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从 “凑合住” 到 “心之归处”,这外环改善盘让我找回生活的诗意
我和先生在上海做媒体行业 9 年,前 5 年住 100㎡的刚需房,4 年前换了 130㎡的大三居。本以为 “宽敞” 就是理想生活,可随着孩子上幼儿园、父母来沪帮忙,房子的 “短板” 越来越明显:每天早上要提前 1 小时挤地铁,孩子在公交上睡眼惺忪;周末想带父母散步,周边只有一个嘈杂的街边公园;家里的杂物堆得像小山,我妈总说 “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
![]()
![]()
![]()
![]()
![]()
![]()
去年下半年,我们把换房目标锁定 “外环改善盘”,核心需求很明确:近地铁、临公园、户型实用、有发展潜力。我们跑遍了闵行、松江的外环板块:有的盘近地铁却挨着高架,晚上噪音大得没法睡;有的盘环境好却离地铁 2 公里,父母买菜要骑共享单车;还有的盘户型设计呆板,140㎡的房子居然只有两个卧室朝南。
就在我们快要放弃时,朋友推荐了象屿天宸雅颂。第一次去看房,180 米外的 8 号线浦江镇站近在眼前,东侧的浦江郊野公园绿意盎然;128㎡边套户型里,270° 景观双舱让阳光铺满房间,5 处飘窗能放下我收藏的绘本、孩子的玩具;3S 墙系统的收纳空间,连我妈都忍不住感叹 “以后家里再也不用乱糟糟了”。当天我们就登记了意向,如今盼着六期加推,终于能拥有一套 “懂生活” 的家。
今天,我想以 “未来业主” 的身份,跟大家聊聊在象屿天宸雅颂的四季日常 —— 那些藏在晨光里的通勤、公园里的漫步、飘窗上的阅读、会所里的欢笑,才是 “改善生活” 该有的样子。
第一幕:通勤不是 “煎熬”,地铁 + 快速路,让每天多睡半小时
周一早上 7:40,阳光里的早餐,比早高峰更重要
以前住的小区离地铁 1.8 公里,每天早上 6:40 就要起床:给孩子穿衣服、做早餐,7:10 就要拉着还没睡醒的孩子出门,赶 7:20 的公交去地铁站。遇到早高峰堵车,公交半小时都到不了,有一次孩子在公交上哭着说 “妈妈,我还想睡”,我心里满是心疼。
但在象屿天宸雅颂,这一切都变了。项目距 8 号线浦江镇站仅 180 米,步行 3 分钟就能到。我算过时间:7:40 起床,给孩子慢慢梳辫子、穿小裙子,7:55 开始吃早餐 —— 孩子爱吃的草莓松饼、老公煮的热牛奶、我烤的培根,一家人坐在餐厅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餐桌上,孩子边吃边说 “妈妈,今天幼儿园要做手工,我要做个小房子送给你”。
8:25 出门,牵着孩子的手,慢悠悠走到地铁站,8:30 坐上地铁,6 站就能到前滩,换乘 1 站到公司,9 点前准能打卡。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抱着孩子在寒风里等公交,生怕晚一分钟就迟到。有一次孩子说 “妈妈,现在上学好开心,不用早起赶车了”,看着她明亮的眼睛,我才明白:好的房子,能让孩子的童年少点奔波。
周五晚上 6:30,下班顺路逛商场,不用 “急着回家做饭”
以前周五下班,我和老公要先挤地铁回家,再换衣服去菜市场,到家都 7 点多了,做晚饭要到 8 点才能吃。有一次老公加班,我一个人在菜市场排队,看着前面拎着菜的阿姨,突然觉得特别累 —— 为什么在上海生活,连吃顿热饭都这么匆忙?
