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灯泡坏了、水管漏水了、想给桌子装个螺丝……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五金店。
店里的商品五花八门,从螺丝刀到水龙头,从电线到小零件,为什么偏偏叫“五金店”?“五金”到底是哪五种“金”呢?
其实,“五金”的说法早在古代就有了,一开始指的是五种金属材料,后来慢慢延伸成了金属制品的统称。
最早的“五金”是明确的五种金属,它们在古代的生产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金:一提“金”,大家先想到黄金,但古代的“五金之金”范围更广,指的是所有贵重的金属。
黄金因为耐腐蚀、易加工,古代会用来做饰品、货币,甚至一些重要的器皿。
银:银比黄金常见,古代不仅用来做银饰、银器,还有个很实用的功能——做货币(比如银元)。
现在银在工业上用得更多,比如电子元件里的银触点,不过五金店里偶尔能见到银质的小配件,比如一些高端的开关触点。
![]()
铜:铜可是五金里的“老大哥”,古代就用来造青铜器、铜钱,现在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
家里的电线芯(铜导电好)、水管(铜管耐腐蚀)、还有一些五金配件(比如铜螺丝、铜合页),都是铜做的。
铁:铁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金属了,硬度高、价格亲民,是五金店里最常见的材料。
从螺丝刀、扳手、锤子这些工具,到铁钉、铁丝、铁皮,再到暖气片、防盗窗,几乎都离不开铁。
![]()
现在很多“铁制品”会镀锌、喷漆,防止生锈,比如我们常说的“马口铁”“镀锌管”,本质还是铁。
锡:锡不如前四种常见,但作用可不小。古代用锡做锡壶、锡箔,现在更多用于“焊接”——比如电线接头处的焊锡,就是锡和铅的合金。
家里电器坏了,修的时候师傅用的“焊锡丝”,就是五金店里能买到的锡制品。
“五金”的说法虽然源于五种金属,但早已超越了字面意思,变成了“金属制品及相关工具、配件”的统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