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苏州、成都和杭州,今天来分析一下它们各自的风格。
三座城市GDP相近,排名第六、第七、第八,风格相差极大:
苏州以工业+科研著称;
杭州和成都,在流量+互联网方面更胜一筹。
![]()
先说杭州,这是最有争议的城市之一。
喜欢杭州的人,说杭州有山有水,互联网产业独霸一方,有多少白手起家的案例。
激荡三十年。
![]()
不喜欢杭州的人,说杭州房价高+消费高+工作卷,不适合普通人居住。
这两种说法都对。
若是你刚来到杭州,不管是坐飞机还是高铁,一下机场就会感受到杭州的繁华,让你立刻爱上这座城市。
可若是你居住时间更久一点,才会发现杭州生活的不便利。
这就像张爱玲说的那样:
旗袍上爬满了虱子,冷暖自知。
![]()
对杭州最常见的指责,就是消费成本高,甚至某些方面比上海更高。
这是为什么?
1.杭州造富效应明显。
2015年之后,杭州进入了一段疯狂的时间。
先是阿里巴巴上市,造就了几千个千万富豪;
之后伴随着G20峰会,杭州3年大拆迁,又制造了一批拆迁户。
互联网+房地产双轮驱动,天量资金如倾盆暴雨砸入杭州,资产性收入水涨船高。
伴随而来的就是报复性的消费,这就是【财富效应】。
2.拆迁效应。
杭州市区以前有很多老破小,能为居民提供廉价的居住环境,能为小商贩提供低房租。
当时人们觉得消费不高,是因为很多需求,可以在街边摊,以低成本的方式解决。
可2015-2018三年大拆迁,很多路边的小摊位、老破小、夜市之类的被拆掉。
之后商家和消费者,一股脑被赶进大商场。
而小商贩无法承担这些成本,连锁店想要活下来,必然会选择预制模式。
这就是杭州被称为【美食荒漠】背后的经济原因。
![]()
可以说:高消费,就是高资产性收入的后遗症。
你想通过房子赚钱,就得承受这种成本。
3.省会的虹吸效应。
要知道一点,绝大部分的公共资源,例如学校医院以及决策机构等,都是按照行政级别分布的。
所以在浙江省内,哪怕宁波经济再亮眼,但科教文卫跟不上,发展上限始终不如杭州。
![]()
科教文卫行业,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当然。
一是互联网+科技行业的生长,严重依赖于高端教育资源+高端人才。
一所浙大,就能为杭州提供多少高端人才供给。
二是宁波老人退休之后,也会考虑生活环境,以及看病的便利。
就连当年对宁波无限好的【宁波一把手】,退休之后也是住在杭州西湖边上的。
![]()
这样的条件下,不管是资本还是有钱人,都会无意识的朝着省会移动。
再加上浙江民间有钱人多,随便把一个县城的地头蛇拿出来,身价至少千万。
当这批小老板金盆洗手后,来到杭州买房投资,必然会拉高城市的有效需求,进而促进物价上涨。
所以你可以看到,杭州有钱人数量占全国的比例,排名全国第6。
仅次于五大一线城市。
![]()
02.
消费高,只是杭州的缺点之一。
节奏快,才是杭州招黑的本质。
有人曾经这么表述杭州:
离开这座城市几年,等你再回来的时候,之前的经验很多都过时了。
这也意味着,你快要被这座城市淘汰了。
但是,节奏快明显是个【利大于弊】的特点。
因为无论是什么风口来了,杭州都能冲进去喝口汤。
曾经北方城市的人,经常会提到过这一点:
意思是北方反应太慢,思想保守,错过了很多机会;
这些年新能源风口出来,南方人都冲进去把钱赚完了,北方才刚刚起床,伸个懒腰准备出发。
你就想,这样的竞争力能是一个水平么?
若是没有巨大的外力干预,之后南北经济差,只会越来越大。
![]()
而成都也有这样的问题。
你去问问那些在杭州和成都都工作过的人,他们一致认为:
在杭州积累经验之后,
来到成都是降维打击。
工作节奏慢了很多,整体感觉很松弛;
![]()
但成都也有两个不好的点。
一是收入比杭州低了30-50%;
但好在成都房价也比杭州低一半,算是有利有弊。
二是成都对于风口和时代脉搏的把握程度,不如东南沿海。
因为成都身处内陆,距离沿海超过1000公里。
很多信息差,不是在互联网上刷刷,就能弥补的。
必须通过线下面对面沟通,通过公司茶水间这种细碎的渠道,才能够获得。
![]()
若是把具体的数字拿出来比较,只看人均个税收入:
杭州是苏州的1.8倍,是成都的3倍以上。
这说明杭州的造富效应明显,工资高+消费高+房价高的逻辑是通顺的。
成都无论是人均GDP,人均个税收入,还是平均房价,都算是东大的洼地。
若是一个杭州人,看到成都人吐槽房价贵,他会感到非常荒唐。
2-3万/平,这个价格还算贵?