但在象屿天宸雅颂,生活变得从容多了。8 号线浦江镇站旁就有大型商场,周五下班,我可以先去商场逛一圈:给孩子买件新裙子,给老公买件衬衫,再去超市买新鲜的虾和牛排,晚上回家做顿大餐。老公从公司回来,走浦星公路转南北高架,25 分钟就能到家,比以前快了近 1 小时。
上周我们去商场实地体验,超市里的虾活蹦乱跳,牛排是进口的,孩子看到玩具区的芭比娃娃,拉着我不肯走,老公笑着说 “以后每周五都带她来,就当奖励她一周表现好”。那种 “不用急着回家” 的松弛感,是我以前从未有过的。
第二幕:公园不是 “远方”,15 万方郊野公园,下楼就是后花园
春天:周六上午 9:00,带父母逛虞美人花海
我父母喜欢养花,以前住的小区周边只有一个小广场,每天早上都是人挤人,他们总说 “闹得慌,还不如在家待着”。但在象屿天宸雅颂,东侧就是 15 万方的浦江郊野公园,4A 级景区的五大主题片区,成了我们的 “私家后花园”。
春天的周六上午 9 点,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妈会穿上新买的碎花外套,拿着手机拍公园里的虞美人花海 —— 粉色、红色、黄色的虞美人成片开放,像铺了一层彩色的地毯。我妈会蹲在花海里,让我给她拍照,嘴里念叨着 “要发给老家的亲戚看看,上海的春天真漂亮”。
我爸会跟遇到的其他业主聊天,大多是跟他年纪相仿的叔叔,有的在讨论养花技巧,有的在分享带娃经验。有一次,一位叔叔送给我们一包花种,说 “这是我老家带来的月季,在院子里种着特别好养活”。孩子则会在草坪上跑,手里拿着风筝,老公会陪着她一起放,看着风筝在蓝天上飞得越来越高,孩子兴奋地喊 “爸爸,你看,风筝飞上天了”。
以前总说 “等有空了带父母去公园”,现在公园就在家门口,每天都能陪他们散步,才明白 “陪伴” 才是最好的孝顺。
夏天:周日下午 4:00,在湖边树荫下野餐
夏天的上海闷热,以前住的小区周边没有公园,周末只能带孩子去商场的游乐场,孩子总说 “没意思,我想在草地上跑”。但在象屿天宸雅颂,浦江郊野公园的湖边成了我们的 “避暑胜地”。
周日下午 4 点,避开最晒的时段,我们带着野餐垫、水果、三明治,开车 5 分钟就到公园。湖边有大片的树荫,我们把野餐垫铺在树下,孩子会拿着小网兜去湖边捞小鱼,偶尔还能捞到几只小虾米,兴奋地跑过来跟我们分享 “妈妈,你看,我捞到小鱼了”。
我和老公会坐在野餐垫上,喝着冰咖啡,聊聊天,看着远处的人们在湖边散步、骑行。我妈会拿着手机拍湖景,发朋友圈跟老家的亲戚说 “上海的湖真漂亮,比咱们老家的水库还干净”。孩子玩累了,会躺在野餐垫上,吃着冰镇西瓜,看着天上的白云,说 “妈妈,这里比游乐场好玩多了”。
秋天:周六上午 10:00,在银杏林里拍照
秋天的浦江郊野公园,银杏林成了最美的风景。周六上午 10 点,我们会带着孩子去银杏林拍照 —— 金黄的银杏叶落在地上,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我会给孩子穿上白色的小裙子,让她在银杏林里跑,老公会拿着相机,拍下她开心的瞬间。
我妈会捡起几片漂亮的银杏叶,夹在书里当书签,说 “以后给孩子留作纪念,看看她小时候的样子”。我爸则会在银杏林旁的长椅上坐着,看着我们,嘴角带着笑。以前住的小区没有秋天的景色,现在能在这么美的银杏林里陪孩子玩耍,才觉得秋天原来这么浪漫。
冬天:周日下午 2:00,在公园的暖阳里散步
冬天的上海湿冷,以前住的小区周边没有公园,周末只能待在家里,孩子总说 “妈妈,我想出去玩”。但在象屿天宸雅颂,冬天的浦江郊野公园也有别样的风景。
周日下午 2 点,阳光温暖,我们会带着孩子去公园散步 —— 公园里的松柏还是绿色的,偶尔能看到几只小鸟在树上跳来跳去。孩子会拿着面包屑,喂公园里的小鸟,小鸟落在她的手上,她会兴奋地喊 “妈妈,小鸟不怕我”。
