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说蟑螂不能一踩了之?顶刊揭秘“肠毒”与你过敏哮喘原因!

0
分享至

No.0175

Science Partner

Bring you to the side of science


导 读

很多小伙伴都纳闷,家里明明收拾得窗明几净,一进家门,老人过敏、小朋友咳嗽的,总不见好。我们习惯性地认为这肯定是尘螨或墙角的霉菌。但你有没有想过,真正的麻烦,可能来自我们最痛恨的敌人,并且正以一种我们从未想象过的方式,悄悄改造着我们家的空气?


最近,美国一项研究揭开了一个让人后背发凉的真相:蟑螂,正在用一种全新的、看不见的生化武器,持续污染你的家。而且,就算你很久没见过活的,也可能正活在它的阴影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走,跟伙伴君来!


今日主笔 | 恒意

为什么说蟑螂不能一踩了之?顶刊揭秘“肠毒”与你过敏哮喘原因!

聊起蟑螂,估计没几个人有好话。

这种从恐龙时代一直溜达到今天的生物,简直是活化石级的讨厌鬼。我们对它的恶心,主要是眼见为实:它油光黑亮的甲壳、神出鬼没的速度,以及它爬过的地方可能留下的病菌和碎屑。

所以,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只要家里看不见活的蟑螂,这事儿就算翻篇了。只要把看得见的脏东西——比如它们的粪便、尸体和蜕下的皮屑——都打扫干净,那就万事大吉。

可...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

咱们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种经验:家里明明打扫得干干净净,但老人、孩子还是会莫名其妙地打喷嚏、咳嗽,特别是那些本身有点哮喘或者呼吸道敏感的人,症状总是反反复复。

我们通常把原因归结为尘螨、花粉,或者干脆说这是体质问题。但现在,一群科学家用极其严谨的实验告诉我们:哥们儿,你想简单了。问题的根子,可能就藏在你家地板和空调过滤器的灰尘里。

一个从“扫灰”开始的科学侦探故事

这事儿,得从一位名叫科比·沙尔(Coby Schal)的教授说起。

他可不是一般人,是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特聘教授,研究了一辈子虫子,是这个领域的顶尖大牛。沙尔教授和他的团队一直对一个现象很困惑:为什么在那些蟑螂泛滥的家庭里,哮喘病人的症状会格外严重?


传统的解释是,蟑螂的排泄物、唾液和身体碎片里含有过敏原。这些东西就像微小的粉尘,被吸入后会引发免疫反应。这个理论没错,但似乎无法解释全部问题。

于是,他们决定干一件更深入的事:直接去那些闹蟑螂的家里,仔细研究地板和空气系统里的灰尘,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根据发表在权威期刊《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杂志:全球版》(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Global)上的研究报告,他们的做法是这样的:

研究团队跑进了北卡罗来纳州罗利市的30个低收入家庭公寓里。这些地方蟑螂问题比较普遍,是绝佳的研究样本。

他们在每个家庭里做了两件事:

1.用吸尘器仔细收集地板上的灰尘,特别是那些容易积灰的角落。

2.从家里的HVAC系统(就是暖通空调系统)的过滤器上,收集沉积的灰尘。

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灰尘样本,被小心翼翼地带回实验室,进行深度分析。

结果出来后,所有人都被惊到了!


分析显示,在那些蟑螂横行或者曾经横行的屋子里,灰尘中不仅含有蟑螂的过敏原(一种叫Bla g 2的蛋白质),更可怕的是,还含有大量的内毒素(endotoxins)

而在那些从没闹过蟑螂的干净屋子里,这两种物质的含量则微乎其微。

这个重磅发现,等于向全世界宣告:我们对蟑螂的认知太浅了。它对人类的威胁,除了过敏原,还多了一个更隐蔽、更危险的生化武器维度。

蟑螂的“细菌炸弹”

那么,什么是内毒素?这玩意儿又是哪来的?

沙尔教授在研究中揭开了谜底:内毒素,来自蟑螂肠道里的细菌。

你得这么理解:蟑螂作为一种什么都吃的杂食动物,肚子里住着大量的细菌,特别是一类叫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菌。这些细菌的细胞壁上,有一种特殊的成分,就是内毒素。

当蟑螂拉屎的时候,这些细菌和它们的细胞壁成分就会随着粪便一起被排出来。你可以把蟑螂想象成一个移动的细菌发射器,每天不停地往你家各个角落投放生化武器。

研究团队做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测算:


一只雄性德国小蠊,每天通过粪便排放约7500个内毒素单位(EU)!


一只雌性(最常见的家庭蟑螂)每天排放约750个内毒素单位!

