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从福建武夷山出发,向北穿越蒙古,再直抵俄罗斯圣彼得堡——这条古老的“茶路”如今被赋予了新的名字:万里茶道。11月7日,在蒙古国达尔汗市召开的第九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上,三国签署了《万里茶道旅游合作发展计划(2025‑2026)》,暗藏着文化、旅游、经济与地缘政治多重意图。
其实,看起来像是一场促销式的旅行联动。参与方来自中国、俄罗斯、蒙古三国的旅游部门及相关协会,共同约定:开发推广“万里茶道”旅游线路、打造跨境自驾游品牌、提升沿线跨境旅游便利化水平。会上还举办了旅行商洽谈会、主题展览、自驾游启动仪式,几十家文旅企业、旅游协会亮相其中。
![]()
这里面,有好几个值得盯的亮点。先说文化价值:这条茶路自17世纪活跃以来,从中国茶区一路运往俄罗斯,承载的是茶叶贸易与中俄蒙三国之间的流通历史。 将这样一条历史通道“旅游化”、品牌化,既有文旅创新意味,也有“让历史动起来”的野心。其次是经济/旅游价值:跨境自驾游、沿线景点串联、品牌塑造,这些都可能为沿线地区的酒店、餐饮、交通、零售带来机会。再次是区域合作意义:中国、俄罗斯、蒙古这三国借“万里茶道”的名义,从文化连接转为旅游合作,从地域邻近转为互动加深。
但值得留意的是,行动总是比愿景难。先有现实的问题:跨境自驾游听起来酷,但涉及签证、通关、驾驶许可、交通基础设施、沿线服务能力,这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再者,“旅游线路+品牌+便利化水平”这些字眼虽好,但能不能真正落地?沿线国家、地区的旅游配套、安全服务、交通接驳、宣传营销,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和持续运作。还有,文化价值很诱人,但“从历史通道变成旅游线路”过程中,怎样避免沦为“跟风旅游+肤浅体验”?否则,再美的名字也可能只剩“有故事却体验一般”。
中国作为起点,有茶文化底蕴、旅游资源丰富,也有推动“茶旅融合”多年经验。俄罗斯、蒙古则更像“延伸段”——俄端到圣彼得堡、蒙段的参与也是区域协作的体现。三方签字意味着:在文旅合作这条线上,三国愿意联合出手。此次签署之后,何以让效益不仅停留在“会场握手+启动仪式”?这将是检验这份计划是否“光好看”或“好用”的关键。
![]()
旅游,表面是“休闲”“观光”,但背后也可能是“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区域互联互通的文化拓展。将“万里茶道”打造成跨境旅游品牌,不仅是文化复兴,也可能是区域品牌建设、国家软实力伸展的一部分。中国、俄罗斯、蒙古各有利益:更密切的旅游合作意味着人脉链接、商旅互动、文化往来,这在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有其战略意味。
不过,也要警惕“预期落空”的风险。计划期定为2025‑2026,两年时间看起来紧迫。从签字到真正完成线路开发、品牌推广、游客动员、机制运作,这中间有很多要件:资金、基础设施、政策协调、市场培育、国际游客、安全保障。这些都需要耐心与时间。若只是“签个协议+搞个仪式”却无持续推进,可能被市场冷落。
这条“茶道旅游”线路上的实际配套:是否有沿线服务升级、是否有跨境通行便利、是否有自驾品牌实际运营、是否有旅游人数增长。还有文化体验深度:游客是否能真正感受“茶道”沿线的文化变化,而非走马观花。地域平衡是否体现:沿线偏远地区是否因旅游合作而实实在在受益,而不是热点地区独占。若这些问题逐一解决,茶道旅游才有可能成为“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区域合作”融合的范本。
于是,当新闻中提到:“三方将挖掘‘万里茶道’的文化与经济价值,加强……旅游合作”时,那不仅是几个部门的公文语言,而可能是一个区域旅游故事的开篇。假如它走得通,它可能成为三国文旅互动的新样板;假如走不通,则可能又归为众多“合作计划中签字画面”之一。
![]()
在这个匆匆而多变的时代,将一条历史通道变为旅游品牌并非易事,但这也恰恰是文旅创新值得追的方向。茶从地里、茶从路上、茶从箱中,最终或许变成游客在草原边、林间道、自驾车窗外所见的风景。中俄蒙三国这次共同在“万里茶道”上拉起同框,不只是拍张合影,而是迈出一个“联动共建”的步伐。未来两年,该步伐是否踏稳、能否走远,就看三国是否愿为旅游而投入时间、资源、耐心,而不是只为“合作”而合作。
而你,下一个假期是否会选择从武夷山起步,穿越草原,驶向西伯利亚,体验“万里茶道”那条旅游线路?或许,这不仅是一次旅程,更是一次文化穿越,一场跨国友谊的行走。旅程看似轻松,却承载着历史、地缘、产业与梦想。在前路可期的同时,也需警觉:品牌如果缺配套、故事如果缺打磨,观光就可能变成快照,而非深刻体验。如此,当自驾车轮碾过三国交界、当游客在茶园边举杯、当草原镜头转向俄罗斯冬日雪地,这条“万里茶道”便有机会成为一道真正动人的风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