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前脚刚离开中国,中俄联合公报后脚就重磅出炉。
黑瞎子岛开发、能源合作、远东联动……
一系列关键词挤满文件页,分量沉得能砸穿西方媒体的。
可有人不解:
“中国为啥要帮俄罗斯?”“不怕被拖下水吗?”
说这种话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俄罗斯对中国来说是什么?
是挡在美国霸权前的最后一道盾牌,是背靠背的战略伙伴,是绝不能倒下的北方屏障。
俄罗斯要是倒了,明天美国的导弹就能架到黑龙江边上!
黑瞎子岛
先说说这个黑瞎子岛。
名字土了吧唧,位置却金贵得很——正好卡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总面积约 335 平方公里。
![]()
这地方以前可是中俄之间的疙瘩。
争论了近 80 年,直到2008年才彻底解决边界问题。
如今倒成了合作的香饽饽,被普京亲自定为“年度报告项目”,要求俄方定期汇报进度。
中俄两边的开发对比,简直能笑死人:
咱们这边,塔吊林立,5G基站都建好了,口岸大楼拔地而起,2023年旅游人数就破了15万,收入超亿元。
夜晚工地的探照灯亮得跟白天一样。
![]()
俄方那边呢?
去年才把杂草清完,今年刚完成土地平整,进度慢得让人着急。
为什么会这样?
从沙皇彼得大帝那会儿开始,俄罗斯就一门心思往欧洲挤。
圣彼得堡是“看欧洲的窗户”,莫斯科是中心,至于远东?
后娘养的孩子。
面积占了全家三分之一,基础设施破得跟苏联时期没啥两样。
精英们喝着法国红酒,穿着意大利西装,心里早把自己当成欧洲一员了。
在远东搞建设,那感觉就像在北极开游泳池,成本高得吓人,收益低得可怜。
在这里修一公里铁路的钱,够在莫斯科修个地铁站了。
在这里盖栋楼的花费,能在索契盖栋海景别墅。
市场经济一来,商人们算盘一打,个个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在零下40度的地方投资?我看起来像圣诞老人吗?”
再说,人都跑没影了。
苏联解体时远东还有800万人,现在只剩600来万。
年轻人,一个个往西边跑得比兔子还快,留下的都是退休大爷和废弃工厂。
哈巴罗夫斯克的房价,便宜得跟白送似的,可就是没人要。
毕竟谁愿意在能冻掉耳朵的地方安家?
俄罗斯,一直把远东当成个资源仓库。
需要石油天然气了就来开采,需要木材了就来砍伐,但从来没把这当自己家。
这种心态,让远东始终得不到真正的重视。
但这次俄总理来华,直接把开发黑瞎子岛写进了联合公报,还明确了时间表:
2025年底前完成口岸试运行,2027年全岛启用。
俄罗斯急了
为啥俄罗斯突然这么急?
西边的路全被堵死了!
俄乌冲突后,西方制裁像绞索一样越勒越紧,俄欧贸易额暴跌至只剩15.7%。
俄罗斯现在是真没退路了,再不开拓远东,真要变成“北极熊标本”了。
![]()
再说,能源总得找买家。
欧洲这个最大客户没了,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总不能烂在地里。
放眼全世界,能吃掉这么多能源的买家就一个——中国。
去年俄罗斯对华石油出口达 1.08 亿吨,天然气出口 380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22.6%,输气管道都提前达到设计容量了。
安全上也扛不住了。
北约已经怼到乌克兰了,西边压力山大。
要是远东再不稳,俄罗斯就真成了夹心饼干,东西两头受气。
这时候跟中国搞好关系,不只是赚钱,更是保命。
俄罗斯猛然发现,这个被冷落了几百年的远东,居然是通往亚洲经济的唯一通道。
而对中国来说,这里是东北振兴的突破口。
黑瞎子岛口岸建成后,东北货物可以直接从黑龙江入海,通往日本、韩国甚至美国西海岸。
远东的石油、天然气、木材可以就近供应东北老工业基地。
中俄可以在北极航道开发上深度合作,打造冰上丝绸之路。
除此之外,中俄合作,还有多方面战略层面的考量。
三层考量
第一层:能源命脉。
以前的中俄能源合作,确实像菜市场买菜——你要石油,我要天然气,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但现在?
