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军工界的“无冕之王”,分数不高性价比拉满!
长春理工大学,堪称我国军工行业的“无冕之王”——两次错失211、一次错失985,却凭借硬核实力稳坐双非工科强校之列。只因地理位置在吉林,它的录取分数并不高,对家长和考生来说,这是一所值得“捡漏”的高性价比名校。
先说说这所学校的“高贵出身”:它为啥能两次冲击211、一次冲击985?因为它的建立本身就承载着国家国防使命。
1958年,聂荣臻元帅钦点建校,核心目标是发展国防军工的关键领域——光学,这直接关系到我国激光技术的突破。要知道,激光技术在导弹制导、卫星应用、深空探测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汽车智能无人驾驶的激光雷达,核心技术也源于此,可见其对高精尖产业的影响之深。
如此重要的学科,自然要交给顶尖力量来办——中科院牵头,两院院士、我国光学领域带头人王大恒选址吉林长春,创办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校建立之初,依托中科院光学研究所,实行“一校区、两牌匾”模式,既是学校也是研究所,起点就自带中科院的硬核科研基因。
后来学校曾更名为“吉林科学技术大学”,而很多以“科学技术”命名的高校,都或多或少有着中科院背景,足以见得它的底蕴有多深厚。
那为啥会两次错失211?核心问题出在地理位置和政策因素:
第一次,学校曾隶属于国防科工委、兵器部、国防工业总局。当时部委有两个211推荐名额,最终给了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再强,也难敌这两所名校的综合实力,遗憾落选。
第二次,学校划归吉林省管辖后,吉林省有一个211推荐名额。但当时为了彰显民族大团结,政策向延边大学倾斜(该校创办初期带有朝鲜族特色,地区性和民族性属性突出),这个政策性211名额最终给了延边大学,长春理工再次错失机会。
至于错失985,更显“生不逢时”:2000年院校大调整,吉林大学开启“合并潮”,吃掉了长春当地多所优质高校(包括吉林工业大学、长春邮电学院等211和强校)。
当时吉林大学也曾考虑合并长春理工——若合并成功,吉大的工科实力会更上一层楼。但长春理工当时有自己的考量:划归吉林后,办学经费逐年缩减,一年仅十来亿,根本不够科研投入,它一直想南迁广东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一旦合并,南迁计划就彻底泡汤。
再加上自身有中科院和兵器部的背景,实力不输长春邮电等校,底气十足,最终拒绝了合并,也错失了借吉大冲击985的机会。
试想一下,要是当年长春理工搬到了广东,以它的实力,如今大概率已是211,录取分数甚至能和深圳大学一较高下。可惜周转来周转去,最终留在了吉林,成了大家眼中“被低估的强校”。
家长们最关心的:550~590分的分数段,选它到底值不值?优势专业和就业前景如何?
首先,它的工科实力在双非院校中名列前茅,更是吉林省工科综合实力最强的学校,不比东北电力大学逊色。
优势专业硬核且实用:除了王牌中的王牌“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等专业也都实力顶尖,不管是学科评估、专业建设还是就业口碑,都经得起推敲。
就业和升学双优势:依托军工背景,学校至今仍有南兵(以重庆为核心的兵器装备集团)、北兵(以陕西为核心的兵器工业集团)的校招资源,想进军工系统的孩子,机会比普通高校多得多;如果想升学考研,学校的升学率和保研率在一本院校中处于较高水平,科研氛围浓厚,是很好的跳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