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在进博会分论坛上的发言,直接戳中了千万打工人的痛点。
他拿着数据直言中国居民消费率过低,本质是收入分配问题,还列出扎心数据。
我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不到40%,远低于全球55%的平均水平,连发达国家80%的一半都达不到。
更关键的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民部门占比仅60.6%,比世界平均水平低5.5个百分点,而企业部门占比却高出5.6个百分点,说白了就是钱都跑到企业和政府手里,老百姓口袋没余粮。
这话一出,网友直接炸了,这不是废话吗?月入3000块,除去房贷车贷和生活费,连件新衣服都不敢买,怎么消费?
而现实比数据更残酷。
西安刚曝光4家企业恶意欠薪,被追究刑事责任,员工的血汗钱被老板当成儿戏,泉州匹克集团更离谱,口头通知全员降薪,最高降幅50%,拒绝降薪的员工要写反思检讨,否则停发工资,完全无视《劳动合同法》里“降薪需协商一致的规定。
还有网友爆料,自己公司三年没涨过薪,加班没有加班费,社保按最低标准交,投诉到劳动部门也不了了之。
刘元春在演讲里提到要织好社会安全网,可打工人最直观的感受是工资不涨、权益难保,安全网在哪?
网友的争论直接吵上热搜,两派观点针锋相对,火药味比寒冬里的西北风还冲。
![]()
认同专家的网友直呼终于有人敢说真话,媒体数据显示,我国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有9.64亿人,这部分人能解决温饱就不错了,哪来钱消费?
网友吐槽:我月薪5000,房租2000,生活费1500,剩下的要留着给父母看病、给孩子交学费,一年到头不敢旅游、不敢买护肤品,消费券发50块有啥用?
根本问题是工资没跟上物价!
还有人翻出上海前三季度人均消费破4万的数据怼道:
别光看大城市光鲜,大多数人连这个零头都达不到,专家能不能多看看底层 ?
吐槽专家光说不练的网友更愤怒,“这道理三岁小孩都懂,用你专家来科普?
我们需要的是怎么涨工资,不是为什么不消费!
广东网友晒出工资条:干了6年,工资从4500涨到5000,物价翻了一倍,专家说的收入分配改革在哪?企业连劳动法都不遵守,谈何涨薪?
还有网友怼得犀利:
日本60年代就搞国民收入倍增计划,6年让人均收入翻番,韩国靠新村运动让农民收入追上城市,这些成功经验摆着,专家为啥只提问题不给方案?
少数替企业说话的网友也被怼得哑口无言,现在很多企业日子不好过,订单下滑、成本上涨,哪有钱涨薪?
立刻有人反驳,匹克一边降员工工资,一边捐1亿做慈善,有的企业老板换豪车、买豪宅,却哭穷说没钱发薪,这是日子不好过吗?
是良心不好过!
更有人翻出31名员工罢工求涨薪被合法开除的案例:员工连合法维权的渠道都没有,企业凭啥愿意涨工资?
![]()
回头看看,类似的“专家废话文学”从来没断过。
之前有专家说年轻人不结婚是因为没钱,说完就没下文。
还有专家建议低收入者可以出租闲置房赚钱,完全脱离现实。
可国外早就有成功案例摆在那。
日本搞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通过减税、扶持中小企业、提高农产品价格,6年就让人均收入翻番,培育出庞大中产阶层。
韩国的新村运动,让农民收入追上城市居民,缩小贫富差距;新加坡砸重金搞教育,通过提升劳动力素质来提高工资。
这些办法不是不能学,而是专家们不愿深入谈,还是不敢谈?
更讽刺的是,国家明明有劳动法,有治理欠薪的冬季行动,可很多企业依然敢强制降薪、威胁员工,西安还有企业恶意欠薪,这说明不是没有规则,而是规则执行不到位。
打工人要的不是专家的数据分析,而是老板不敢随意欠薪、加班能拿加班费、工资能跟着物价涨的安全感。
凭啥老百姓要为低收入买单,凭啥企业能无视劳动法,专家能只提问题不给方案?
日本能让国民收入倍增,我们就不行吗?
关键是有没有真正把老百姓的收入放在心上,有没有把“按劳分配”落到实处。
你多久没涨过工资了?
遇到过企业违法却投诉无门的情况吗?
欢迎大家评论区聊一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