这是什么概念?你家要是有几十只蟑螂,它们每天排放的内毒素总量,足以让整个房间的灰尘都被污染。

而这些内毒素一旦被人吸入呼吸道,就会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导致炎症,进而加重哮喘、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这就完美解释了那个悬案:为什么有时候家里明明已经没看见活蟑螂了,但过敏和咳嗽就是不断根?

因为就算蟑螂被消灭了,它们留下的生化遗产还在。那些含有内毒素的粪便早已变成微小的灰尘颗粒,飘散在地板上、沙发里、空调过滤器上。你每次走动、打扫,甚至只是开个空调,都会把这些毒灰尘重新扬起来,让你继续吸入肺里。

你以为战争结束了,其实你还生活在生化污染区里。

伙伴你的认知该升级了!

这个研究给我们的启发是颠覆性的。

它告诉我们,家庭卫生远不止看起来干净这么简单。我们总以为,把垃圾倒了,把地拖了,把桌子擦了,就算是干净了。但真正的清洁,是一个立体的、系统性的工程。你看得见的脏,只是表层;看不见的生化污染,才是真正的杀手。

第一层认知升级:对蟑螂要除恶务尽

这个研究用科学证据告诉我们,对付蟑螂,绝不能心慈手软,也不能掉以轻心。

不能说今天踩死两只就完事了,更不能觉得最近没看见,应该没了。因为只要有蟑螂还活着,哪怕只有几只,它们就会像一个7x24小时运转的生化工厂,持续不断地往你家各个角落排放含有内毒素的粪便。

这就像你家里有个漏水的管道,表面看不出来,但墙体内部已经在慢慢发霉、腐烂。等你发现的时候,整面墙可能都得拆了重装。

所以,发现蟑螂,一定要找到并端掉它们的老巢,用科学的方法(比如饵剂、粉剂、专业灭虫公司)进行彻底清除。别心疼那点钱,因为你后续治疗哮喘、过敏花的钱,可能是这个的十倍、百倍。

第二层认知升级:清洁手段要看见看不见的

更重要的是,即便你把蟑螂彻底消灭了,战争也还没结束。

那些含有内毒素的粪便,早已经变成了微小的灰尘颗粒,渗透进了地板缝隙、沙发纤维、床垫深处、空调管道。它们可能已经在你家定居很久了,等着你每次走动、每次打扫、每次开空调的时候,重新扬起来,飘进你的肺里。

所以,在彻底消灭蟑螂之后,必须进行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清洁

  • 用对工具:普通吸尘器只是把灰尘吸走,但可能又从排气口喷出来。要用带HEPA高效过滤器的吸尘器,它能锁住99.97%的微小颗粒,包括那些含有内毒素的粉尘。

  • 找对地方:不只是地板,还有沙发缝隙、床底、柜子顶、踢脚线后面这些灰尘富集区,都要反复清理。

  • 换对东西:空调系统的过滤器要定期更换,别等它黑得不成样子了才想起来。那上面沉积的灰尘,可能就是你家人过敏的源头。

  • 该扔就扔:对于那些无法彻底清洗的布艺家具、老旧地毯,如果家里有严重过敏或哮喘患者,该换就得换。有时候,断舍离不是浪费,而是对健康的投资。

第三层认知升级:理解隐形威胁的逻辑

说到底,这个研究真正的价值,不只是告诉我们蟑螂会释放内毒素这么简单。

它真正的价值,是让我们理解了一个更深层的道理:我们生活的环境,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很多威胁,不在于看得见,而在于想不到。

就像这次的发现,在此之前,谁能想到蟑螂肠子里的细菌,会成为家庭过敏和哮喘的重要推手?谁能想到,即便蟑螂死了很久,它的生化遗产还在持续作祟?

认知升级适用于生活方方面面

我们总习惯用眼见为实来判断事情,但真正影响我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往往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空气里的细菌、水里的重金属、食物里的添加剂、甚至是你每天坐的椅子、睡的床垫释放的化学物质。

科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把这些隐形的真相一点点掀开,让我们看到世界运转的底层逻辑。

而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保持对科学的敬畏和好奇,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框架,用更科学、更系统的方式,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就像和蟑螂的这场千年战争,我们原以为只是拼体力、拼卫生,现在才发现,人家早就用肠道细菌给我们布下了生化陷阱。但好在,科学也给了我们新的武器和策略。

知道了真相,才有破局的可能。

这,大概就是您关注、点赞、转发 最大的意义吧。

本文仅作科普分享使用,欢迎小伙伴们点、收藏、关注,以备不时之需,当然更欢迎您把
介绍给周边可能需要的更多伙伴们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陕西咸阳一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被公诉

