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挑战赛迎来戏剧性转折。
曾被全网寄予厚望的河南退伍特种兵王昌繁,在第29天宣布退赛。
这个赛前肌肉虬结的硬汉,如今颧骨高耸、眼窝深陷,体重从150斤暴跌至125斤,脸部水肿得像发面馒头,连握刀的力气都快没了。"再坚持下去,可能得不可逆的慢性病。
他对着镜头苦笑,掀起衣服露出根根分明的肋骨,每天消耗4000大卡,却只能靠野菜和昆虫摄入不到700大卡,这不是挑战,是拿命换奖金。
这场号称国际认证的赛事,规则堪称残酷。
选手仅能携带一把柴刀和一罐盐,在70平方公里的原始山林自生自灭。
奖金按天累加,第10天2000元,第20天6000元,熬满40天可获20万大奖。
但节目组刻意隐瞒的是,这片山林经过前期勘探,可食用的野果野菜本就稀少,加上近期暴雨频发,连干燥树枝都难找。
王昌繁透露,他曾连续三天只靠马齿苋和蟋蟀充饥,为了补充盐分甚至生吞蚂蝗。
这种画面让网友直呼比贝爷还狠,却也暴露了节目最致命的漏洞。
当生存挑战变成饥饿游戏,选手的健康底线究竟在哪里?
![]()
王昌繁退赛事件,撕开了国内荒野求生节目的遮羞布。
当网友吐槽国内没野生动物,只能靠饿肚子博眼球时,实则击中了中外节目最本质的差异。
国外节目中,野生动物是最直观的威胁。
贝爷在非洲草原遭遇狮子追击,德爷在亚马逊雨林被毒蛇咬伤,这些镜头让观众肾上腺素飙升。但国内节目因生态保护限制,几乎不可能出现大型猛兽。
张家界赛事中,选手最大的敌人是缺盐、脱水和营养不良。
这种差异本应催生更注重生存智慧的节目,却被部分制作方异化为比惨大赛.
选手越狼狈、减重越多,越能吸引流量。
某女选手14天暴瘦28斤,结果因低蛋白血症住院半个月,医生怒斥"这是拿健康换播放量"。
国外节目更注重科普。
贝爷喝尿补充水分时,会详细解释蒸馏法原理,德爷在桂林制作螺蛳汤时,会强调必须彻底煮熟避免寄生虫。
但国内部分节目为追求戏剧效果,刻意模糊风险。
某选手模仿"贝爷式生饮动物血",却未告知观众这可能感染裂头蚴病,导致脑部损伤。
更离谱的是,某MCN机构为打造素人逆袭剧本,让选手提前服用复合维生素片,却在镜头前假装"全靠野外生存。
这种"表演式求生",让节目被吐槽的声音越来越大。
![]()
当前多数赛事将奖金与生存时长强绑定,导致选手被迫用健康换金钱。
张家界比赛中,选手每多坚持一天,奖金仅增加几百元,却要承受成倍的生理风险。
这种设计鼓励选手硬扛极限,而非展现生存智慧。专家建议,可借鉴国外任务制模式,设置生火、取水、搭建庇护所等考核项目,根据完成质量评分,而非单纯比拼时间。
国内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政策,确实限制了节目素材。
部分制作方为追求热度,刻意渲染选手的狼狈状态。
某节目剪辑"选手吃老鼠、喝泥水"的片段,却隐瞒了他们提前储备物资的事实。这
种断章取义的剪辑,不仅误导观众,也让节目失去公信力。
网友呼吁:我们想看的是真实的生存实验,不是被导演的人间惨剧。
王昌繁退赛事件,给国内荒野求生节目敲响了警钟。
真正的生存挑战,不是靠饿肚子制造话题,也不是用野生动物博眼球,而是展现人类在极限环境中的智慧与韧性。
国外节目能做到既有惊险刺激,又有科普价值,国内节目为何不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