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约车司机来说,取消订单可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以后可得注意了。
近期厦门一位司机的遭遇给所有同行敲响了警钟,仅仅因为取消订单被乘客投诉,就被交通局罚款200元。
据这位司机描述,他接单后按照导航前往乘客指定的上车点,可到达后却始终找不到乘客,仔细沟通后才发现,乘客实际所在的上车位置和订单导航显示的地址存在偏差。
图片
司机在多次寻找无果后,导致订单被取消,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订单异常,没想到事后乘客怀疑他是故意拒载、爽约,直接拨打当地交通局的投诉电话维权。
![]()
图片
交通局收到投诉后,立即对事件进行核查,随后将认定的司机违规行为下发给所属网约车平台,并要求司机携带相关证件亲自前往交通局接受处理。
最终,这位司机因“拒载爽约”的违规认定,被处以200元罚款,相当于一天辛苦跑车的收入付诸东流,实在得不偿失。
![]()
图片
这件事看似偶然,却暴露了当前网约车行业的普遍问题:一方面,乘客的维权意识已大幅提升,遇到订单纠纷时不再忍气吞声,而是直接通过交通部门等正规渠道投诉,维权方式更直接、更有效。
另一方面,不少司机对取消订单的合规风险认知不足,以为只是平台内部的小问题,却忽略了交通部门对这类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更需要警惕的是,若投诉涉及无证营运的网约车司机,后果会更加严重。这类司机不仅会因取消订单、拒载等行为被罚款,还会被叠加处罚非法营运的相关罚款,金额往往远超200元,甚至可能面临车辆被扣的风险,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
图片
事实上,交通部门对网约车司机的服务规范有着明确要求,取消订单并非绝对不允许,但必须符合合理情形——比如乘客主动更改行程、长时间联系不上且等待超规定时长等,并且司机需提前与乘客做好沟通,保留相关聊天或通话记录,避免被误判为“故意拒载”。
随意取消订单、沟通不到位,一旦被乘客投诉,很容易被认定为违规并面临处罚,对于网约车司机而言,每一笔订单都来之不易,200元罚款虽不算巨额,却可能是一天的辛苦所得。
在此提醒各位司机师傅:接单后务必及时与乘客确认上车位置,遇到地址偏差、联系不上等问题时,优先通过平台沟通并留存证据,非必要不轻易取消订单;同时,务必确保自身证件齐全、合规营运,避免因无证问题面临双重处罚。
你是否也曾遇到过订单取消的纠纷?对于交通部门的处罚规定,你有哪些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观点,也别忘了点赞转发,提醒身边的网约车司机朋友避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