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三十五年虒令鼎:战国铜器里的制度密码

0
分享至

第一章 铜鼎初现:一件战国饪食器的物质画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三十五年虒令鼎,是战国时期青铜饪食器中的典型标本。其通高 19.2 厘米,宽 27.4 厘米,仅重 4.27 千克,体量虽小却形制规整 —— 圆体鼎身配双附耳,下承三蹄形足,器盖铸有三钮,腹部一道棱状突起既作装饰又强固器身,尽显实用与审美结合的匠心。

这种简约造型与同时期华丽的王室重器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其地方属性。鼎盖与器身的对铭更直接暴露了身份:“卅五年,虒令赒共、视事、冶期铸。容半齍。下官”。短短 18 字如同器物的 “证明”,清晰记录了监造者、主造者、铸造者、容量与存放地,为追溯其来历提供了关键线索。



作为战国中晚期魏国铜器群的一员,它与 “三十年虒令鼎”“二十四年合阳鼎” 共同构成地方作器序列。相较于西周鼎的礼器属性,此时的鼎已更多转向实用饪食功能,但铭文所承载的制度信息,使其价值远超一般生活用品。

第二章 铭文破译:十八字里的时空坐标

铭文是铜器的灵魂,三十五年虒令鼎的 18 字对铭虽简短,却经学者反复考证才得以厘清。“卅五年” 是断代核心,结合同类型铜器研究,裘锡圭、黄盛璋等学者通过器形比对与铭文风格分析,最终将其定为魏惠王时期器物。这一结论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中心对战国魏国铜器制度的考证相契合,印证了魏惠王中后期地方铜器制造业的成熟。

“虒令” 二字揭示了监造者身份 ——“虒” 为战国时期魏国地名,“令” 即县令,说明此鼎由地方行政长官赒共负责监造。“视事” 与 “冶期” 则补充了铸造链条:“视事” 为主管工匠,“冶期” 是具体操作的铸工,形成 “令 — 视事 — 冶” 三级监造体系。这种分工明确的生产模式,比早期仅记监造者的制度更为完善,据考证这一转变发生在魏惠王二十七年至三十年之间。



“容半齍” 记录容量单位,“齍” 为战国时期量器标准,“半齍” 换算成现代单位约合 1.5 升,符合地方日常用器的规格。“下官” 则指明其存放地,即地方的下属机构,进一步佐证其行政属性。这些细节共同构建出战国时期地方用器的管理图景。

三章 制度见证:地方铸器体系的活化石

三十五年虒令鼎最珍贵的价值,在于其对战国地方铜器制度的实证意义。西周时期,青铜铸造权集中于王室,“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铜器作为礼器象征权力等级。而到了战国中晚期,地方已能独立铸造铜器,虒令鼎便是魏国地方铸器体系的直接见证。

其铭文呈现的 “令 — 视事 — 冶” 三级监造制度,是研究战国手工业管理的关键案例。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中心指出,这种制度与同时期郭佗壺等地方器物的铸造体系一致,区别于大梁司寇鼎代表的国都作器系统 —— 后者由国家司寇监造,而地方器物多以县令为监造核心。这一差异反映了战国时期中央与地方在手工业管理上的分权格局。

此外,鼎身标明容量与存放地的做法,体现了标准化管理理念。“容半齍” 的明确标注,说明魏国地方官府用器已形成统一量制标准;“下官” 的存放记录,则显示器物从铸造到使用的流程化管理。这种规范化制度,为魏国在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与行政运转提供了支撑。



四章 百年争议:从真伪之辨到断代之争

三十五年虒令鼎自被著录以来,便伴随学术争议。早期因缺乏原器实物,仅靠拓片传播,部分学者对铭文真实性提出质疑,这与曶鼎等器物因原器失传引发的真伪争议如出一辙。但随着更多同类型魏国铜器出土,其铭文风格、职官体系与量制单位均得到印证,多数学者最终认可其内容可靠。

断代争议曾是研究焦点。关于 “卅五年” 的归属,学界曾有魏惠王、魏襄王等多种推测。通过与 “十七年坪阴鼎盖” 等晚至襄王时期的器物比对,学者发现虒令鼎的器形与铭文风格更接近惠王时期标准器。尤其是 “视事” 这一职官名称,在惠王中后期铜器中频繁出现,而在襄王时期器物中少见,成为断代的关键依据。



近年随着古文字研究技术革新,学者对铭文的解读仍在深化。有学者结合《集成》著录的其他虒地铜器,提出 “虒” 地可能为魏国军事重镇,其铸器体系兼具行政与军事功能。这些争议与探索,恰恰彰显了三十五年虒令鼎在战国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台积电发史上最大红包,全球约 7.5 万员工每人喜提 2.5 万新台币

