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99年,宋真宗咸平二年,在今安徽省肥东县包公镇小包社区一户包姓人家出生了一名男婴,取名包拯。一千多年过去了,这户人家的居住地上“长”了一座包公故里文化园,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
包公故里文化园全景图。胡锦鹏摄
古风新园,再现清官故里
包拯,被后世誉为“包青天”,其一生凝结而成的孝、廉、智、正、忠等优秀品质一直为世人所传颂。11月5日,从合肥市区出发,沿绕城高速转沪陕高速,驾车至肥东县包公道口下高速后,仅5分钟便可直达园区,开启一场与大宋的对话。
站在停车场,放眼望去,近处高大的牌坊矗立门前,灰瓦原木的古朴材质间,脊兽端坐,菱花格精巧典雅。由赵朴初先生字迹集字而成的“包公故里文化园”七个烫金大字在秋阳下熠熠生辉。“包公故里 吴楚要冲 古郡铺开千幅画;廉洁渊源 忠贞典范 清风赋出一园诗”,柱上湖北楹联名家严应道的撰联,既诉说着肥东县深厚的历史底蕴,也彰显着包公的崇高品格与园区的灵秀之美。远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宋风雅韵扑面而来。
![]()
包公故里文化园大门牌坊图。胡锦鹏摄
“我是专门带孩子来的,想让他感受一下什么是‘清官’,什么是责任。”来自南京的游客刘先生说道。他牵着孩子,在牌坊前驻足良久。
包公故里文化园,是肥东县依据史志记载的古遗址、旧址、遗迹,融合包公文化、经典故事与现代审美,打造的文旅新地标。园区占地5.10公顷,建筑总面积约8500平方米,由故居、孝肃阁、书院、廉苑四大建筑片区构成,还原了包公生活、学习与审案等多元场景,不仅是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安徽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更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华诗词传承创作基地。
匠心筑景,宋韵展新姿
漫步园区,四大“独一份”的匠心设计更令人驻足惊叹,将宋韵风华与包公生平诠释得淋漓尽致。包公故里文化园的所有牌匾、楹联都由全国知名楹联专家撰写,字字句句皆有深意;从建筑风格上看,它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仿宋建筑群,大至房梁、门窗、照壁等建筑主体,小到卧榻、书几、桌椅等内部陈设,皆严格遵循宋朝建筑规制,精准复刻宋式美学。
孝肃阁前,一尊高6.3米的包公出仕雕像巍然屹立,这是全国唯一的中青年包公像。雕塑以故宫南薰殿老年包公画像为蓝本,再现了他38岁离乡赴任时目光如炬、意气风发的形象。
![]()
青年包公像。彭红玲摄
包公书院明伦堂正中,一尊高3.8米的现代矩阵塑像格外引人注目,是国内首尊以现代手法呈现的包公像,由7600余片褐色亚克力片拼接而成,刻有包公奏议名句,象征百姓心中“千人千面”的包青天形象。
“我们希望用现代手法,让包公文化与年轻人对话。”该文化园的阚经理道出设计初衷,“顶部星空的设计,也呼应了民间‘文曲星下凡’的传说,让传统与现代有了更巧妙的联结。”
破局出圈,活化续传奇
作为一个以历史人物为核心IP的文化园区,运营一度是难题。园区内大部分空间用于展览,仅有门口三家店面可用于经营。运营成本如何覆盖?
“我们就地取材,对包公文化进行创新性转化,对园区建筑进行创造性利用,点‘园’成金”。阚经理的话,揭示了答案。
思路一变天地宽,多元业态铸网红。门口三家店面通过招商引资,变身“正味坊”餐饮店、“肥东有礼”特产文创店、宋服文化馆,补齐了园区餐饮、购物、体验等基础配套。培养专业讲解员团队,为游客提供有偿讲解服务,开业至今已服务团队数1950批次;聚焦宋朝文化打造的“清风市集”人气高涨,贴廉气、刻廉魂、塑廉味等研学基础课程,搭配活字印刷、北宋点茶、古法香薰、陶艺、扎染等特色项目,吸引逾万名游客参与体验。
![]()
包公故里文化园举办清风市集。 胡锦鹏摄
“小孩特别喜欢‘清风市集’里的非遗手作,不仅能让孩子增强动手能力,还能感受传统文化。”一位带着小孩正在体验花灯制作的家长兴奋地说。
年轻客群的青睐,更来自园区的创新玩法。针对该客群,园区推出了两款剧本游产品,《包公源密码》适合好友结伴,游客通过打卡景区建筑寻找线索,逐步揭开包公文化的奥秘,上线后体验人数超数千人次;即将正式上线的《廉心探案》,适配50人以内的年轻人团建,增设NPC演绎互动,沉浸感更强。
古色古香的宋式建筑,还让这里成为穿越、古风类短剧的热门拍摄基地。“如此规模大、生活场景丰富、户外场地开阔的宋风场景,在合肥市独一份。”阚经理自豪地说,便捷的交通与优质的场地吸引100多家拍摄团队,来这里拍摄短剧,日租金2000元,已上线的穿越、玄学等各类短剧,既打响园区知名度,也带来可观收益。
![]()
短剧拍摄现场。阚健摄
文创产品同样成为“流量入口”。走进“肥东有礼”门店,包公鼠标垫、冰箱贴、靠枕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其中造型活泼的包公盲盒最受欢迎,四种萌趣款式打破了影视剧里的严肃刻板印象,成了游客追捧的“爆款”。目前,园区已研发10多款包公文化系列文创产品,让包公文化以更轻盈的姿态走进日常生活。
数据无言,却见证了网红的长成。在文化园的带动下,截至今年10月份,包公故里景区已累计接待游客突破110万人次,实现营收近200万元。其中,文化园单日最高接待游客量达15000人次。
![]()
国庆假日,游客在包公故里文化园观看情景演绎。 胡锦鹏摄
更广阔的蓝图正在绘就。“我们正在谋划包公源项目,以文化园为核心拓展发展空间。” 肥东县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将配套建设文化村落、打造专属演艺演出,联动周边的途居合肥包公源房车露营地、浮槎山,构建包公故里文化旅游圈,推出动静结合的旅游线路,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走出文化园,秋阳正好,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的粉墙黛瓦,宛如披上了一层金沙,显得金光灿灿。身着黄色工装的保洁员穿梭在园中忙碌,她们大多是周边居民,如今也成为园区的一部分。园区外农家特色农产品卖得正欢……(彭红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