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信宜法院民一庭联合信宜市妇联、信宜公安局翻译人员高翠云,创新采用“视频连线+即时翻译”模式,成功化解一起涉外离婚纠纷。
该案从启动调解到达成协议仅用时20个工作日,高效克服了跨国诉讼中的送达、语言与时空障碍,让原本繁杂的跨国婚姻争端在“云端”言和。
中国公民陈某与越南籍公民阮某在信宜相识相恋并登记结婚,婚后却因生活习惯差异、文化认知不同产生矛盾。最终阮某独自返回越南居住,双方陷入长期分居状态。陈某认为夫妻感情已破裂,遂向信宜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以往困扰法官的涉外案件“老大难”问题同样摆在承办法官刘婕面前:法律文书跨国送达耗时久、案件审理周期长、当事人在国外难以现场参与庭审。多重阻碍叠加,让矛盾化解一度陷入停滞。
然而承办法官并未因此却步,她通过各种方式取得被告阮某的联系方式,并用电话、微信多次与双方沟通,发现两人均有调解意愿。在征得双方一致同意后,她提出“云端速调”方案,但方案落地面临三大技术挑战:涉外当事人身份认证、中越语言沟通、跨国视频设备适配。
“必须把万千便利留给当事人,千难万难我们要自己想办法克服。”刘婕的话掷地有声。为攻克难题,承办团队迅速行动。
首先是身份验证“不卡壳”。承办团队主动对接技术团队,开通广东诉讼服务网后台核验绿色通道,顺利完成阮某的涉外身份核验;其次是“语言沟通零障碍”,围绕语言沟通,经双方同意后,承办团队协调邀请精通越南语的专业翻译人员,同时搭配翻译软件双重保障,确保信息传递零误差;最后是“设备保障不掉线”,承办团队针对操作视频连线流程,分别对双方进行逐一步骤指导,提前多次组织模拟测试,确保庭审时画面清晰、网络稳定无卡顿。
技术障碍全部扫清后,由审判团队联合信宜市妇联调解员文羡丹、信宜公安局翻译员高翠云组成的先行调解团队,依托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网搭建起“云端调解室”。
![]()
调解过程中,法官当庭宣读民事起诉状、证据等应诉材料,翻译员高翠云同步将内容即时翻译成越南语,每宣读一段便确认阮某是否听懂,充分保障其诉讼权利。在此基础上,调解团队针对离婚意愿、共同财产分割、债务处理等核心问题,耐心引导双方沟通协商。最终,陈某与阮某“屏对屏”达成一致,在线签订了调解协议。
从启动“云端速调”到签订调解协议,这起跨国离婚诉讼仅用20个工作日便定纷止争,让跨越国界的“云端解纷”从愿景变为现实。
此次跨越国界的“云端速调”,是信宜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的生动缩影,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涉外家事审判领域的成功实践,更彰显了中国司法的人文关怀。通过科技赋能,打破了跨国诉讼的时空限制,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更大幅缩短审理周期,实现涉外纠纷案结事了人和。
撰文:李阳诗 通讯员 杨青菁 文家怡
【作者】 李阳诗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