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云又有新动作!
10月,阿里斥巨资66亿元人民币买下了港岛壹号中心的半栋楼,消息一出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关注。
不得不说,该交易是2021年以来香港写字楼销售中金额最大的一笔,而且价格相当于打了对折,十分划算。
此前,马云曾预言未来楼市将如“葱价”,劝年轻人别急着买房。
可如今,他却在香港铜锣湾中心地段大张旗鼓地买楼,这究竟是自打脸,还是发现了不为人知的商机?
![]()
不仅如此,近两年不少内地大公司都纷纷来港囤楼或租楼。
在低迷的香港楼市中,这些企业相继入场,这背后究竟放出了怎样的市场信号?
![]()
现在,香港甲级写字楼市场正经历着行业寒冬。据相关报告预测,到今年年底,香港写字楼将达到二成左右的空置率,明年的租金也有7个百分点的下跌。
在香港写字楼市场如此萧条的环境下,阿里却花重金逆势入场,这一举动使不少人为其捏了一把汗。
然而在这场交易中,阿里虽然花了66亿元人民币,但其买入价格却是十分划算的。
因为该写字楼地处香港铜锣湾最繁华地段,不仅交通极为便利,还可以尽情观赏维多利亚海景。
该写字楼前身是香港怡东酒店,其曾是全港楼层最高、房间最多的知名酒店,甚至英国查尔斯王子也曾下榻于此。
![]()
然而在历经46年的风雨后,该酒店于2019年正式关闭,原建筑被拆除重建之后,又投入了50亿港元建成了高24层的甲级写字楼,估值约为140亿港元。
其实早在8年前,该酒店就被招标,当时喊出了高达270亿元的价格,可惜招标失败,最终只能收回自建写字楼。
而如今,阿里不仅购入了最高的13层楼,还拥有50个停车位和屋顶命名权,总面积超过了30万平方米,却只花了140亿港元一半的价格。
可见,这栋写字楼的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
事实上,阿里并不是近几年才开始来香港发展的,它和香港的关系可以追溯到26年前。
![]()
早在1999年阿里刚成立时,阿里就在香港设立了它的财务和法务总部,这为它的国际化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淘宝成为香港诸多商家进入内地消费市场的重要桥梁;2019年阿里返回香港股市进行二次上市。
由此可见,这次阿里高价买楼的背后不仅仅是简单的抄底行为,更多的是出于对未来发展战略的布局,从而实现提升全球竞争力的目的。
![]()
那么马云为什么会选择在此时出手买楼呢?
由于阿里在香港的业务很广泛,覆盖了电商、云服务、物流等全链条,因此员工队伍也比较庞大,数量超过了5000人。
但目前它一直在租用时代广场的写字楼办公,据行业内估算,年租金高达1.1亿港币,并且租约2028年就到期了。
所以,这次阿里也是趁写字楼价格刚好处于低谷期而出的手,这次买楼的行为从长期来看的话,要比续租更为划算。
同时又将临时办公点升级为永久总部,既方便了未来业务的发展,又能彰显集团的实力。
并且香港中环是全球金融核心区,这类优质商业地产哪怕短期空置率比较高,租金也一直在下跌,但从长期来看抗跌性还是极强的,比买股票、债券更稳当,是比较稳定的资产之一。
![]()
其实,马云这次买楼也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固定资产,方便日常办公,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为了将香港作为跳板,方便进行全球化拓展。
由于阿里一直以来,将香港视为连接中国与全球市场的关键枢纽。
所以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阿里可以将香港与海内外市场进行接轨,从而能成功连接到海外的数百万级消费群体,以此推动全球的相关业务。
除此之外,今年摩根大通还将阿里巴巴港股和美股的目标价都分别上调了75港元,涨幅超过了四成,这释放出华尔街投行看好阿里的信号。
而之所以对阿里股价上调,正是源于其云业务在八个季度里都在持续地加速增长。
阿里云业务的核心就是,其凭借AI服务,能够大幅提升商家的运营效率和消费者的体验,所以在香港设立总部,更是为这一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
此外,阿里所有的布局和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人才,而香港正好在亚洲地区不仅具有强大的人才竞争力,更是全球人才竞相奔赴的理想城市。
因此可以看出来,阿里选择在此时买楼,更看重的是香港的桥梁作用,并以此实现全球化战略目标。
![]()
实际上,马云并不是唯一看好香港楼市的商界大佬。
从去年开始,很多富豪都在集体抢滩香港写字楼,就好像在抢购特价商品一样。
去年年底,京东智能产发以18亿港元收购了沙田的利丰中心,主要是为了完善和强化其在香港的物流网络,从而进一步拓展亚洲物流市场的布局;
今年,美图蔡文胜花费6.5亿港元,拿下一整栋的香港商厦,并重新定位为AI-Web3创业中心;
![]()
并且小红书也在时代广场以月租金28万港元,租下了7000英尺的高层办公室。
为什么大佬们现在开始对香港地产如此感兴趣?
一方面是因为,香港甲级写字楼的价格,相比2019年时的巅峰值下降了四成,加上空置率又超过了15%,创造了20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在这种环境下,如果入手优质写字楼等于是抄底进场,性价比是极高的。
而且现在的香港楼市,表面上看似恐慌性抛售,实则藏着不少黄金机会。
尤其2024年9月以来,恒生指数已持续上涨超四成,随着港股的这种强势表现,投资者的信心也开始增强,同时外部资金也陆续回流,这一切向好的状况将推动港股市场的活跃度。
在市场情绪回暖的情况下,除了对金融和地产有益,科技等板块也同样获得了青睐和支持。
再加上香港这座城市,正在经历从金融中心向科创枢纽转型的过程,因此前景还是很可观的。
![]()
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这些大佬虽然业务范围各不相同,但经商的底层逻辑还是相通的。
实际上,他们都是为了想借助香港的跳板作用,以打通全球化的通路。
这样一来,不仅能让各企业的国际化业务不断生根发芽,同时也能为后续进入的企业探索出一条可行化的全球之路。
参考资料:
1.每日人物《70亿,大厂“抄底”香港地产》
2.电商最前线《马云花72亿买楼,拿下香港最大买卖!》
3.电商pro《马云砸66亿在香港买楼,阿里震惊行业》
作者:京溪
编辑: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