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鸿睿报道
2025年11月6日上午9时,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清代杭锦旗札萨克衙门档案翻译整理项目签约仪式暨杭锦旗札萨克衙门档案翻译整理工作推进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旅部清史纂修与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蒙古大学、内蒙古档案馆等多位领导与专家学者,以及杭锦旗相关负责同志共同出席了此次会议。
![]()
会议现场
《杭锦旗札萨克衙门档案》形成于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0月1日前),时间跨度近300年,现存档案9000多卷、10万余件,是清代伊克昭盟七旗中保存最为完整的蒙古文档案文献。该档案于2013年被纳入“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历经十年系统整理,于2024年6月编纂出版,共计90卷,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由于档案全为蒙古文书写的原始文献,其研究与利用、保护与传承均长期受到限制。为此,2024年7月,杭锦旗委、政府决定启动汉译工作,由旗政协牵头组建编译团队,推动文献从“文献存藏”向“可解读、能利用”转化。
![]()
杭锦旗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包德博信其木格致辞
会上,杭锦旗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包德博信其木格在致辞中表示,杭锦旗作为黄河文化、草原游牧文化与农耕文明交融的重要地区,札萨克衙门档案是反映北疆治理与社会变迁的原始文献,其翻译整理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国家清史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
![]()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文旅部清史纂修与研究中心主任郑起朝讲话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文旅部清史纂修与研究中心主任郑起朝在讲话中强调,该项目不仅是一项学术任务,更承载着历史责任与文化使命,国家清史纂修机构将持续提供专业支持,确保翻译工作的规范与高效。
![]()
内蒙古档案馆原馆长、内蒙古档案局原巡视员、本项目负责人朝克讲话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原馆长、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档案组组长邹爱莲讲话
![]()
内蒙古大学教授齐木德道尔吉讲话
![]()
清代杭锦旗札萨克衙门档案翻译整理项目签约
![]()
![]()
赠书仪式
随后,项目签约仪式与赠书环节顺利完成,标志着档案翻译整理工作进入系统化、专业化推进的新阶段。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的实施将极大促进民族历史研究、地方文化保护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
现场合影
此次会议的召开,为《杭锦旗札萨克衙门档案》的深入挖掘与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推动清史研究、增强文化自信注入新的动力。
统筹 牧仁
审核 乌日嘎
新媒体编辑 张欣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画报》官方微信
点击“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