台积电发史上最大红包,全球约 7.5 万员工每人喜提 2.5 万新台币

IT之家
2025-11-08 15:58:00
江苏有线高管全辞职,新任女总经理79年生

江苏有线高管全辞职,新任女总经理79年生

华美商业
2025-11-08 16:29:32
支付宝发布重要通知

支付宝发布重要通知

中国基金报
2025-11-07 17:47:32
京东徐雷接替李明岗位?魏翊东:此时此刻两位都不知道安排

京东徐雷接替李明岗位?魏翊东:此时此刻两位都不知道安排

懂球帝
2025-11-08 16:37:02
重庆北碚区划调整情况通报会举行,区委书记:实现国家战略下的“再生长”

重庆北碚区划调整情况通报会举行,区委书记:实现国家战略下的“再生长”

澎湃新闻
2025-11-08 13:32:27
热水袋是大补,医生提醒:一个热水袋胜过十个老中医!不要嫌老土

热水袋是大补,医生提醒:一个热水袋胜过十个老中医!不要嫌老土

风信子的花
2025-11-06 15:17:31
同班同学,2022赛季从中冠冲乙的四支球队已有三支冲超

同班同学,2022赛季从中冠冲乙的四支球队已有三支冲超

懂球帝
2025-11-08 17:20:51
亲戚可以提出多离谱的要求?网友:这些严格来说不算是人了吧

亲戚可以提出多离谱的要求?网友:这些严格来说不算是人了吧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8 00:15:06
国家终于不再原谅王濛,77枚金牌不是万能,狂妄自大只会被抛弃

国家终于不再原谅王濛,77枚金牌不是万能,狂妄自大只会被抛弃

凡知
2025-07-29 02:12:19
五角大楼彻底懵了!大陆不动一兵一卒,竟让日本自卫队军官零距离参观解放军军营

五角大楼彻底懵了!大陆不动一兵一卒,竟让日本自卫队军官零距离参观解放军军营

健身狂人
2025-11-08 06:03:18
郑丽文去北京行程安排

郑丽文去北京行程安排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11-08 12:49:46
著名专家称:试管婴儿都活不过40岁!如今中国首例过得如何?

著名专家称:试管婴儿都活不过40岁!如今中国首例过得如何?

梦录的西方史话
2025-11-03 17:28:44
美媒:我们都被特朗普给耍了,他对中国的看法,其实从来就没变过

美媒:我们都被特朗普给耍了,他对中国的看法,其实从来就没变过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08 00:17:02
“全网最像夫妻”被网友喊话测DNA,妻子回应:做过婚检,婚后越长越像,没打算抓住流量迅速变现

“全网最像夫妻”被网友喊话测DNA,妻子回应:做过婚检,婚后越长越像,没打算抓住流量迅速变现

大风新闻
2025-11-08 17:17:03
日本人硬是将喝水的玻璃杯,卖出了钻石的价格!

日本人硬是将喝水的玻璃杯,卖出了钻石的价格!

日本窗
2025-11-07 16:23:14
58岁TVB演员成单亲爸爸,名声坏了无戏可拍,靠卖豪宅卖饭为生

58岁TVB演员成单亲爸爸,名声坏了无戏可拍,靠卖豪宅卖饭为生

白面书誏
2025-11-07 11:29:07
40岁女医生曾琦的日常工作被披露!一天“精准卡点”的战斗模式…

40岁女医生曾琦的日常工作被披露!一天“精准卡点”的战斗模式…

火山诗话
2025-11-07 11:46:47
小米汽车99.4%保值率遭打脸:二手市场无人问津,谁都不敢接

小米汽车99.4%保值率遭打脸:二手市场无人问津,谁都不敢接

麦小柒
2025-11-06 20:40:23
中国商务部通告全球:同意荷兰派人来华磋商,罕见措辞引国际关注

中国商务部通告全球:同意荷兰派人来华磋商,罕见措辞引国际关注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08 21:38:03
资产移交美国,岛内爆发逃兵潮,国台办给出警告,赖清德审判将至

资产移交美国,岛内爆发逃兵潮,国台办给出警告,赖清德审判将至

博览历史
2025-11-07 18:03:15
2025-11-08 22:24:49
博物馆迷之家
博物馆迷之家
每到一个城市必去博物馆,分享看展攻略和有趣的文物故事。
27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1008米!世界新第一高楼项目,迎来第三家中国公司加入

头条要闻

豁免到手 欧尔班:谢谢您 总统先生

头条要闻

豁免到手 欧尔班:谢谢您 总统先生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古二再度放料!秦雯王家卫吐槽出现新人物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旅游
健康
公开课

亲子要闻

韩网热帖:在身体最美丽、最健康的20多岁中期生养孩子是最好的!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缘起东坡,情定长江:三城共绘“千里婵娟”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