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重磅更新了《IgA肾病和 IgA血管炎临床实践管理指南》(以下简称「2025 KDIGO IgA肾病指南」),首次提出需采取「双重协同」的治疗策略,以预防或减少循环IgA免疫复合物(IgA-IC)的形成并阻止IgA-IC介导的肾小球损伤,同时管理由此导致的CKD进展[1]。
我国近期发布的《中国成人IgA肾病及IgA血管炎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中国IgA肾病指南」)也提出,要针对免疫炎症性损伤进行干预,包括采取减少致病性IgA等治疗措施,充分体现了IgA肾病对因治疗的重要性[2]。
为何国内外最新指南纷纷强调IgA肾病对因治疗的重要性?临床医生在用药策略上应如何同步更新?未来有哪些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值得期待?我们特邀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虹教授,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分享。现整理成文,以供临床参考。
一、我国 IgA 肾病负担重,传统治疗进展风险高,联合治疗或成破局之策
刘虹教授指出,IgA肾病在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存在差异,以亚洲地区发病率最高,其中我国IgA肾病占全部肾活检病例的比例约20%~50%,且我国患者病理表现更为严重,疾病负担更重[3,4],是临床医生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此外,IgA肾病进展风险较高。2023年来自英国全国罕见肾脏病登记系统的数据显示,基于现有治疗策略,高达50%的 IgA肾病患者在10~15年内发生肾衰竭或死亡[5]。为了尽可能降低 IgA肾病进展风险,刘虹教授强调,要尽可能地控制好尿蛋白,尤其是对于那些尿蛋白>0.5 g/24h 的高进展风险的患者。
目前,在 IgA 肾病领域可用的治疗手段有很多。在刘虹教授看来,如何妥善制定用药方案,进而达到理想中的疗效非常重要,这也是对临床医生的一种考验。从 KDIGO 相关指南的更新可以看到,IgA 的治疗策略已经从传统的支持治疗为主,转变为了对症治疗与对因治疗并重的联合治疗[1]。对因治疗新型药物的出现,成为这种联合治疗策略能够落地的基础,为 IgA 肾病的治疗带来了更多机会。
总之,我国 IgA 肾病存在负担重、进展风险高等严峻挑战,在治疗策略上存在较大的未满足需求[4]。在此背景下,对因治疗药物以及联合治疗策略应运而生,或许有望突破 IgA 肾病治疗困局。
二、靶向 Gd-IgA1 源头,「四重打击」学说揭秘 IgA 肾病对因治疗核心靶点
既往指南多强调采取以 RAAS 抑制剂为主的支持治疗,且通常需治疗3~6个月,这一治疗方案旨在延缓肾脏慢病化的过程[1,2]。然而,刘虹教授表示,国内外学者都对这一方案的合理性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因为在IgA肾病患者活检病理检查中,既可以看到急性的活动性病变,也能看到慢病化的进展。因此,单纯针对慢病化这一个方向进行管理,完全忽视急性期免疫损伤的做法是欠妥的。
另外,随着 IgA肾病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提高了对该病发病机制的认识,目前接受度最高的是「四重打击」学说[3,6]:「一重」打击:遗传易感性、外源性抗原、饮食抗原等因素导致B细胞产生过量低糖基化的 IgA1(Gd-lgA1);「二重」打击:Gd-IgA1 的存在引发自身免疫反应,产生特异性抗 Gd-IgA1的抗体;「三重」打击:Gd-IgA1 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致病性免疫复合物;「四重」打击:致病性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域,激活补体途径和炎性反应,引起肾脏损伤。这一学说为更新治疗理念、研发新靶点药物等探索提供了基础。
基于「四重打击」学说,人们进行了 IgA 肾病对因治疗药物的研发,并推动了指南的更新[3]。2025 KDIGO IgA 肾病指南[2]与中国 IgA 肾病指南[1]均指出,在 IgA 肾病患者初诊时就应该采取联合治疗策略,既要尽可能减少 Gd-lgA1 的产生,从而预防或减少循环 IgA-IC 的形成,又要积极延缓肾脏的慢病化过程,「两手都要抓」。
刘虹教授指出,在减少 Gd-IgA1 产生方面,布地奈德肠溶胶囊、APRIL 抑制剂、APRIL和肿瘤坏死因子家族B细胞活化因子(BAFF)双重抑制剂等药物均有良好表现;在延缓肾脏慢病化进程方面,RAAS 抑制剂、SGLT2 抑制剂、内皮素拮抗剂等都是临床常用药物[3,4]。除此之外,对于IgA 肾病,刘虹教授认为,还要关注肾脏本身的病理改变情况,并结合蛋白尿和肾功能的改变来做相应处理。
三、uPCR-24h 降低 51.2%:APRIL 抑制剂最新研究进展数据公布,或给 IgA 肾病带来治疗新选择
在刘虹教授看来,IgA 肾病的病因多种多样,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归结到一个重要的发病机制上,即:Gd-IgA1 的产生。她指出,围绕这一核心靶点,目前对因治疗已取得了较大进步,相关药物也不断涌现,包括能减少黏膜 B 细胞产生 Gd-IgA1 的布地奈德肠溶胶囊,APRIL抑制剂 Sibeprenlimab(斯贝利单抗),APRIL 和 BAFF 双重抑制剂泰它西普,以及 B 因子抑制剂、C5a 受体抑制剂、C5 抑制剂等补体靶向治疗药物等[3,4]。
以 APRIL 抑制剂斯贝利单抗为例。APRIL 是 B 细胞存活、增殖的关键细胞信号分子,在 IgA 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而斯贝利单抗是一种人源化 IgG2 单克隆抗体,可结合并中和 APRIL,从而在 IgA 肾病治疗中发挥对因治疗作用[3]。斯贝利单抗治疗 IgA 肾病的 II 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斯贝利单抗可以有效减少 IgA 肾病患者的蛋白尿,且不降低 eGFR 水平,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7]。
斯贝利单抗治疗 IgA 肾病的 II 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7]:
在第 12 个月时,与基线相比,UPCR 均出现了下降,相较于安慰剂组,使用斯贝利单抗治疗组患者 UPCR 降幅更大(包括 2 mg/kg组、4 mg/kg 组、8 mg/kg 组,剂量越高,降幅越大)(图 1)。
![]()
图 1 相较于基线,各组 UPCR 随时间的变化情况[7]
在第 12 个月时,使用斯贝利单抗治疗的患者 eGFR 水平趋于稳定,使用安慰剂治疗的患者 eGFR 水平出现下降。
