光是商业纠纷,背后有政府影子。荷兰那边10月29日也发声,说是因为中国单位拒付才停的,但这事儿谁对谁错,外人不好说,反正供应链是真断了。
全球汽车行业一下子紧张起来,因为安世的产品是车规级芯片,稳定性直接关系行车安全,丰田、大众、通用这些车企都靠它供货,一断可能导致产量掉几百万辆,损失上百亿美元。芯片荒刚过去没多久,又来这一出,车厂们得赶紧找备胎。
中方没慌,马上启动护盘。安世中国说,早就有本土晶圆备选,杭州士兰微、无锡新洁能、扬州扬杰科技这些企业能顶上。这些公司近几年发展快,技术上去了,功率器件和模拟芯片领域有实力,产品通过国际车企认证,产能也够大。中国晶圆月产能全球前三,新厂子两年内投产,成熟制程不愁。11月1日,商务部还给了出口豁免,对符合条件的产品放行,这算是留了合作空间。
![]()
荷兰没领情,继续推进限制。11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通报,直说荷兰行为造成重大消极影响,全责在荷方,还强调会护住国内企业权益。安世中国重申,库存够用到年底,客户交付不耽误。本土企业借机上位,订单多了,市场认可度上去了。中国半导体政策这些年砸钱多,资金扶持、税收优惠、人才引进,产业链越来越全。
![]()
荷兰是ASML老家,光刻机全球独一份,跟美国联手限中国技术。但中国市场对ASML销售额占20%,一旦中方反制,查合规啥的,荷兰就疼了。中国有稀土、锂这些原材料优势,间接制约也行。事件升级成中荷科技博弈,荷兰想阻碍中国半导体发展,但低估了中国韧性。
![]()
11月5日,美国暂停附属规则一年,安世有点喘息,但荷兰政府还卡着战略决策审批,最长一年。中国可能冻结荷兰在华资产,当补偿。WTO框架下,中方能提交涉,说荷兰违背自由贸易原则。全球供应链讲究互联,单边主义只会反噬自己。荷兰开放经济体形象受损,丢了中国市场,长期看不值。
安世事件暴露半导体产业链脆弱,地缘政治干扰大。欧美推“去风险化”,想联盟限中国,但中国在成熟制造、封测、终端应用上建起生态。到2030年,亚太晶圆产能占全球60%,中国贡献最大。这次风波对中国是压力测试,加速自主能力建设,吸引避风险的厂商合作。
![]()
荷兰行为像“得不到就毁掉”,但砸的是自己脚。中国冷静反制,有理有利有节,体现对国际规则尊重。事件还在发酵,但结局明朗,中国不会退缩,本土产业借势崛起。荷兰要继续硬扛,只会掉队。国与国博弈,实力说话,合作比对抗靠谱。
科技全球化时代,经贸别被政治绑架。安世本是互利合作典范,现在闹成这样,损失的是全球产业稳定。中国半导体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底气足,这些年投入见效。荷兰政府激进操作,没达到目的,还暴露短板。全球芯片竞争加剧,阵营化、政治化趋势明显,中国护盘是负责任表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