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达成“交易”,两国率先沦为牺牲品,全世界都应该吸取教训!
草原上的两头大象打架,倒霉的不仅仅是踩踏的灌木,也许还有肉眼难见的蚂蚁!
最近,中美之间的关系缓和了不少,最起码不像是4月份那般剑拔弩张、你死我活。
针对釜山会谈,西方媒体的反应只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那就是“五味杂陈”。
《经济学人》评论道:“中国不再是被动的应对者,而是秩序的设计者。”
《金融时报》更是写道:“这次会晤是中美关系的一次分水岭,中国成功将议题从‘美国要求中国让步’转变为‘中美共同解决全球问题’,看起来G2呼之欲出了。”
更有网友戏谑道:“我算是知道特朗普这人了,原来他是黄四郎,表面上先和中国掐架,完事了是‘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那么谁是中美掐架的“百姓”呢?
大概是荷兰和德国这两个倒霉蛋,成了中美斗争下的牺牲品。
9月底,美国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对被列入实体清单企业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出口管制制裁。
10月12日,不知道是不是受到美国私下蛊惑,荷兰政府就宣布,因担忧关键技术可能被转移至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Wingtech),已于9月30日控制并接管了安世半导体。
在拿不出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荷兰政府的行为无异于强盗行径,颇有其祖宗之风。
两天后,安世半导体就对外表示:“中国商务部发布了一份出口管制通知,禁止特定成品零部件和子组件出口。”
要知道,安世是全球主要半导体供应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等领域。
没了零部件,德国的汽车产业就遭了殃。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半导体短缺可能导致近期出现严重的生产限制,甚至可能造成停产。
这下还不用颁布稀土禁令,德国汽车就不得不停产。
众所周知,汽车是德国的支柱性产业,没了汽车,德国的GDP增长只会下降,不会上升。
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供应商博世公司也坐不住了,出来发声,说道:“博世公司因芯片短缺,做好准备缩短员工工作时间。”
博世的表态不是针对中国,更像是针对德国政府,其言外之意是在说:“赶紧行动起来,不然员工罢工,上街抗议,我可管不了。”
现在,此事还没有最后一个解决方案。
荷兰安世的态度还非常强硬,否认恢复张学政CEO的消息。
至于荷兰政府,现如今是“骑虎难下”,只是一直在说“同中国的对话仍在进行”。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枪打出头鸟”。
荷兰和德国就率先成为了牺牲品,全世界各国都应该吸取教训,避免陷入类似的境遇之中。
参考资料
《安世半导体:北京批荷兰“一意孤行”,德国公司受影响》德国之声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