我和父母会跟在孩子后面,慢慢走,聊聊天。我妈会说 “以前在老家,冬天只能待在家里烤火,现在在上海,冬天也能在公园里散步,真好”。以前总觉得冬天很无聊,现在有了公园,冬天也变得有趣起来。
第三幕:户型不是 “简单的空间”,细节设计,藏着对生活的用心
128㎡边套:270° 景观双舱,阳光里的生活更惬意
以前住的房子是中间户,客厅只有一个小窗户,白天都要开灯,孩子总说 “家里好暗,我不想待在家里”。但在象屿天宸雅颂的 128㎡边套,270° 景观双舱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 —— 客厅和主卧的窗户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景观面,早上的阳光能洒满整个客厅,下午的夕阳会落在主卧的飘窗上,连家里的猫咪都喜欢趴在飘窗上晒太阳。
周末的早上,我会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本喜欢的书,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身上,温暖又舒服。孩子会在客厅的地毯上玩积木,偶尔抬头跟我说 “妈妈,你看,我拼了一个大房子”。老公会在阳台的跑步机上跑步,看着窗外的公园景色,连运动都变得有动力了。
主卧的 270° 飘窗更是我的最爱,我会在上面放一个小茶几,摆上我的绿植和绘本,晚上孩子睡了以后,我能在这里喝杯红酒,看看书,放松一下一周的疲惫。有时候老公会陪我一起坐在飘窗上,聊聊天,看着窗外的夜景,感觉像回到了谈恋爱的时候。有一次老公说 “以前总觉得房子能住就行,现在才明白,好的户型能让人心情都变好”。
3S 墙系统:2212L 收纳空间,家里再也不用乱糟糟
家里的收纳问题,一直是我的 “心头病”。以前住的房子,衣柜小得可怜,我的衣服只能堆在箱子里,孩子的玩具散落一地,我妈总说 “家里像个杂货铺,看着就心烦”。但在象屿天宸雅颂,3S 墙系统提供了 2212L 的收纳容量,相当于 50 个登机箱,彻底解决了我的收纳难题。
玄关处的 S 墙,能放下全家人的鞋子、包包、雨伞,再也不用把鞋子堆在门口。我会在玄关的柜子里放一个鞋架,把老公的皮鞋、我的高跟鞋、孩子的小鞋子分类摆放,看起来整整齐齐。我妈会在玄关的柜子上放一盆绿植,让进门的第一眼就看到绿色,心情都变好了。
客厅的 S 墙可以做成书柜和展示柜,放我的绘本、孩子的玩具和老公的收藏品。我会在书柜里放一些好看的装饰品,让客厅看起来更有格调。孩子的玩具会放在展示柜的下层,她能自己拿取,玩完以后还能自己放回去,慢慢养成了整理的好习惯。
主卧的 S 墙是步入式衣帽间,能放下我所有的衣服、包包和首饰,再也不用跟老公抢衣柜空间。我会把衣服按季节分类摆放,春天的裙子、夏天的 T 恤、秋天的外套、冬天的羽绒服,一目了然。老公的衣服会放在衣帽间的另一边,他再也不用把衣服堆在椅子上了。
我妈最满意的是厨房的收纳设计,G 型厨房标配的岛台不仅能做饭,还能放餐具。18 套的方太洗碗机足够洗全家人的碗,再也不用吃完饭以后对着一堆碗发愁。RO 反渗透直饮系统让孩子随时能喝到干净的水,再也不用烧开水、等水凉了。以前做饭的时候,厨房总是乱糟糟的,现在有了足够的收纳空间,厨房永远整整齐齐,我妈说 “在这样的厨房里做饭,心情都变好了”。
5 处飘窗:每一处都是 “小惊喜”
128㎡的户型有 5 处飘窗,每一处都有不同的用处,就像家里的 “小秘密基地”。
客厅的飘窗会做成孩子的 “阅读角”,我会在上面放一个小书架,摆满她喜欢的绘本和玩偶。孩子会在这里安安静静地看书,有时候还会给玩偶讲故事,再也不用跟我们抢沙发。有一次我路过客厅,看到孩子坐在飘窗上,手里拿着一本绘本,小声地念着,阳光洒在她的脸上,那一刻,我觉得特别幸福。
主卧的飘窗是我的 “放松区”,我会在上面放一个小茶几和靠垫,早上喝杯咖啡,晚上看看夜景。周末的早上,我会坐在飘窗上,看着窗外的公园景色,手里拿着一本喜欢的书,享受难得的悠闲时光。有时候我会在这里写点东西,灵感来得特别快。
