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坛重量级人物迪克・切尼走了,84岁的他,最终没能战胜肺炎并发症和困扰半生的心脏血管疾病,家人发布的声明里说,妻子琳恩、两个女儿和其他亲人都陪在他身边。
乔治・W・布什任内的这位副总统,一生堪称传奇,亦饱受争议。谁能料到,这位日后于美国政坛叱咤风云之人,早年竟是个“问题青年”,1941年,切尼出生在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市,后来在怀俄明州的卡斯珀小镇长大。
本来凭着奖学金进了耶鲁大学,算是踩上了精英的门槛,可他偏偏不适应校园生活,成绩一塌糊涂,最后被学校开除了。
![]()
自耶鲁离校后,切尼谋得一份电力线路架设之职,生活浑浑噩噩。雪上加霜的是,他两次因酒驾被捕。彼时的他,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与“政治精英”毫无关联。
爱情逼出的逆袭从迷途青年到政治新星
人生的转机,往往来自意想不到的地方,切尼的转机,就来自他未来的妻子琳恩,当时两人已经是男女朋友,琳恩直接给了他最后通牒:我可不愿意嫁给一个电工。
此言如醍醐灌顶,令切尼幡然醒悟。他后来忆起,就在那一瞬间,他毅然决然地下定决心,要奋发图强,认为是时候做出一番成绩了。
![]()
无奈之下,他重返校园,这次选了怀俄明大学,一头扎进了政治学专业,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不仅拿到了学士学位,还接着读完了硕士。
1964年,切尼和琳恩结婚,这一牵手就是61年,婚后的切尼像开了挂,政治天赋慢慢显露出来,他先是给几位共和党政客当助手,在圈子里积累人脉和经验。
真正的突破发生在1975年,他的导师兼好友拉姆斯菲尔德要辞去白宫副幕僚长的职务,转任国防部长。
![]()
这个位置,最终落到了切尼头上,在福特总统手下干活,切尼算是真正进入了美国政治的核心圈层。
他摸清了联邦政府的运作逻辑,也坚定了自己的保守派立场,这段经历,为他后来登上更高的位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更让人佩服的是,切尼这一辈子,一直和心脏病作斗争,他前前后后经历了5次心脏病发作,最严重的时候,只能靠心脏起搏器维持生命。
![]()
2012年,71岁的他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他把这次手术称作“生命的馈赠”,本来以为术后会安度晚年,没想到他又在公共视野里活跃了12年,如此看来,能在病痛的折磨下坚持自己的政治追求,这份意志力确实常人难及。
实权副统的巅峰与争议反恐战争的掌舵人
2000年,切尼被乔治・W・布什选中,成为他的竞选搭档,2001年,两人顺利入主白宫,切尼正式就任美国第46任副总统。
谁也没想到,他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具实权的副总统,传统意义上的副总统,大多是个“虚职”,可切尼完全打破了这个惯例。
![]()
他深度介入政府各项决策进程,在国家安全与外交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于这些关键事务中,他拥有的话语权,丝毫不逊色于总统,影响力不容小觑。
这种职权的突破,在当时的美国政坛引发了不少讨论,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突如其来,美国陷入恐慌。
在这关键节点,切尼挺身而出。他担纲国家安全委员会核心工作之主导,以雷厉风行之势,迅速擘画反击之策。
![]()
不久,美国便发动了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2003年,伊拉克战争接踵而至。这两场战争,使切尼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人物,吸引了全球目光。
他与被召回重掌国防部长之职的拉姆斯菲尔德携手,积极推行“先发制人”的反恐战略,将新保守主义外交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使其影响力达至巅峰。
他们强调美国的军事优势,主张通过武力输出民主,甚至不惜绕过联合国,毫无疑问,这些举措在初期凝聚了美国国内的共识,也打击了恐怖组织的嚣张气焰。
![]()
但争议也随之而来,关塔那摩监狱的虐囚事件、伊拉克战争中出现的情报失误,都让切尼饱受诟病。
中东局势的长期动荡、战争带来的巨大人员和财产损失,至今仍是人们讨论的话题,本来想单纯评价他的反恐决策,后来发现这事真没法一刀切。
站在美国的角度,他或许是应对危机的功臣;但从全球视角看,他的政策确实给不少国家带来了灾难。
![]()
这种复杂性,也正是切尼这个人物的魅力所在,晚年的切尼,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选择,作为资深共和党人,他公开和特朗普撕破脸,直言特朗普是“懦夫”,是“共和国的最大威胁”。
他的女儿莉兹・切尼,也因为反对特朗普,失去了共和党众议院的领导职位,父女俩成了党内反特朗普势力的象征。
这一立场让切尼在共和党内部变得孤立,但这也恰恰体现了他的性格,认定的事情就不会妥协。
![]()
这种坚持,有人赞赏,有人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做法也反映了当下美国共和党内部的深刻分裂传统保守派和民粹派的矛盾,至今仍在发酵。
切尼的逝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他定义了实权副总统的角色,他的新保守主义理念影响了21世纪初的美国政治走向,他的反恐遗产至今仍在引发讨论。
他的女儿莉兹・切尼延续了家族的政治脉络,让切尼家族成为美国少数实现政治代际传承的世家。
![]()
切尼这辈子,活得够精彩也够有争议,从耶鲁辍学生到实权副总统,从心脏病患者到反恐掌舵人,每一个身份都充满了故事。
他不是一个完美的政治人物,甚至可以说争议缠身,但他对美国政治的影响,确实不容忽视。
![]()
如今,随着他的离去,关于反恐战争的反思、副总统职权的边界、共和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讨论必将再次升温。
而切尼这个复杂多面的人物,也必将成为历史学家和政治观察家长期研究的对象,他的一生,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美国政治的光明与阴影,也让我们看到了权力背后的复杂与无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