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有能力、升学有通道,从中职到职业本科纵向贯通的职教体系打破了过去学历止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今年上半年,教育部新增的32所本科高校中,23所为职业本科,其中江苏有3所。截至目前,全省已经有4所职业本科高校。职业本科从无到有、从试点到推广,这跨越式的发展透露了什么样的趋势?
11月6日,江苏省教育厅在苏州召开“向教育强省阔步前行”主题新闻发布会,四所职业本科高校共同探讨聚焦“职业本科高质量发展”。
![]()
![]()
今年,苏州职业技术大学成为苏州市首所职业本科学校。学校党委书记温贻芳介绍,学校以国家级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市域产教联合体为抓手,服务苏州及长三角智能制造产业。“学校首批开设的6个职业本科专业精准覆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并重点建设机器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数字低空等12个前沿专业群。”
升格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苏州职业技术大学校长陈峻说,学校强化面向高端产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所谓高端产业,就是更多的面向国家急需的战略新兴方面,比如机器人、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强化和行业头部企业,和产业链中的链主企业加强合作。他们最了解产业急需的问题,也最清楚人才培养。”
![]()
![]()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华东战区校企合作部经理陈硕是苏州职业技术大学产业教授,主要负责综合实训和课程教研。在他看来,职业本科与高职专科不是简单的学制延长,更是弥补了高职专科和普通本科之间的理论和实践的割裂。“高职类的院校,学生80%时间是用在综合实训,20%是基于理论基础知识。但实际上理论基础跟综合实训之间,存在一定割裂性的,它不是连贯的。苏职大升本之后,我们也在做一些事情,如何通过项目贯通式培养。”陈硕说。
职业本科的定位是职业在前,本科在后,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让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体系,“包括提升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把综合实训从原来80%降到60%,但是理论补起来,刚好就是补在了普通本科偏理论和高职偏实操中间环节。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系统性问题,而不是只是解决一些单点问题。”陈硕说。
![]()
![]()
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培养、课程设置中实践性教学占比高,是职教本科区别于普通本科的显著差异之一。2019年,国家就开展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目的就是打破职业教育专科学历的“天花板”。作为全国首家公办职业本科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已培养四届7766名职业本科毕业生。学校党委书记谢永华说,学校已探索出了一条职业本科教育特色发展道路,“所以现在职业本科所培养的人才,技术和技能的这种水平要高于专科。所以我们凝练出来了一个叫‘五有三性’育人模式,‘三性’就是复复合性、精深性、创新性。”
发挥职业本科龙头带动作用,还需突出特色、确保质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精雕学院”“苏豪产业学院”等9个现代产业学院,推行“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生花3年时间在校内系统学习,1年在企业实战锤炼,有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企业工程师和学校老师形成一个混编的教学团队,共同开展专业建设,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契合产业,契合企业需求。此外,学校优化专业结构布局,100%专业对接区域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74%紧密对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谢永华说。
![]()
![]()
今年9月,无锡职业技术大学996名本科生也已经在校开启大学生涯。学校党委书记龚方红介绍,学校首批设置了数控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软件工程技术等6个职业本科专业。学校将紧密对接江苏“1650”产业体系和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建设,聚焦智能制造关键技术领域,建强由8个专业群组成的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到2030年,学校规划设置职业本科专业30个左右。“面对产业数转智改网联对人才的新需求,将积极推进职业本科项目式课程教学改革,以企业的真实技术问题或工作任务为核心,培养学生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项目实施与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工程师素养。”龚方红说。
![]()
![]()
在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扬州职业技术大学“下沉县域办学”的实践成效显著。扬州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马顺圣介绍,2024年9月,学校高邮湖校区全面建成并启用。目前入驻7个学院,所有专业100%对接高邮“511”现代产业体系和区域主导产业。学校与高邮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建立了“产业共推、技术共研、平台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协同机制,双方每年共同制定合作任务清单,聚焦产业痛点、企业难题精准发力,探索形成“有组织科研+有组织转化”工作模式。“县域产业真实需求为学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提供了‘源头活水’。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校地协同,让职业教育在服务县域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职业本科院校成为破解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短板,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新引擎”。在苏州职业技术大学校长陈峻看来,在完善职业本科评价体系的同时,还要推动技能人才一体化培养,让职业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战略规划在教育选择路径、学业提升通道等方面切实落地,“作为职业本科院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要打通从中职到高职到职本,乃至专硕研究生等贯通式培养体系。”
江苏新闻广播记者/沈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