次卧的飘窗是我妈的 “养花区”,她会在上面放满她喜欢的绿萝、月季、多肉,让家里充满生机。每天早上,我妈都会去飘窗上给花浇水、施肥,嘴里念叨着 “这盆月季又开了一朵,那盆多肉长得真好看”。家里的花越来越多,空气也变得越来越好,连孩子都喜欢去次卧的飘窗上看花。
书房的飘窗是老公的 “工作区”,他会在上面放一台笔记本电脑,偶尔在这里处理工作。有时候他会在飘窗上看电影,戴着耳机,不影响我们休息。老公说 “在这里工作很安静,效率很高,有时候工作累了,看看窗外的景色,就能放松下来”。
儿童房的飘窗是孩子的 “玩具区”,她会在上面放一些她喜欢的玩具,比如乐高、芭比娃娃。有时候她会邀请小区里的小朋友来家里玩,她们会在飘窗上玩玩具,笑声传遍整个房间。孩子说 “这里是我的小天地,我可以在这里玩一整天”。
最贴心的是台阶式飘窗设计,增加了 15cm 的附加空间,能放下更多的东西。我会在飘窗的台阶上放几个收纳盒,装孩子的玩具、我的化妆品,既实用又不占空间。以前总觉得飘窗是 “鸡肋”,现在才明白,好的飘窗设计能让空间变得更实用,还能增加生活的仪式感。
第四幕:社区不是 “冷冰冰的建筑”,宋风美学 + 泛会所,藏着高端生活的质感
宋风园林:一步一景,回家就像 “逛公园”
第一次走进象屿天宸雅颂的示范区,我就被它的宋风园林吸引了 —— 外立面采用弧形铝板与玻璃幕墙,搭配《营造法式》的东方美学,既有现代的简约,又有传统的韵味。我想象着小区的园林里,会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春天有樱花盛开,夏天有荷花绽放,秋天有银杏落叶,冬天有腊梅飘香。
每天下班回家,沿着园林的步道走,看着路边的花草、水里的小鱼,一天的疲惫都消失了。周末的早上,我会带着孩子在园林里散步,教她认识不同的植物,她会指着樱花说 “妈妈,这是樱花,是粉色的”,指着荷花说 “妈妈,这是荷花,是白色的”。看着她好奇的眼神,才觉得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小区的园林里还有很多休息的长椅,我妈会在早上的时候去长椅上坐着,跟其他阿姨聊天、织毛衣。我爸会在园林里的健身器材上锻炼,偶尔还会跟其他叔叔打太极。以前住的小区只有几棵树和一个小广场,现在能住在这样的宋风园林里,才明白 “高端社区” 不是说说而已。
![]()
![]()
![]()
![]()
![]()
![]()
![]()
5500㎡泛会所:全家都有 “专属空间”
项目规划了约 2500㎡的莫奈花园会所和 3000㎡的架空层泛会所,涵盖了健身房、儿童乐园、棋牌室、阅读室等,满足全家人的需求。
早上,老公会去健身房跑步、练瑜伽,不用再去外面的健身房办卡。健身房的器材都是进口的,使用起来很舒适,还有专业的教练指导。老公说 “以前在外面的健身房,人多的时候要排队等器材,现在在小区的会所里,随时都能锻炼,很方便”。
下午,我妈会去棋牌室跟其他阿姨打麻将、聊家常,再也不用在家看电视。棋牌室的环境很好,桌子和椅子都是实木的,坐着很舒服。我妈说 “在这里跟其他阿姨聊天很开心,还能学到很多养花、做饭的技巧”。
晚上,我会带着孩子去儿童乐园玩,看着她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笑得格外开心。儿童乐园的地面采用防滑材料,保护孩子的安全,还有很多好玩的游乐设施,比如滑梯、秋千、海洋球池。孩子说 “这里比商场的游乐场好玩多了,我每天都想来”。
周末的时候,我会去阅读室看书,阅读室的灯光柔和,适合安静地看书。里面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书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