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很不容易,知识难度大,进度快,孩子压力不小。所以情绪有波动,偶尔有偷懒的情况是很正常的。
家长不要把弦绷得太紧,这样很容易断掉。尽可能的理解孩子的难处,尤其在这些关键时刻,不要去责备孩子,而应该好言安抚他们。
![]()
1、起床不责
高中生的通病是睡不够,被孩子们称为普遍的“困难户”,11点才能睡下,6点就要起床。甚至很多孩子睡得还要晚,起不来太正常不过了。
家长多叫几次没什么,千万不要对着孩子吼叫,这时候的孩子脑子一片空白。
孩子刚睡醒,意识还在“朦胧区”。如果这时候责备孩子,坏情绪会像藤蔓缠一整天——写作业走神、对啥都没兴致。
孩子说,她们很多同学来到学校一句话不说,一直要等到早自习结束,才能慢慢恢复状态,这就是典型的“起床综合症”。
家长应该耐心一些,准备好丰富的早餐,说些好听的话鼓励一下孩子,让他们带着满满的元气开始新的一天。
![]()
2、餐时不责
有一句俗语叫:“饭前不训子”。意思是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中,不宜训斥指责孩子,以免影响食欲和消化,破坏用餐的温馨氛围。
也不要在用餐时谈到一些孩子比较敏感的话题,如成绩,考试等。
尽量少说话,或者聊一些比较轻松愉快的话题,如今天的菜味道是否鲜美,下次你想吃什么,我们给你准备等等,让这些关爱去照亮孩子,温暖孩子。
家庭用餐应该是一个温馨的时刻,要让每一餐都像一个小太阳,把孩子烘的暖暖的。
![]()
3、低落不责
高中孩子学习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偶尔会发发牢骚,情绪波动很正常。
孩子委屈、闹脾气时,心里像堵着团棉花。这时候批评,就像往委屈里泼冷水——他会觉得“没人站我这边”,要么把话咽肚里,要么故意跟你拧着来。
这个时候最好是给孩子一个适当的缺口,让他把委屈吐出来,你只有先低身接住他的情绪,然后再想办法去解决。
学会与孩子共情,是父母的修为,只有心顺了,才能安心做事。
![]()
4、人前不责
不管孩子有多不好,当着外人都不要责备孩子,这是最伤孩子自尊的行为。
现在的孩子自尊心特别强,如果你当众让孩子难为情,下不来台。轻则会和你翻脸,做出过激行为。重则会削弱他们的社交勇气,变成一个“社恐”。
所以,当着外人,尽量捡孩子好的说,或者不说。
你要教训孩子,等回到家里关起门来再教训也不迟,别让孩子在人前失了面子。
![]()
5、败后不责
高中学习本来就难,在这种高强度、高压力下,成绩起伏在所难免,不要因为一次考试失利或者搞砸一件事情,就对孩子横加指责。
不管考了多少分,都是他们一分一分拼出来的,他们已经尽力了,遭遇失败最难受的是孩子。
此时此刻,他们就像一个伤痕累累的战士,你的职责是准备好“疗伤药”,静静的给孩子涂上。
先肯定他们的付出,鼓励他们下次努力,让他们重拾站起来的勇气。
而不是在他们伤口上撒盐,甚至扛着一把明晃晃的刺刀站在孩子跟前。
这样只会让孩子心灰意冷,裹足不前。
![]()
6、自己情绪不好时不责
每个人都有情绪波动的时候,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容易发火。
千万不要借着这股火去教育孩子,这时候你的大脑只有愤怒,是完全失去理智的。
你的怒吼,凶煞的眼神都像带刺似的,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和不安。即使你说的话有道理,孩子也听不进去。
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如果因为你的情绪影响到了孩子,主动跟孩子道个歉。示弱不是什么坏事,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在乎他们的感受。
只有你的情绪稳定了,孩子才可能接受你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都说高中的孩子很难伺候,这确是事实,经历过的家长都深有体会。
但作为家长,我们的目标几乎是一致的,都是希望孩子有一个好未来。
父母存在的意义,不就是为了给孩子垫背吗?总说要给孩子兜底,到底什么才是最好的兜底呢?
好的物质条件,好的资源,这些都不是。最好的兜底是:
孩子失意时,我们能接住孩子的情绪;
孩子紧张时,我们能给孩子恰到好处的松弛感;
孩子无助时,我们能借他一双结实的臂膀。
高中,我们给不了孩子任何学习上的帮助,唯一能给的就是积极的情绪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