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诡异的现象:
在一众预算紧缩、ROI焦虑、营销部门如履薄冰的行业里,车企的公关费,依然是最“好割”的韭菜之一。
预算多到令人眼红,项目多到接不过来,甚至不少乙方都直呼“靠车企续命”。
为什么?车企的钱真的那么好赚吗?
当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富有,而是这个行业的营销逻辑,已经异化成了一场集体沉迷的幻觉秀。
今天就来扒一扒,为什么车企的公关费,能养活那么多“高质量废话”。
一、“不以结果为导向”这句话,是车企公关圈的避风港
车企做传播,看似风风火火,实则很多项目压根没人关心最后
车企传播的核心评价标准,不是销量增长、也不是用户认知变迁,
而是:“数据好看、领导认可”。
只要方案写得精致、视频拍的有氛围、文案不太离谱,哪怕没人看、没人懂、没人买,都能顺利结案。
数据?有水军,能做
成果?有PPT,能编
领导?流程通过就行,其它不重要
只要流程走完、内容发了、稿件截图齐全
至于有没有人看?有没有形成品牌认知?谁在乎。
你交KPI,我交PPT,双方都演得很敬业。
结案报告堪比玄幻小说:“本次传播曝光总量达6.3亿次”“品牌好感度提升显著”
但请问你朋友有看到吗?没有。你自己看到过吗?也没有。
甚至有些项目最后的数据总结表格,根本就是拍脑门编出来的。
曝光量按阅读量x30换算,互动量一个月内想办法补
真实效果?别提这扫兴的话题。
但项目是“优秀案例”没跑了,钱照收,
内容策划公司拍拍屁股就走,谁还管车卖出去没?
二、传播策划全靠PPT闭环,根本没进到消费者脑子里
很多车企的策略,走的是PPT上的形式逻辑闭环:
“Z世代喜欢户外” → “我们主打露营场景” → “所以我们拍了个车顶帐篷露营短片” → “这是年轻化表达”。
逻辑严丝合缝,但从不考虑用户到底会不会搭理。
听起来没问题,但实际没人看、没人记、更没人因为这买车。
为什么?因为这个逻辑闭环只在策划人脑子里成立。
所谓“心智建立”,变成了“甲方脑内幻想”。
这种脱离用户的“闭门造车”,最后都变成自嗨的广告实验。
车企自己觉得打了场漂亮仗,消费者这边根本压根没感知。
三、车企营销活在“汽车媒体小圈子”,自嗨成产业链
车企的营销有个特别的圈层属性——几乎所有传播都在“汽车自媒体圈”里完成。
每年烧掉大笔公关费,投的不是消费者,而是:
一群互转、互踩、互保的汽车媒体人。
首发给谁?头部KOL
内容出哪?行业内社群
评论谁写?自己人、对手水军、第三方代笔
一整个闭环地自我感动。
发布会请的嘉宾是那几个,转发文章的是那几个,发微博的、做视频的、写软文的,都是固定班底。
形成了一个“闭环媒体宇宙”——你说我好,我说你妙,大家互相捧场,仿佛全世界都知道了。
结果一看平台评论区,热度全靠公关号自我搬砖
更讽刺的是:车企明知这些账号没实际转化能力,还要年年送钱,就像一种“行业保护费”。
他们不是在买曝光,是在交圈子入场费。
四、公关预算的核心目标:不骂就是好,资源才是宝
车企的传播负责人有两大任务:
让老板看到自己很忙
让媒体别骂自己品牌
至于用户看没看到、认知有没有提升、销量有没有变化——那是市场部和销售部的事了。
公关要的是:“你别问我为什么不出圈,你看看隔壁更烂。”
而乙方拉项目也不是为了真传播,而是为了“安排资源”:
谁手上有“那几个博主”、谁能搞定“那个代言人”,谁就能多挣一笔。
这些资源真能种草?真能引导消费者决策?没人问。
大家默认只要“安排上了”,就万事大吉。
五、传播动作做得再好,也拯救不了产品没有卖点
很多车企投了海量预算,只是为了让一个没优势、没核心竞争力、定价又虚高的车型变得“有话题”。
没续航,就讲设计
没驾驶体验,就讲年轻理念
没配置,就拉个明星说他喜欢
最后项目收尾那天,PPT上写着:“本次campaign实现品牌年轻化破圈”
实际是那辆车半年卖了312台,还不如一款国产微型电车卖得多。
最吊诡的还在后头:你以为这种不以结果为导向的投放模式会被淘汰?
错。今年传播没打响?明年预算照样批下来,甚至更高。
为什么?因为传播部门不是结果部门,是“预算消耗部门”。
只要钱花出去了,PPT做得漂漂亮亮,就没人追责。
反而是“没花完”的人,要在年终解释为什么剩了预算。
也就是说,在这个生态里,传播项目唯一的失败方式,就是“不做”。
尾声
车企公关行业,就是一场“花钱制造幻觉”的精密工业。
车企公关的最大骗局不是“花钱了还没结果”,而是他们自己都知道没结果
但每年还是照样烧钱走流程,确保这个荒诞的系统继续运转。
大家在表格里追求影响力,在社群里抢头部资源,在会议里自我高潮,在现实中——可能一辆车也没多卖。
真正的问题不是“传播做得不行”,而是:
传播根本没想过要对结果负责。
但没关系,预算永远都在路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