升级换代了!
田湾、徐大堡的核电站只是开胃小菜。
更别说还在可再生能源、氢能这些新赛道一起发力。
第二层:太平洋困不住中国!
美国在太平洋上搞的那些岛链封锁,曾经确实让人头疼。
就像在你家门口修了一排栅栏,出门就得看人脸色。
但中俄一合计:此路不通,咱就换个方向!
往东看。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扩建后,吞吐量要增加,以后东北的货物从这里直接出海,方便得很。
往北看。
北极航道越来越通畅,货轮从这里去欧洲,比走传统航线省了将近20天。说来讽刺,全球变暖反倒给咱们开了条新路。
往西看。
贝阿铁路一升级,等于打通了欧亚大陆的任督二脉,货物横穿俄罗斯直达欧洲。
这一番操作下来,太平洋岛链的价值降低。
美国还在岛上修碉堡,咱已经开着破冰船从北极绕过去了!
第三层:动摇美元霸权的根基
中俄贸易本币结算比例已达99.1%,这让华盛顿那帮人睡不好觉。
但这只是开始!
随着远东开发深入,人民币和卢布直接结算,省去美元这个中间商。
新建的跨境支付系统,极大程度降低对SWIFT的依赖。
你猜美国现在慌不慌?
西方整天嚷嚷着什么专制轴心。
其实他们真正害怕的,是中俄找到了一条不走老路的新玩法。
![]()
他们永远是:
要么听我的,要么一边去,动不动就制裁。
而中俄在做的,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咱们可以换个活法。
当买卖能源不再需要看美元脸色,当货物运输不再受制于岛链封锁,当贸易结算不再依赖SWIFT——旧秩序的地基就开始松动了。
俄罗斯为什么不能倒?
有人说:“俄罗斯倒了不是更好?咱们正好接收它的资源。”
说这话的人,建议去脑科挂个号。
地缘不是过家家。
现在美国在咱们东边搞“第一岛链”,南边搅和南海,西边折腾印度。
要是北边的俄罗斯再倒下,咱们就真成四面楚歌了。
现在能在南海跟美国周旋,能在台海保持威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俄罗斯在西北边牵制了北约大部分精力。
要是俄罗斯垮了,美国就能把驻欧洲的军队调来亚太,把部署在俄罗斯周边的导弹挪到日韩。
到时候你猜猜,第一岛链会不会变成铁桶阵?
再说经济。
现在俄罗斯被西方制裁,能源、粮食、矿产都在找下家。
中国正好需要稳定的资源供应。
这是中俄合作的大好机会!
2023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其中能源占比超过70%。
![]()
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
当然,远东开发不是请客吃饭,面临的挑战实实在在:
俄罗斯的效率问题。
中方货运口岸已经开工,俄方还在走审批流程。
网友戏称这是蜗牛速度。
还有恶劣的自然环境。
黑瞎子岛上沼泽湿地遍布,冬季气温低至零下40℃,施工人员需穿戴特殊防寒装备。
人口流失压力也不小。
1992年至今,滨海边疆区的人口从231万下降到180万。
整个远东联邦区人口仅700多万,平均一平方公里只有一人。
今日中俄关系,已超越简单的盟友或伙伴,是战略共同体。
俄罗斯不能倒,就像长城北侧的关隘不能失守。
等黑瞎子岛口岸通车、北极航道繁忙、中俄贸易额再创新高时,他们自然会明白:
大国博弈,从不是看谁嗓门大,而是看谁布局远。
俄罗斯这个伙伴,交得正是时候。
这个北方的屏障,守得正是时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