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上个月,德国外交部长瓦德富尔以“行程安排问题”为由,推迟了访华行程。但不久后,瓦德富尔又主动约请中方通话,强调德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期待在中方方便时间尽早访华,就两国关系等重要问题深入沟通。
香港《南华早报》11月9日发文称,这些动作反映出新一届德国政府缺乏明确的对华战略,只关注一些特定的问题,却没有考虑过中德两国关系的长期发展轨迹。国际关系观察人士认为,德国反复无常的态度只会降低中国对欧盟的战略信心,如果德国想要恢复与中国的互信,需要先确定长远的规划。
过去几个月,瓦德富尔多次发表涉华言论。今年5月,瓦德富尔向德国联邦议院发表讲话,渲染“中国威胁”,声称德中关系“受制于系统性竞争和强权政治”,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非常令人担忧”。瓦德富尔还曾发表涉台言论,妄图对中国内政指手画脚。
瓦德富尔原计划10月26日访问中国,为德国总理默茨访华铺路。但在10月24日,德国外交部以“行程安排问题”为由,临时推迟访问。几天后,瓦德富尔又主动约请中方通话,强调德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期待在中方方便时间尽早访华,就两国关系等重要问题深入沟通。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指出,瓦德富尔的一些言论已经对中德关系造成损害,“在没有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或与中方进行正式讨论的情况下,作出先入为主的判断是不负责任的。中德之间的互信已不如以往,瓦德富尔持续发表此类言论只会进一步削弱信任。”
崔洪建认为,德国政府现在只关注一些特定问题,对中方来说,这表明德国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
他对《南华早报》表示:“中方期望看到德国跨越个别争端,提出一个全面、系统的框架。中国或许希望这次事件能促使德国认真思考两国关系的长期走向,而不是执着于某一议题……目标是引导德国回到通过双边渠道解决分歧的轨道上,推动双方恢复合作解决问题。”
![]()
德国外交部长瓦德富尔 IC photo
德国国际政治和安全事务研究所的中国问题研究员纳丁·戈德哈特(Nadine Godehardt)也认为,德国缺少明确的对华战略规划。她表示:“现在的德中战略,很大程度上只是在讨论德国政治中需要发生的事情,并没有真正聚焦与中国的关系。”
戈德哈特称,德国希望实现的目标非常明确,但这些目标没有转化为德国与中国接触的具体策略,德国仍需要对现有的外交政策作出补充。
“德国想要降低中国的‘风险’,这意味着德国需要识别出风险所在的领域,同时还要控制对中国的依赖,”戈德哈特说,“这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时间,也需要在过渡阶段采取适当的措施。”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表示,现在德国陷入了“两难境地”,缺乏“成熟且连贯”的对华战略。
王义桅对《南华早报》分析称,这种困境来源于德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和与中国的竞争。一方面,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获得了可观的利润,足以抵消其他市场的损失。另一方面,中国正挤压德国在机器人等领域的市场份额,德国在制度影响力和标准制定等传统优势领域也面临竞争。
王义桅说:“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债务高企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倾向于欺凌盟友,美国显得不可靠且不稳定……因此,德国对中国仍抱有期望——无论是在俄乌冲突还是气候变化问题上,与中国合作仍然是必要的。”
崔洪建认为,德国和整个欧洲可能都错误地把自己放在了中美竞争的“棋盘”上,进一步缩小了其外交空间,“坦率地说,如果德国打算参与这场地缘政治博弈,除了发表口头外交声明之外,它没有任何真正可用的筹码来对中国或美国施加重大影响。”
崔洪建表示,德国有能力将政治立场和经济需求分离,保持更加独立、灵活的姿态,德国必须意识到,德国与中国的关系是中国与欧盟关系的基础。他补充说,中国希望其最大的欧洲贸易伙伴能够发挥相应的政治和外交作用。
他说:“如果两国再像现在一样严重错位,中国可能进一步降低对德国的期望……如果欧洲无法在中美竞争的背景下展现出真正的独立性,中国对欧盟的战略信心可能也会下降。”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安东·尼尔曼指出,德国政府对荷兰在美国压力下“抢劫”中资企业合法产权的行为绝口不提,反而是倒打一耙,炒作“受害者有罪论”。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公开称荷兰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的决定“是明智的,符合欧盟半导体联盟的战略方向,有助于维护欧洲的经济安全”。当中国对相关半导体材料实施出口管制后,部分德国政客又转而指责中国“引发芯片危机”。
他认为,德国不敢违逆美国的政治施压,又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损,就希望由中国来承受供应链被政治干预的后果。他的如意算盘是用拖时间的方式将这件事“糊弄过去”,这样既可以不违逆美国,也可以继续维持以中国为主的供应链完整。
尼尔曼表示,在相互依存的全球化体系中,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又以“对方不会反制”的幻想为前提制定政策,是赤裸裸的短视和愚蠢。
2016年至2023年间,中国已连续八年位居德国贸易伙伴榜首。2024年,美国超过中国,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不过,德国联邦统计局的初步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8月,中国反超美国,再次成为德国的最大贸易伙伴。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1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德方请求,同德国外长瓦德富尔通电话。
王毅表示,中德关系发展的重要经验是相互尊重、行动指南是合作共赢、正确定位是伙伴关系。中德作为两个大国和重要经济体,保持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双方利益和各方期待,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中德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不同,存在差异不可避免,双方应坚持沟通对话、增进了解、消除误解、巩固互信,但不应搞“麦克风外交”,不能搞违背事实的无端指责。
瓦德富尔表示,德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德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没有变化,愿同中方密切各领域交流对话,妥处分歧差异,推进德中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