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岁,真的会就此退居角落?
![]()
刚刷到报告,2024年中国老年学会放话:70岁以上玩抖音的比去年足足多了四成,光是“银发网红”就超五万,最炸的是72岁的@穿旗袍的奶奶,光粉丝就有八百六十万。
![]()
瞬间把我击中——咱们对老人“养老”“被照顾”的想象,是不是早该翻篇?
我顺着她主页往前翻。
镜头里她涂口红、穿高开叉旗袍,背景音乐蹦迪。
评论区一排“我七十也要这么辣”。
继续搜,发现这股风从日本先吹起。
那边银发健身房开到商场黄金铺位,七十岁大爷撸铁像逛便利店,配了实时心率屏,练三组就喝牛奶补蛋白,一年下来人均多长出两公斤纯肌肉。
东京大学白纸黑字:23%的肌肉量就是这么来的。
再把视线拉回国内。
下午我跑去家旁边的老年大学试听一节无人机摄影。
课堂里清一色白发,老师三十出头,学生七十五起步。
一位姓王的大姐戴护目镜操控飞行器,一边拍一边说去年刚学会剪映,今年又来“上天”。
![]()
课间她给我看小红书,十二万点赞的插花视频,评论区留学生排队喊奶奶。
王姐眨眼:品牌方刚寄来新盘子,下周开直播卖花瓶。
另一边,我表弟给家里姥姥换上能共享步数的智能手环。
老人嫌麻烦,表弟一句“你每天走够六千步,我请你喝奶茶”,老太太现在每天九点准时公园打卡,顺便教小孩跳皮筋。
数字这玩意儿,一旦变成游戏,长辈比谁都上瘾。
晚上我把这些零碎片段拼一起,才看见一条新链条:身体硬件可回炉,社交软件可开新战场,连亲子关系都能云端重做。
所谓的七十岁,压根不是秋天落叶,更像冬天第一锅暖汤——咕嘟咕嘟,味儿全在里面。
所以别急着替爸妈把余生写成慢动作。
给他们一副哑铃,一个短视频账号,一张终身学习券,他们能把时间玩出花。
年龄只是计时器,而生活,永远是续杯模式,喝到烫嘴才算过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