在杭州只能买个老破小。
![]()
从地理位置上讲,西部地区必然需要一个中心城市,来解决商业机会+医疗+教育问题。
谁能够抢到这样的生态位,谁就能成为【西部之心】。
20多年前,当时重庆、成都和西安,都在争夺这个位置。
但四川执行强省会战略后,成都一路招兵买马,人口膨胀到2300万以上,GDP来到了全国第7。
这样西安就被比下去了。
![]()
剩下的还有重庆。
又因为重庆身处大山之中,是著名的【火炉】之一,养老条件差。
![]()
再加上服务业方面,成都天然比重庆更强。
尤其是来到互联网时代,成都主打服务业的发展模式,明显更吃香。
这也符合成都当年的规划。
![]()
20多年前王志纲来到成都,一眼就看到了成都未来的前景:
不要头铁和重庆争夺工业,而要大力发展服务业,让重庆人来成都买房消费。
建议成都不要卷,就要保持慵懒,主打松弛感。
![]()
成都付出多年努力之后,终于拿到了【西部之心】的帽子,金融+总部经济独霸西南。
东部的巨头企业,但凡想要进入西南市场,是一定要来成都开个分公司的。
因为这里有大院大所,每年能批量生产优质劳动力,价格还比东部沿海便宜30-50%。
互联网巨头最喜欢的,就是这种地方。
因为线上业务都是一样干,但成本低这么多,省下来的都是利润。
![]()
所以总结一下:
成都工作、商业机会相对多+教育医疗条件好,导致西部有钱人都喜欢来成都买房子。
尤其是最西边的三个省份的有钱人,都把成都当作真正的省会。
一旦赚到点钱,都会腾挪到成都。
在成都,是真能享受生活。
![]()
03.
最后再来说苏州,一句话总结:
苏州因上海而崛起,也受限于上海。
目前存在的所有缺点,几乎都是上海导致的。
互联网、金融、总部经济方面,苏州远不如上海和杭州。
因为这些是高端环节,属于最肥美的肉,肯定是上海先挑。
苏州和上海是前店后厂模式,错位发展:
上海有的功能,有的我们就不需要再去打造它。
![]()
但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
随着产业升级,以及城市底蕴的积累,苏州在某些方面,拥有了和上海抢食吃的资格。
例如芯片、纳米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只有少数几个城市才能提供就业。
苏州就是其中之一。
服务业方面,苏州肯定没法和杭州比。
但在工业方面,苏州和深圳、上海在一个级别,是第一梯队的S级选手。
![]()
对比【工业用电量】、【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利润】:
苏州是杭州的2倍以上。
![]()
平均房价方面,苏州只有杭州的一半。
因为苏州是个散装城市,人口集中度只有38%,相比之下杭州超过80%。
若是把苏州下面的几个县级市去掉,苏州的经济体量,直接会被砍掉一半。
这直接导致苏州购买力分布散,房价相对较低,高端消费不足。
也正因此,普通人在上海和杭州买不起房,还能考虑来苏州发展。
工资在一个水平线上,但房价压力小很多。
![]()
最后总结一下:
杭州属于高收入+高消费+高房价模式,节奏快工作卷,但造富效应明显。
若是从事互联网等相关行业,那就无脑去杭州;
成都的节奏最安逸,生活压力比东部小很多,但信息滞后,无法第一时间抓住风口。
西部省份的人,若是不想那么卷,那就去成都;
苏州位于二者中间,主打研发+制造业。
若是从事高精尖的制造业,且是高科技、高学历人才,那就无脑去苏州。
三座城市各有特色,都能满足部分人群的偏好。
来源:达叔买房
![]()
近期热门文章推荐
回复关键词阅读
- 滨湖区的咖啡店,正在治愈我的精神内耗(关键词:咖啡店)
红星美凯龙老板废掉了(关键词:红星美凯龙)
阿满百香鸡大战紫燕百味鸡,为何选择南京(关键词:紫燕百味鸡)
新质蛋白赛道,无锡高新区用“顶级阵容”杀进来了(关键词:新质蛋白)
清华大学,为什么会在这里进行一场AI赋能科研的深度布局(关键词: AI布局 )
江浙皖“C城”暗战:徐温二州争万亿,蚌埠突入高端局(关键词:江浙皖暗战)
- 江苏,依旧是最坚定的出海者(关键词:出海)
- 如果不是苏州这个园区,中国自动驾驶第一股可能要晚来两年(关键词:苏州园区)
80岁的上海财阀,依然强得可怕(关键词:上海财阀)
3年从0到25亿,惠山经开区相准了这批新能源“千里马”(关键词:惠山经开区)
一支穿云箭,中国创新药出海千军万马来相见(关键词:创新药出海)
淮安低调王氏兄弟,硬控国内两大产业(关键词:淮安)
常州龙头200亿砸向淮安,这个全球第一稳了(关键词:常州龙头)
一千年的二泉映月,值得出一个这样的文旅爆款(关键词:文旅爆款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