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外滩的久事艺术沙龙中,韩国艺术家金炳昊运用金属的垂直与水平线条、几何形态与结构、线性重复与形态聚合等人工雕琢的多样元素,打造了属于自己的“花园”。今天起,“对称花园——金炳昊个展”在久事艺术沙龙正式向公众开放。艺术家30余件跨越其二十余年创作脉络的艺术作品集中亮相,既有1998年早期的纸本丝网作品,也包含2024-2025年全新打造的金属装置,金炳昊说,这次展览的原材料都取自上海本土,他并非像传统雕塑家那样雕琢、打磨材料,而是绘制设计图纸并与工程师合作,借此将雕塑制作过程纳入工业系统。
![]()
展览现场 王凯 摄
此次展览以“棱角分明的金属景观”“文明的横截面”“膨胀的人工自然,及其崩裂”为三大主题分区。2024年新作《323根刺》以铝制基底承载323根黄铜尖刺,精密螺丝固定的可拆解结构,暗喻“文明秩序的脆弱性”;《垂直花园》中悬挂如“果实”的圆形单元,模拟出植物垂直生长的自然韵律,实现人工秩序与自然意象的交融;《二百六十四滴泪》则将情感符号“眼泪”转化为工业模块,玻璃涂层折射的微光,打破“金属无情感”的刻板印象。
![]()
展览现场 王凯 摄
自童年起,金炳昊便在工业化的城市景观中成长,工业构筑物、钢铁框架的韵律、金属表面的光泽,都自然地内化为他的视觉经验。因此在作品中他挖掘金属材质的可塑性,通过铝阳极氧化、黄铜抛光、不锈钢镜面处理等工艺,让冷硬金属呈现出细腻的哑光、温润光泽或眩目反射,打破材料的刻板印象。他还在严谨对称的结构中故意制造微妙“失衡”,如作品中尖锐的棱角、倾斜的角度、微弱的机械声,引发参观者对“稳定与破碎”的思考。正如金炳昊在采访中所言,他的“花园”终究是“人类欲望设计的风景”,并非对自然的再现,而是在自然与人工的边界处产生的流动。
展览策展人白南准艺术中心馆长朴南熙认为,金属材质的冷硬与青金石之泪的诗意碰撞,也暗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刚柔并济”的审美意趣。
原标题:《来外滩,在这个金属构造的花园中打卡!》
栏目编辑:华心怡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徐翌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