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年末周期,A 股市场或将逐步步入存量资金博弈阶段!市场情绪随成交收缩、资金面疲态、估值分化等多重因素持续回落。这一阶段既是季节性资金行为的集中体现,也是市场消化前期涨幅、为新的行情 “震荡蓄力” 的过程。
从资金面看,全年收益兑现需求与增量入场不足形成双重压制,成为情绪冷却的关键推手。截至11月7日,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年内分别实现19.27%、28.7%和49.8%的涨幅,使得多数机构已积累可观浮盈。历史经验表明,当主要指数年度涨幅超10%且临近年末时,机构减仓概率较三季度提升。这一规律在近年得到充分体现,例如2015年业绩排名前十的偏股基金在第三季度普遍选择降仓,平均股票仓位下降10.14个百分点;2021年第一季度,经过前两年连续上涨后,资产规模超50亿的主动权益基金中也有多只基金股票仓位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
![]()
更值得关注的是,2万亿元成交额背后,增量资金入场意愿明显不足,外资流入速度放缓、公募基金发行降温等迹象,印证了资金面的边际变化。虽然近期两融余额创下历史新高,但这更多是场内资金在活跃,场外增量资金的入场节奏尚未全面加速。
估值结构的极端分化进一步削弱了市场上行根基。从A股估值十年分位来看,沪深300指数估值已达到86.69%的高位,这意味着当前其估值水平超过了过去十年中86.69%的时间,估值修复之后,处于历史相对高位区间。而结构性分化在此基础上更显极端:以AI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在全年叙事推动下估值持续高企,部分龙头企业动态市盈率突破80倍,显著高于全球同业水平,提前透支了未来数年的成长预期。
![]()
与此同时,海外市场对AI泡沫的担忧加剧,纳斯达克科技指数单周回调近3%,英伟达等龙头股波动加剧,直接抑制了A股科技股的炒作热情。传统行业虽然估值相对合理,却受制于经济弱复苏的现实,前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仅为4.2%,消费复苏力度尚未达到市场预期,难以形成强有力的上涨主线。这种“科技高估值难持续、传统行业撑不起”的青黄不接状态,使得市场整体上行缺乏坚实根基。
基本面与市场表现的背离,叠加心理层面的整数关口拉锯,进一步强化了存量博弈特征。今年以来的行情更多由资金推动和产业叙事驱动,而非扎实的基本面全面改善。当估值修复告一段落,市场必然回归基本面锚点,等待新催化剂的过程中,波动率上升与投资者耐心消耗在所难免。从心理层面看,4000 点作为重要整数关口,以往突破常伴随情绪共振,但此次站上后的平淡反应,既体现了投资者成熟度提升、盲目追涨情绪收敛,也意味着缺乏情绪助推的指数上行难以持续。回顾历史,A 股在整数关口反复拉锯是常态,2007 年、2015 年都曾在 4000 点附近出现多空博弈加剧的情况,此次能否真正站稳,仍需观察后续资金流入与基本面改善的配合,短期市场情绪回落已在预期之中。
![]()
从历史表现与盘面数据看,年末存量博弈实则是行情切换的 “蓄力期”。2024 年末(2024 年 12 月 - 2025 年 1 月),沪深两市成交额从前期 2 万多亿区间回落至 1 万多亿,而沪深 300 指数虽有波动却未深度调整;2021 年末类似阶段后,次年年初也迎来板块主线的切换。观察 “沪深 300 走势和沪深两市成交额” 图可见,2025 年11月沪深两市成交额向2万亿下方收敛时,沪深300指数维持在4500点附近高位震荡,资金在阳光电源、中际旭创等科技制造龙头与消费核心资产间轮动调仓特征显著,这正是市场在震荡中完成筹码再分配的蓄力表现。
总之,年末 A 股可能逐步进入存量博弈格局,是资金面兑现压力、估值分化、基本面背离与心理关口博弈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情绪的阶段性回落并非趋势反转信号,而是对前期涨幅的合理消化,以及对来年行情的提前布局。在这一过程中,资金向高流动性、高确定性标的集中的特征会愈发明显,板块与个股的结构性分化将成为常态。
![]()
在此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可采取"布局型防御+主线预判"的双重策略。一方面,聚焦沪深300成分股中具备长期成长逻辑的消费、科技龙头,这类标的流动性充足、筹码沉淀充分,在存量博弈中抗波动能力更强;另一方面,依托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支持,逢低布局商业航天、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领域,这类方向既符合产业升级趋势,又有制度红利加持,有望成为明年增量资金的核心发力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