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明医科大学秉持“立足云南、融通中外、仁心仁术、医文济世”的育人理念,以培养兼具“五术”——道术、仁术、学术、技术、艺术的国际医学人才为目标。通过融合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融合医学人文素养教育优化来华留学生课程设置,融合“三维协同”聚同化异培养机制,融合学业职业教育强化胜任力培养,创新构建了“四融·五术”国际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来华医学留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构筑“昆医方案”。
“本科毕业回国后我从事了口腔医学工作,每天穿着白大褂,面对因牙齿疼痛而辗转难眠的老人、因龋齿不敢笑的孩子,我认真为每位患者检查、制定治疗方案,耐心解释护理要点,看着他们从愁眉苦脸到展露笑容,职业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也日渐加强。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继续深造的念头愈发强烈——我想突破瓶颈,想把能力提得更高。而选择去哪所学校,我的心里早有答案:昆明医科大学。本科在昆医读书的日子,像一束温暖的光,始终留在我的记忆里。”来自老挝的留学生邱燕云在她的来华留学心得感言里写下了这样一段充满深情的话,她在昆明医科大学的学医之路从本科生一直延续到博士研究生,目前正在学习口腔医学专业的她进入了博士研究生二年级。
![]()
2025年老挝籍博士留学生邱燕云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学习实践
来自印度的留学生顾铭说:“为了适应不同生源国的医学人才需求,学校会结合世界及主要生源国的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并按期修订课程体系。比如,针对南亚东南亚国家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教学要求并结合当地疾病谱、流行病情况,增加了传染病科、耳鼻喉科等实习科室。”
![]()
2024年MBBS留学生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参加教学查房
![]()
来华留学生在黄云超教授带领下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学习肺结节-肺癌诊治
![]()
2024年“感知中国”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基层卫生机构慢性病管理中心
邱燕云回忆道:“2009年,初到昆明,9月的昆明晚上有点冷,我来到学校当天就出现了感冒的症状,加上家人不在身边和语言不通,让我更加想念家人,并想过放弃留学的机会。但在昆明医科大学老师们的细心照顾和帮助下,让远离家乡的我感到了温暖,最终下定决心学好中文和医学。”
针对初到中国的留学生面临的困境,昆明医科大学专门为留学生开设了基础汉语课程和中国概况课程,在即将进入临床见习实习阶段还会加入医学汉语课程,从基础的日常对话到专业的医学术语,还开设有医患沟通、医学伦理等课程,在学习医学专业技术的同时,学校也十分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同时,学校也积极拓展第二、第三课堂,打造了精彩纷呈的育人项目。学校已成为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感知中国”项目云南重点支持院校,获批项目稳居云南高校之首,建立了龙陵县象达镇“医+N”乡村振兴和云南白药两个“感知中国”社会实践基地。2024年,学校牵头组织4所省内外高校来华留学生赴世界文化遗产云南景迈山开展“感知中国”社会实践活动,共同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加深了来华留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
2024年学校组织留学生参加“首届云南民歌大家唱”活动,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来自缅甸的留学生梁禾雨参加了2024年学校组织的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感知中国”龙陵行活动,到滇西民族村寨送医下乡,感受中国的发展成果,她分享道:“到傈僳族村寨义务帮助民族同胞体检的活动,让我深受触动,虽然我们可能语言沟通不太顺畅,但对健康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是超越国界的,这也坚定了我们对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信心;我们还去了象达镇卫生院,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卫生院配备的先进医疗设备,在我们国家只有在大城市里有名的医院才会配备,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已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来自尼泊尔的留学研究生Ujen今年在导师推荐下申请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访问学者,他感慨地说:“我目前在荷兰从事的神经放射学研究,是昆明医科大学激发的学术好奇心的直接延续。特别希望学校能继续拓展其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因为这对学术研究的职业发展非常宝贵。”
除了优质的课堂教学,来华医学教育还非常注重临床实践教学以及科研学术训练,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业到职业的顺利适应和成长。学校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社区实践教学基地等组成的完善的实践教学网络为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临床实践机会。
来自柬埔寨的留学生甫汉说:“在昆明医科大学实习阶段,从临床实践中学到了课堂里没有学过的知识和操作。在泌尿外科学习时,腔镜手术技术的操作能力是学习的关键,我的导师经常讲做每一台手术的步骤,讲完还放手让我动手配合完成手术。目前我在柬埔寨王家军总医院工作,是一名泌尿外科医生。我可以独立完成腔镜手术,比如输尿管镜碎石术,前列腺电切术和腹腔镜泌尿手术等。看着患者经手术后病情好转,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和价值。”
![]()
2023年柬埔寨留学研究生甫汉在导师李炯明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示范下学习腹腔镜手术
![]()
2024年尼泊尔医学委员会来校访问,为来华留学生讲授尼泊尔执业医师考试政策
如今,许多留学生已经完成了在华的学业,回到了自己的国家,成为了当地医疗卫生领域的中坚力量。他们带着在中国学到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为当地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同时也把中国医学教育的经验和理念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