斯贝利单抗组与安慰剂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
基于 Ⅱ 期 ENVISION 试验中斯贝利单抗展现出的良好有效性和安全性,科研团队进一步开展了斯贝利单抗 III 期 VISIONARY 研究,旨在更深入、全面地评估皮下注射斯贝利单抗对 IgA 肾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其中期研究数据于今年 6 月在第 62 届欧洲肾脏病协会大会(ERA)上发布。
VISIONARY 试验是正在进行的针对经活检确诊的 IgA 肾病成人患者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 IgAN 试验。该研究在 31 个国家/地区的 240 家全球研究中心招募受试者。全球共有 510 例受试者(中国入组 102 例)符合纳入标准并被随机分配,其中 320 例完成了 9 个月 24 小时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24h)评估的受试者(斯贝利单抗组 152 例,安慰剂组 168 例)被纳入这项中期分析。结果显示[8]:
在优化支持治疗基础上,斯贝利单抗组与安慰剂组患者每 4 周均接受一次皮下注射(分别给予斯贝利单抗 400 mg 和安慰剂),治疗 9 个月,斯贝利单抗组的 uPCR-24h 较基线降低 50.2%,较安慰剂组减少 51.2%(P < 0.0001)(图 2)。
![]()
图 2 VISIONARY 研究中期分析主要终点结果[8]
斯贝利单抗 III 期 VISIONARY 研究的安全性结果显示[8]:对比安慰剂组,斯贝利单抗组不增加不良反应事件,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任何不良事件(TEAEs)以及严重 TEAEs 发生率均类似。
对此,刘虹教授表示,该研究结果显示,斯贝利单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表现良好。
据悉,目前斯贝利单抗已获得 FDA 突破性疗法认定并提交上市申请。鉴于斯贝利单抗作为一款靶向 APRIL 药物,能够瞄准疾病的核心致病通路——APRIL-B 细胞-Gd-IgA1 轴,进行上游的、主动的干预,有望实现从源头上阻断 IgA 肾病[1,3,4],对于 IgA 肾病的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四、小结
IgA 肾病的治疗已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过去以 RAS 抑制剂为主的支持治疗,正式进入了「支持治疗与对因治疗并重」的联合治疗新时代。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双重协同」:一方面要延缓肾脏慢病化进程,另一方面则需从源头上减少 Gd-IgA1 的产生。其中,靶向 APRIL 的斯贝利单抗的临床研究印证了上游对因干预的重要临床价值,为落实 2025 KDIGO IgA 肾病指南与中国 IgA 肾病指南共同推荐的联合治疗策略提供了关键证据。
面对我国 IgA 肾病负担重、进展风险高的严峻挑战,积极拥抱并实践这一联合治疗策略,是改善患者长期预后的必然选择。
专家介绍
![]()
刘虹 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一级主任医师 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主任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任
• IIgANN-China 中国 lgA 肾病联盟学术委员会 委员
• 湖南省血液净化学会 主任委员
• 湖南省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 主任
• 湖南省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 候任主任委员
• 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 医学学科领军人才
参考文献
[1]. 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 IgAN and IgAV Work Group, Rovin BH, Barratt J, et al. KDIGO 2025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 (IgAN) and Immunoglobulin A Vasculitis (IgAV). Kidney Int. 2025;108(4S):S1-S71.
[2]. 中国IgA肾病协作组(IIgANN⁃China)科学委员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肾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
会 . 中国成人 IgA 肾病及 IgA 血管炎肾炎临床实践指南(2025)[J]. 中华内科杂志, 2025, 64(10): 918-944.
[3]. 黄娜娅,文琼,凡燕萍,等.IgA肾病诊疗新进展[J].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5, 41(03):213-219.
[4]. 杨宏宇,吕继成,张宏.IgA肾病治疗现状:机遇,挑战,展望[J].中华内科杂志, 2024, 63(08):727-730.
[5]. Pitcher D, Braddon F, Hendry B, et al. Long-term outcomesin IgA nephropathy[]]. Clin JAm Soc Nephrol, 2023, 18(6)727-738.
[6].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肾病与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原发性IgA肾病管理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24, 13(01):1-8.
[7]. Mathur M, Barratt J, Chacko B, et al. A Phase 2 Trial of Sibeprenlimab in Patients with IgA Nephropathy. N Engl J Med. 2024;390(1):20-31.
[8]. Sibeprenlimab for Patients With IgA Nephropathy: Results From a Prespecified Interim Analysis of the Phase 3 VISIONARY Study. 2025 ERA.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