陕西咸阳一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被公诉

上游新闻
2025-11-09 15:23:04
年轻时一眼万年老了成“胖婶”,5位艺人近照曝光,颜粉心碎一地

年轻时一眼万年老了成“胖婶”,5位艺人近照曝光,颜粉心碎一地

诗意世界
2025-11-08 20:29:45
胖东来销售额破200亿,于东来曾表示:如果升得太快,员工就得加班

胖东来销售额破200亿,于东来曾表示:如果升得太快,员工就得加班

潇湘晨报
2025-11-09 20:00:52
双喜临门:福建舰服役后,柬埔寨宣布将国家战略黄金储备存入上海

双喜临门:福建舰服役后,柬埔寨宣布将国家战略黄金储备存入上海

南宫一二
2025-11-09 06:30:41
敢为人先!上海鼓励事业单位人员创业,全职兼职都行,亏钱可回岗

敢为人先!上海鼓励事业单位人员创业,全职兼职都行,亏钱可回岗

火山诗话
2025-11-09 10:01:43
震惊!30年灯饰大厂轰然倒下,2.21亿外债,资产仅3120万元

震惊!30年灯饰大厂轰然倒下,2.21亿外债,资产仅3120万元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9 20:02:41
心碎!虎鲸母子被困废弃海洋公园,无人机拍到濒死“起舞”引全球愤怒!

心碎!虎鲸母子被困废弃海洋公园,无人机拍到濒死“起舞”引全球愤怒!

英国报姐
2025-11-08 21:08:54
警惕!网购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15人遇难 火灾现场披露

警惕!网购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15人遇难 火灾现场披露

环球网资讯
2025-11-09 09:32:09
歼35给的压力太大,特朗普打破惯例,给了内塔尼亚胡沉重一击

歼35给的压力太大,特朗普打破惯例,给了内塔尼亚胡沉重一击

空天力量
2025-11-09 17:25:08
毛主席每年遗体防腐费用不菲,但中国人直呼:“花得值!”

毛主席每年遗体防腐费用不菲,但中国人直呼:“花得值!”

百态人间
2025-11-08 05:45:03
缅甸政府将拆除KK园区148栋建筑,其中包括KTV、医院和SPA会所,已拆除101栋

缅甸政府将拆除KK园区148栋建筑,其中包括KTV、医院和SPA会所,已拆除101栋

红星新闻
2025-11-09 18:35:50
曾琦老公什么都没做,也被挖了出来!网友:有点理解主任了

曾琦老公什么都没做,也被挖了出来!网友:有点理解主任了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08 12:59:03
豪掷150亿,特斯拉要“去中国化”!

豪掷150亿,特斯拉要“去中国化”!

金投网
2025-11-07 16:20:25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9 10:44:07
两少年骑车失联21天后续,遗体已找到,曾有活着机会,细节曝光

两少年骑车失联21天后续,遗体已找到,曾有活着机会,细节曝光

鋭娱之乐
2025-11-09 08:27:15
郑丽文:“九二共识”是两岸中国人最高智慧展现,国民党将坚定走下去

郑丽文:“九二共识”是两岸中国人最高智慧展现,国民党将坚定走下去

海峡导报社
2025-11-09 10:27:07
7000亿新省级银行,获批筹建!

7000亿新省级银行,获批筹建!

证券时报
2025-11-09 08:10:11
俄大规模袭击乌克兰,乌国有火电站陷入瘫痪,德军司令:若与俄开战,德将成北约集结地

俄大规模袭击乌克兰,乌国有火电站陷入瘫痪,德军司令:若与俄开战,德将成北约集结地

扬子晚报
2025-11-09 15:18:17
郑丽文参加纪念后,邱毅落泪反思,蔡正元彻底不演了!卢秀燕沉默

郑丽文参加纪念后,邱毅落泪反思,蔡正元彻底不演了!卢秀燕沉默

李博世财经
2025-11-09 14:13:44
钓鱼岛究竟有多大?上面能住人吗?终于揭开钓鱼岛神秘的面纱

钓鱼岛究竟有多大?上面能住人吗?终于揭开钓鱼岛神秘的面纱

缘史记
2025-11-07 18:14:40
2025-11-09 22:35:00
科学伙伴 incentive-icons
科学伙伴
把科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带到您身边
142文章数 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一人曾被誉为欧洲"最帅王子"

头条要闻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一人曾被誉为欧洲"最帅王子"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旅游
艺术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傲慢与偏见英文原版语音课08:给我的小莉齐美言几句啊!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旅游要闻

快来这些地方邂逅秋景 《成都金秋银杏观赏地图》上线

艺术要闻

她眼中的世界丰富多彩 | Erin Hanson 2025作品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